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娜 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呂梁市分行
績效管理是指以支出結果為基礎,將績效管理、績效監(jiān)測、績效評價以及結果的使用納入預算編制、實施、監(jiān)督等全過程。財政預算管理在我們國家并不是一個新的理念,我國基本建立了基本的現代預算管理制度,本文將從非完全信息博弈視角,對于財政預算績效管理進行闡述。
博弈參與者在一定的條件下和其他的人運用對策的規(guī)律,也稱博弈論。個人如何決定自己的實際行為、個人優(yōu)化策略以及如何在競爭和斗爭的條件下與其他參與者形成穩(wěn)定的合作狀態(tài)。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都存在著這種現象,同樣適用于金融活動。在預算管理的背景下,財務部門以及很多的部門都存在著很多的分歧,這樣多方進行博弈。財政需要得到落實,這樣就可以得到平衡。目前,我們國家的制度還需要不斷進行完善,并且不斷細化,由于有些信息不夠透明,還有很大的回旋余地,這就需要提高預算決策的科學性。這就是為什么多黨參與財政預算管理的目的主要是考慮自己的“利益”,而不是改善公共財政的影響。多年來的事實表明,不建立清晰的競爭環(huán)境,不完善這方面的制度,在改革方面就很難實施,而且也很難改變現狀。財政支出管理的結果已成為決定預算分配的其中一個重要因素,這意味著預算管理和預算分配還有許多原則。
財政預算效益管理的關鍵是績效考核,因此在預算成果管理中必須有考核人和被考核人,毫無疑問,考核人必須是預算單位,而預算成果考核人因考核目標不同而不同,為進行審計,審計或者審計監(jiān)督應當委托中介機構提供評估任務的第三方進行。為了便于問題研究,我們將每個參與財務預算管理的人員簡化為兩類:財務部門,包括審計或第三方中介機構,審計機關是指各級公共機關以及具有公共服務職能的不同群體和機構的預算單位,是預算的財務管理部門。為了可以更好地進行分析,我們可以將融資的目的進行簡化,然后提供可靠的產品以及服務。政府所需要包括的就是對于財政進行管理的職能,在這個過程中,部門需要利用財政部門核定的財政資源配置權。
在沒有損益和獎懲服務機制的情況下,為管理預算結果而進行評估和審計是不可靠的威脅。此外,以財政部門和預算單位為代表的參與者的知識也不盡相同。為了達到集體理性均衡,在滿足個體理性的前提下,為了實現選擇自由,我們考慮了以財政部門和預算單位為代表的信息不對稱,也就是獎懲機制。當管理財政預算效率的成本對博弈雙方都較低時,財政部門和預算單位、財政部門對預算單位的修改傾向性較小,這種可能性較大,預算單位的選擇要按照績效管理的要求,努力落實高水平的財務預算。
由于我們國家的法律制度,其中制定的法律規(guī)章制度是最有效應的。只要新的預算法及其實施細則得到充分執(zhí)行,人大需要制定合適的法律,并且將這些法律作為管理的依據,根據各行業(yè)、各地區(qū)的特點,制定相應的地方性法規(guī)和績效目標體系,以期建立穩(wěn)定的管理法律制度。
要保持預算管理參與主體之間的協調和平衡,預算管理要保證足夠的積極性,形成合力,共同推進預算成果管理的全過程。首先要做到預算管理部門以及相關部門的責任,還需要擔任著預算管理的任務。通過對于政府的評估,要加強政府和預算單位對預算執(zhí)行的認識,確保各級預算單位的主體責任,建立預算結果管理機制。二是建立健全機制,積極接受部門監(jiān)督,聘請專家,保證評價結果的權威性和公平性,把公眾滿意度作為評價預算結果的重要指標,為提高財政預算績效管理水平提供了良好的依據。
一是對績效目標這一方面進行重點考核,讓中介機構可以根據實際的情況進行審核,對于可行性進行檢查,尤其是判斷績效指標是否科學,合理安排資本需求。二是落實績效目標征求意見或公關制度,在全面審查各部門績效目標的基礎上,選擇一定的預算項目,進行客觀協商,促進質量的不斷提高。第三,財政執(zhí)行預算的目標更加透明,也就是說。實現公眾的知情權,還要促進預算單位提高財政資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
運行監(jiān)測是指財務部門和預算執(zhí)行主體根據所定業(yè)績指標,核實和管理預算實際執(zhí)行情況和預期執(zhí)行各項業(yè)績指標的過程。按照年初編制預算時確定的各項績效目標和詳細績效指標,管理與執(zhí)行預算項目有關的財政資源和經濟活動;及時填補和糾正這些“漏洞”,通過監(jiān)測、收集和分析績效運行情況,分析偏離目標的原因,糾正與預算績效指標不符的地方。通過預測年度績效目標完成情況,提出改進漏洞的整改措施建議。
預算績效管理成為管理的其中一個部分,對于這個管理還需要根據結果的反饋和預算管理信息的發(fā)展。網絡和計算機技術需要及時將這些結果反饋給相應的部門。這個也是制度的要求,同時也是建立財務預算管理信息的要求。現行預算管理與信息管理的日益融合以及信息結構在財政方面變得越來越重要,被大多數人使用,這也將成為一種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