李向華
(綏芬河市林業和草原局,黑龍江 綏芬河 157300)
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資源的利用越來越重要,人們對各種資源的開采量也日益增加,許多不可再生資源都出現了緊缺情況,就連部分可再生資源都出現了匱乏的現象。以森林資源為例,在過去的半個世紀,全球的森林儲備資源大幅度下降,人跡罕至的亞馬遜熱帶雨林都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森林的大量砍伐焚燒,使得林木中儲備的碳元素大量釋放出來,人類活動也產生出大量的溫室氣體,全球環境出現了明顯的惡化,極端天氣的發生頻率也顯著增加。為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保護人類的家園,必須快速行動起來,保護森林資源。我國政府部門對生態林業建設十分重視,制定了許多保護政策,加強生態林業的建設,其中,林業技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很多地區的地理氣候環境比較惡劣,需要生態林業來改善環境。甘肅環縣就屬于這種情況,當地降水量少,地處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氣候屬于南溫帶半濕潤-中溫帶半干旱區,條件比較惡劣,林業建設中容易遇到各種問題。林業技術推廣可以將許多先進的林業栽種技術引入,促進當地的生態林業建設。對于部分林業科技研發工作來說,如果只是研發而得不到有效應用轉化,那么研究工作的意義就會降低不少。應用林業建設實際成果,可以將理論成功轉化為技術成果,不僅讓研發工作變得更有價值,還能切實提升生態林業的建設效果,對于當地的環境保護有著重要的意義。
生態林業建設是為了改善惡劣的自然環境,同時,只有改善了自然環境,生態林業的建設質量才會得到提升。要想實現雙向提升,就需要林業技術的支持。生態林業建設中,相關技術人員要將合適的林業種植技術大力推廣到各個種植戶和林業保護區中,讓技術成為推動林業良性發展的重要動力因素。在實際的林業技術推廣中,技術人員可以針對當地的實際情況,對培育的每個環節進行技術規范,提升林木的成長存活率,降低病蟲害發生率,使生態林業得到高效發展。
當前,我國的綠色建設還存在著不完善之處,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有待加強。從林業技術發展層面上來說,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已經能夠運用科學管理手段,而經濟相對落后地區的技術推廣則存在著諸多難題。要想解決生態林業建設中的難題,就要注重林業技術的推廣,關注生態林業建設應注意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為了保護土壤資源,進行了大規模的生態林業建設。我國疆域遼闊,各個地區的地理條件和生態環境有著較大差異,生態林業的建設也就不能千篇一律。生態林業建設有些是林業科技成果轉化后的應用,但是很多科技成果在較低的轉化率下,無法及時在生態林業建設中得到應用。林業技術推廣實施之后,科研成果能夠轉化為實際的技術應用于生態林業建設中,結合建設的具體要求,對技術做出合理調整,使技術趨于完善,成果轉化率也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技術在應用與完善過程中,也推動了林業的有效發展。
生態林業建設質量的提升應從改善土壤環境入手,實現土地持續利用的目標。要實現生態林業建設質量的提升,必須加強林業技術的推廣,讓技術融入造林的全過程中,科學育苗、防蟲,使生態林業在短時間內實現大面積的覆蓋,最終改善地區生態環境。實踐中,造林者在生態林業建設中運用林業技術,已獲得一定的成效,有效改善了水土環境。
林業技術推廣的實施往往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實踐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其中的首要問題是資金不足。資金是技術推廣順利開展并取得實效的重要支撐,在林業技術研究、開發與應用中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林業部門在林業技術方面投入的資金不足以支撐其推廣及創新,使得林業技術無法在生態林業建設中發揮應有的價值與實效。缺乏充足的資金,技術研究經費來源不穩定,這樣很容易降低技術研發的質量,對生態林業建設的開展有著嚴重的制約影響。
在林業部門的領導下,林業技術推廣得以實施,其最終目的是保障生態環境的持續、平衡發展,實現這一目的需要相關政策的支持。若只從環保層面上推廣林業技術,會對技術的應用效果造成一定影響。技術的創新與發展是為了提升林業生產效率,當前存在著林業技術推廣不適應林業實際生產情況的問題,嚴重制約了技術的推廣效果。
林業部門內部,往往存在著專業人員數量較少的問題,現有的工作人員雖然在長期工作中積累了一定經驗,但是因缺乏專業的理論與技術指導,難以自主地對林業技術進行創新,研發出來的技術成果少之又少,使得林業技術推廣陷入了緩慢發展的局面。當前,林業部門工作人員仍然是原有單一的技術知識結構,沒有掌握技術推廣的多角度分析方法,因此,提高工作人員素質在林業技術推廣中是十分有必要的。
林業技術推廣的重點在于多樣性的發展,從技術研發階段開始,要充分考慮具體地區的生態條件,結合創新技術所需成本投入及技術在生產中的實際情況,推動林業技術實現科學合理的創新。技術是支撐生產、提升生產力的動力,我們應重視技術創新,關注生態效益的實現,讓創新的技術符合生產的實際需求,與生產接軌。要推動林業技術的發展,必須加大技術創新的研究力度,在分析并掌握地區實際條件的基礎上,運用科學技術建設生態環境。
要加強林業技術推廣,必須將資源管理融入生態林業建設中。為更好地實現環境發展,林業部門應善于運用信息技術,對地區的實際特點進行綜合考量,從生態林業建設的內容、方案和形式等多個角度實施管理。運用云計算和互聯網等現代化技術手段,準確分析信息化生態林業的營造形勢,探索生態造林的新模式。運用物聯網技術,在生態林業全范圍內放置傳感器,實時監測生態林業中的溫濕度等條件指標,同時根據生態林業反饋的情況和數據,對技術做出調整,促進林業技術的不斷發展。
林業部門要積極構建專業的技術工作隊伍,通過合理的培訓來增強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與技術能力。注重技術人員的引進與培養,為林業工作隊伍注入新鮮的血液,真正提升林業技術的研發質量和效率。具體來說,林業部門應加大專業知識培訓力度,為工作人員提供全面分析技術推廣現狀和學習先進技術理論的平臺與機會,有力地發展生態林業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