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 靖
(遼東學院 信息工程學院,遼寧 丹東 118003)
實習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夠將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更好地與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相結合,提升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動手能力、實踐能力,為企業培養定向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人才。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已經不能滿足企業日益發展的需求,綜合型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實踐人才成為了企業亟需的人才。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高校應結合企業需求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培養復合型人才作為主要目標。實習是學生在學習后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的一個過程,這一過程中除了能夠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掌握,還能夠讓學生對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在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將理論知識傳達給學生,幫助學生進行理解,讓學生熟練掌握,但缺乏實習環節,學生無法將所學知識進行應用,不能建立起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只是對知識進行了解,并沒有融入自身的思考,更不能將知識轉換成能力,學生對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缺乏正確的認識,教師也沒有對知識點進行延伸。目前,人們越來越重視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人才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以及創新精神,但傳統課堂很難對這些能力進行培養,而在教學過程中開展實習則能夠改善這一現狀,能夠幫助學生對理論知識進行應用,構建合理的知識框架,提升學生的電路設計能力和組裝能力。同時,還能在實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目前,高校越來越重視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學生的實習,將理論教學與實習相結合,培養學生自身的實踐能力。高校大多選擇在大三、大四的時候開展實習,這一期間學生正處于畢業或考研的關鍵階段,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實習中,影響了實習的預期效果,較多學生在實習過程中被動應付,不僅沒有將知識應用到實踐中,還對實習產生了厭倦情緒,得不償失。因此,在開展實習之前,要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到實習的重要性。一些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始終積極性不高,需要教師及時對學生進行開導。學生在實習中遇到困難往往會選擇逃避,這一做法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容易產生慣性,會讓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養成逃避困難的習慣。教師應讓學生直面問題,找出解決方法,提升學生的責任感,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越來越重視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學生除了要掌握專業知識外,還應該進一步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增強綜合素質。在教學中開展實習能夠較好地滿足人才培養需求,因此,高校應加強與企業的對接,在企業為高校提供專業實習地點的同時,高校也要為企業培養專業化的高素質人才。開展實習能夠讓學生親自參與到其中,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創新能力。
高校在開展實習的過程中,應與企業建立起明確的合作關系,實現互利互惠。開展實習不僅能夠為企業帶去短期勞動力,重要的是還能提升學生的專業水平。在這一過程中,能夠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便于學生更好地適應今后的工作內容以及工作強度,幫助學生積累工作經驗,加深學生對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了解,培養出定向人才,方便企業進行人才挑選。
企業在對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學生進行培養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學分制來對學生進行評價,記錄學生的學習能力、靈活程度、知識掌握程度、吃苦耐勞程度以及綜合能力提升情況。這一做法不僅能夠全面、科學、合理地對學生進行評價,還能夠對學生進行個性化培養。在實習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很多問題,但不能以逃避的方式來對待。交流在實習中是十分必要的,能夠幫助學生鍛煉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只有具備良好的溝通交流能力才能相互配合,解決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在理論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自我探尋和學習態度的重視程度,重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應用。在開展實習的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的個性化培養,應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思維活躍程度對實習流程進行合理安排,使學生能夠獨立完成電子信息工程的操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