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巖
[哈爾濱市第六醫院(哈爾濱市傳染病院),哈爾濱 150030]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會計行業的發展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必須要轉變對會計的基本認識,推動會計行業在大數據時代能夠又好、又快地發展。同時,可有效借助大數據帶來的優勢來完善會計理論系統和實踐系統,使會計行業能夠更好地服務于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
會計方法是世界各國交流中通用的管理學語言,也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與發展中一種通用的管理語言。會計管理指的就是對企業在運行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系列會計數據進行整合和管理,工作環節主要包括日常記錄、數據分析、數據研究、數據核算、數據匯總,等等。據調查研究顯示,在傳統會計工作中所接觸到的數據信息主要是結構性數據,對于結構性數據所采用的應對方法主要有定時計算法和定量分析法,數據計算的內容主要包括企業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原材料數據、運輸費用、稅費等,同時也會對企業運行過程中的一些細節數據進行記錄、整理和上報,例如日常運行中產生的費用、生產產品的數量、生產日期、發貨地址、發生金額等。會計從業人員通過對這些數據的統計以及內在聯系進行分析就可以看出企業在某一段時間內的運行情況,審計人員也會通過對這些數據的因果性進行分析來確定數據是否真實有效。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會計行業的發展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例如,在數據統計和整體工作中,不能按照傳統的理念和方法來開展,而要采用先進的技術來應對大數據時代發展下的海量信息數據,這樣不僅可以推動會計工作朝著便捷化的方向發展,還能有效提高會計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精準性。因此,要不斷強化對會計基本學科知識的學習,提高對會計學科的基本認識,這樣才能推動會計學科認識的與時俱進,進而培養出更多適合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會計專業人才。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會計學科的發展將發生重大變革,必須要對這一變革有一個清晰地認識,并采取有效策略推動會計學科的可持續發展。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會產生一系列的財務數據,會計通過對這些數據進行詳細記錄來加以區分。據調查了解顯示,目前,會計人員所記錄的數據類型分為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在大數據時代,企業所產生的數據急劇增多,數據記錄工作也日益繁重,依靠傳統的記錄方法已經不能滿足大數據時代的發展需求,需要采用新技術、新方法來記錄好企業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系列數據,并對這些數據進行詳細、準確、科學的記錄。同時,要在此基礎上做出科學分析,找到發生數據之間的因果關系,進而判斷出數據是否真實有效。通過對這些系統數據進行研究、分析和整合,能夠為企業的未來發展和科學決策提供強有力的依據。大數據時代的信息數據記錄相比于傳統數據記錄工作更具開放性和嚴謹性,而大數據時代也釋放出一種更加開放、共享的態度,對財務數據信息的記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傳統單一記錄數據的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的發展需求,需要改變記錄理念和方法來彌補傳統記錄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弊端。
會計學中基礎的計量單位是貨幣資金,會計學通過對基本計量單位貨幣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技術來實現對企業運行資金的記錄、整理、核算、檢驗和監督等工作。會計學也可以通過對企業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數據來分析和預測企業在未來發展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或將要遭遇的風險。會計這門學科的存在有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有利于企業對運行資金進行了解和掌控,更有利于運行資金發揮出更大的經濟效益。會計學就是通過對數據進行有效管理來促進企業對運行資金進行高效管理。大數據時代下的數據信息碎片化問題給傳統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帶來了不小的沖擊,需要采用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技術、人工智能計算技術、云儲存技術等來對碎片化數據信息進行有效管理。大數據時代下的數據已經不再是獨立的數據,而是具有一定結構的數據,只有應用先進的技術才能使數據信息更好地服務于企業發展。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對會計學科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不僅包括對會計數據收集、整理產生的影響,還包括對數據分析模式產生的影響。傳統會計學分析模式主要是由單一的因果模式來構建的,在數據整理過程中只注重起因和結果,不注重數據與數據之間的內在聯系,不利于后期相關部門和工作人員對數據進行統計和檢驗。在大數據發展環境下,分析模式也要與時俱進,要將數據之間的聯系與數據發展走向相結合,以發揮出最大效益。
會計作為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活動之一,從本質上來講,就是對企業發展過程中一切有價值的信息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在大數據時代下,要不斷強化對會計的基本認識工作,明確大數據給會計工作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并不斷采用互聯網技術、傳感技術、云計算技術等來應對非結構數據和碎片化數據急劇增多的挑戰,使數據信息發揮出最大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