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鳳,劉海成,代冬巖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理學院,黑龍江 大慶 163319)
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是世界高等教育共同的理念,課程是解決這個理念落地的“最后一公里”[1]。高等數學課程是大一新生接觸的第一門數學類公共基礎課,在高等教育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一,高等數學課程著重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及邏輯推理能力。其二,高等數學課程為學生學習物理、計算機、電子、機械等后繼課程提供了必要的數學工具。其三,數學是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必考的一門課程,其中高等數學所占比重最大,在數一、數二、數三中都占到50%以上。其四,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數學是科技的基礎,已經幾乎滲透到了每個學科和領域。高等數學課程可以為學生利用數學建模解決各行業的實際問題奠定堅實的基礎,對高校培養應用型與創新型人才十分重要。
傳統的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模式以教為中心,很少考慮到學生如何學的問題。教師與學生課前基本上無交流,課上互動不但少而且單向,教學形式單一而且鮮少考慮小組協作,課下缺少溝通。傳統教學模式消耗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長此以往,學生失去了學習的主動踴躍性。因此,傳統的單一面對面教學模式已難以滿足學生需求,迫切需要教師做出相應的改變[2]。
智能手機為學生提供便利的同時,也滋生了課堂上的低頭族。管、堵不如疏、導,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把智能手機變成學生的主要學習設備,輔助課堂教學。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對教育教學提出了新要求。近年來,教育部出臺了多項加強本科教育的政策,如《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提出要通過開發信息化教學工具,改革、創新教學模式,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合[2]。 因此,O2O混合教學模式應運而生。O2O混合教學模式,即Online To Offline教學模式,是網絡課程教學(線上)與實體課堂教學(線下)相結合的一種教學模式。
將“網絡教學平臺 + 超星學習通移動終端”引入高等數學課程中,創建線上(自主完成視頻內容學習、章節測試及互動答疑等)+線下(本校輔導教師組織見面課學習)多元混合教學模式,實現教師教學方法的混合、學生學習途徑的混合、多維度評價方式的混合[3],創新教學模式,打造高效課堂。
設計和開發出一系列的符合院校發展和學科發展的微課資源,包括教學設計(教案)、課件(PPT)、微視頻及章節測試題等。教師還可以篩選愛課程在線學習資源平臺上的慕課進行輔助課堂教學,豐富教學資源。第一,微視頻。針對院校環境、課程特點及學情,篩選高等數學課程中適合做微課的全部知識點,注意挑選的知識點應盡量與生活實例和專業實際相關,讓課程通俗易懂并具有實踐性。可以利用EasySketchPro3、Adobe Presenter Video Express等軟件制作出畫面清晰、短小精悍并具有超強吸引力的微視頻,學生可以課前利用碎片化時間隨時隨地進行學習。第二,章節測試。章節測試以選擇、填空為主,題目5~10個為宜,隨機分配。每章結束后作為任務點發布給學生,不及格的打回去重做。主要是用來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點的理解、掌握。
第一,考勤方式多元化。傳統的考勤方式主要是教師點名,學生答到,讓本就課時緊張的課堂浪費了很多時間。教師可以利用學習通進行手勢、位置和二維碼簽到。節約時間的同時,學習通會自動統計出學生的出勤情況。第二,翻轉課堂形式多樣化。對于適合翻轉的知識點,依托學習通,借助翻轉課堂實現。教師的身份變為教學資源的分享者、教學活動的策劃者、學習效果的評價者,最終提升教師的教學效果及學生的學習質量。對于高等數學課程,適合的翻轉形式主要有生講師評、生問生答、以練代講等。首先,生講師評:將學生進行分組,隨機選擇學生講解所觀看視頻內容,教師從學生學習成果與學習深度兩方面給出評價。其次,生問生答:學生課前觀看視頻學習,準備好自己擬提出的問題和其他同學可能提出的問題。課堂上分組進行提問和解答,學生依據提問和回答質量進行評價。最后,以練代講:教師將教學內容設計成測驗試題,學生在課堂解答相應題目,教師依據學生答題情況選擇重難點進行針對性講解。通過翻轉課堂可以使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高,思維能力得到發展,最終學習效果和質量得以提升。第三,互動方式多元化。通過活動庫中的選人、投票、搶答、主題討論、分組任務等活動,給予學生進行適當的加分,讓所有學生都集中注意力,能有效解決傳統課堂教學中學生學習自覺性不強、參與度不足、學習效果不佳等問題。此外,教師可以通過學習通分享一些應用案例及生活中和數學相關的趣聞趣事,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高等數學是有用的。
在教學評價與反饋上,對高等數學課程采用形成性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學生和教師評價相結合以及線上線下評價相結合的多維度開放式評價[3]。建立健全利于開展混合教學模式的激勵機制,實現對學生創新能力和學習能力的培養與提高。
采用O2O混合教學模式教學過程中,形成性評價部分比例分配如下:課前觀看微視頻等教學資料通過學習通線上完成,占比5%;章節測試限時線下完成,占比5%;課堂考勤通過學習通限時線上完成,按次數累加,占比10%;課堂互動環節及學生互評和自我評價,根據學習通的統計數據,由教師給出合理分數,占比10%;作業線下完成,占比5%;對應用性很強的知識點(如零點定理、曲率、方向導數等),讓學生課后分組搜集應用案例,課上教師進行評價,占比5%。
多元考核評價方式能夠公平、合理、全面地反映出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效果。課程每進行一段時間后,運用學習通提供的問卷功能對授課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并定期導出教學過程中的平臺數據,為學生的學習評價及教學質量評價提供基礎數據。采用適當的統計學方法進行分析,與對照班進行比較,以此作為評價和改進新教學模式的依據。
教師要不斷思考如何從組織課程內容到課堂上的教學方法和課程考核方式,助力信息化教育教學改革和實踐。教師應充分利用在線教學的優勢,強化實體課堂的互動,引導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創新意識和自主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