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智 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石柱供電分公司
在常見的配網系統中,由于電氣設備中存在各種產生電阻的零件,會在運行中影響電流的正常傳輸工作。例如:變壓器、電動機、導線。為了維持電能的正常傳輸工作,需要克服產生的電阻,在此過程中,系統會損耗大量的能量,導致線損。
變壓器也會導致配網線損,原因是變電設備在改變電壓的工作中需要交變磁場。在這個過程中,整個系統中的各個設備都在同時運作,只要運作就會因為做功產生熱量,一定會造成電能損耗。
管理制度落實不到位有兩個層面的原因:一是很多供電企業缺少系統、科學的配網線損管理措施,針對過程中問題解決還沒有形成成熟的體系。導致很多員工不知道自己的職責,工作混亂。二是很多供電企業對員工的要求較低,缺少正確的技術指導和工作管理理念的支撐。因此,即使企業有心做出變化,也無法在短時間內落實配網線損的管理措施。
配網線損精細化管理對人員的要求較高,不僅要求專業水平達標,還要求在工作中時刻保持嚴謹的態度。但部分員工并沒有認識到個人利益和企業的整體利益息息相關,工作中缺乏責任心,無法將配網線損的工作落到實處。
部分供電企業的監管和考核制度不完善,實際工作與企業監管不適配,工作效率低下。已經建立考核機制的企業也缺少考核制度的實踐經驗,導致考核工作無法有效開展。現實中就有很多企業監管制度不完善,事故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企業的正常運作。
首先,在電力營銷信息化條件下要完善管理制度,構建一個合理的營銷管理系統。借助營銷管理的手段,對線損管理方式進行優化,并在營銷的系統平臺上,收集配網線損的信息資源,包括線損量、線損異常統計、單元內考核數據等,為線損管理提供可靠性依據。這個步驟能夠提高線損管理的過程中的準確度,使參考數據更有效,并推動線損精細化管理朝著信息化與智能化方向發展。其次,營銷信息系統作為一種高效的媒介,能夠幫助更科學、合理的搜集和使用數據。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數據必須始終堅持準確、適時、更新的基本原則,要求相關人員秉持著客觀公正的工作態度記錄數據,記錄過程中要以實際情況為標準,發生變化時要及時更正,盡可能多的獲取數據,提高數據的覆蓋面積,為系統提供更加有價值的參考內容。最后,供電企業還要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營銷系統維護制度,保障整個系統的穩定性,形成對數據的雙重保護,建立一個更安全的工作平臺。
電力營銷走向信息化,帶來的是新型的營銷稽查監控系統,該系統能夠對整個配網線損問題進行監控,及時記錄、分析相關的線損信息,進一步優化線損指標,使之更有效。該指標的形成能夠指導新一輪的線損管理工作。此外,在開展電力銷售工作時也可以借助稽查監控系統,掌握線損耗損的第一手信息,在最短的時間內進行解決問題,使得配網工作更有保障。而且,稽查監控系統還有助于規范抄核收流程,對抄表人員起到約束,一旦發現有不按照規章制度工作的人員,就可以進行懲罰。
合理的考核制度,能夠幫助供電企業了解員工的工作狀態和線損工作的進行情況。目前,大多數企業的線損管理監督力度還不夠。無法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因此,企業的領導層應提起重視,構建新的考核制度,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幫助供電企業實現穩步發展。但只有供電企業自身認識到配網線損的危害,才能引導員工進行了解,要從思想上進行更正,大力支持網線損管理工作的開展。
配網采集系統能夠進一步優化數據采集的模式,提高數據的采集標準,提供更多有效的數據支持。以蘊含綜合自動化監控系統的變電站或K型電站為媒介,適當引入微機保護設備,科學采集配網線損的有效數據信息,如電流信息和電壓信息,在內部積分作用下,對實時電能量進行核算,再利用自動化監控系統的前置機和后臺工作站等,將所收集到的電能量直接傳送至主機系統中,以供備用。例如,計算機網絡具有非常強的延伸性,可以以三相數字式電能表中的電流數據和電壓數據為基礎,在通道中進行傳播,并最終將數據傳送至主站接收器。
用電檢查的主要內容是查電度表的接線、電度表的準確性、私自增用電容量等方面。對于用電量較大的用戶,可以使用專門的電計量器。將電流互感器變比進行合理匹配以提高計量器的精準度。除了定期檢查,還要結合利用民眾檢舉和突然檢查的方式開展違規用電稽查。嚴厲打擊偷電的行為,規范“抄、核、收”工作。規范對“帳、卡、冊”的管理。為了避免竊電現象的發生,還應該對用戶建檔統一管理。對每一位用戶的用電量進行統計和分析,如果發現該用戶有竊電的情況,應及時作出處罰。
簡而言之,電力營銷信息化的條件下,供電企業面臨著更大的挑戰,要在不斷發展的市場中站穩腳跟,就要提高供電服務質量,擴大服務范圍。因此,本文從配網線損的原因入手,指出電力營銷信息化條件下配網線損的管理制度、人員素質、考核機制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供相應的解決方式,以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