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昭紅 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福清市供電公司
電力行業是國家重要的能源基礎產業,電力行業的發展不僅促進了國民經濟的增長,還對社會民生起到了很好的推進作用。新時期新形勢下,在電網企業圍繞國網公司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的實踐中,加強物資計劃管理對電網安全生產、優質服務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從強化電力物資計劃管理工作的角度,就規范物資計劃管理提出相關策略,共同探討,不斷提升電網企業物資計劃管理水平。
對于國民經濟來講,電力是非常重要的能源供給,國家電網公司提出了“為美麗中國賦能,為美好生活充電”的使命目標,電力建設在國家新基建任務中發揮了重要的能源支撐作用。在新時代國網公司戰略體系建設中,強化物資計劃管理工作,是保證企業基建、技改、營銷等生產經營目標實現的重要保障工作,是提升物資管理水平、實現企業戰略目標的基礎性工作。
物資計劃涵蓋了安全生產、電網發展、營銷與優質服務、科技進步、信息化等所需的物資,年度計劃必須明確項目類型、物資分類、需求數量、供貨周期等,需求預測不準確、采購計劃滯后必然影響到項目進度、投產時間安排等。
項目需求提報按照設計方案提交物料數量、型號等計劃,而在實際工作中,項目計劃往往因設計深度不夠或現場施工條件變化引起設計變更,造成提報的物資需求計劃與項目的實際需求之間不一致,造成物資供應不足或積壓。
目前電網物資在ERP 流程設置上,物資管理部門負責ERP 賬面價值出庫操作,物資保管單位實物出庫,實物與價值分別由兩個部門負責,時間差造成存在帳外物資,ERP 系統體現的庫存物資與實際庫存處于分離狀態。另外,由于項目計劃經常變動,ERP 在實際使用中計劃的嚴肅性受到挑戰,庫存物資的管理在業務、實物、價值等各個部門間仍處于相互分離的狀態,由此造成呆滯物資與計劃的不匹配,計劃的準確性遭遇挑戰。
電網企業在應對突發事件中,需要快速反應,如搶險救災、設備安全隱患處理等,庫存物資和調撥物資不能滿足搶險需要,無庫存可調用需緊急采購的時候,有可能出現采購物資供應數量、供應速度均無法滿足,需建立快速反應機制。
物資計劃是滿足電網企業基建、技改、營銷以及生產經營所發生的物資需求,包括預測需求計劃、實際需求計劃。需求計劃預測是制定采購計劃安排,確定采購實施模式、采購方式和采購組織形式的主要依據。
項目部門依據年度綜合計劃、預算和項目進度提出需求計劃,物資部門做好年度采購計劃編制、審核、匯總上報。物資計劃必須在需求的合理性、準確性、規范性進行審查,逐級上報提交,保證采購計劃中項目類型、物資分類、需求數量等與年度綜合計劃及財務預算相吻合,與項目竣工投產時間相匹配。
物資管理統計分析依托全業務統一數據,對物資全供應鏈信息的收集、統計和整理,涉及計劃、采購、合同、倉儲管理的全流程信息。統計分析內容主要包括集中采購、物資供應、質量控制等方面。統計分析成果可應用于采購策略完善、采購設備質量提升、供應商管控、采購標準優化等方面;做好統計分析,便于對采購計劃執行情況進行評價、考核,為物資管理工作提供基礎支撐和決策參考。
為了做好物資實際需求與供應矛盾、庫存物資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銜接,必須通過物資采購與項目進度匹配、物資需求與庫存信息匹配,避免計劃與項目執行脫節的現象,實現實物鏈與價值鏈的融合。ERP 信息系統必須把物資計劃、采購、入庫、儲備、調配、出庫、退庫等物資全業務流程信息全部納入管控,實現業務流、實物流、信息流的融合。
提高物資利用率是物資計劃重要環節之一,要利用ERP 數據,進行分析處理,減少庫存,解決物資、資金、工程與計劃信息無法實時共享的難題,不斷提高利用率。如對配網積壓物資進行分類,分為配網設備、水泥桿、鐵塔、線纜、輔材等,加強數據分析通報,提高物資利用率。物資利庫是“提質增效”的一項重要措施。按照“先利庫,后采購”的原則,保證可用物資的再利用。規范工程物資結余退庫管理,建立《可利庫物資清單》,定期發布更新,推動庫齡長、價值高、條目多的物資利庫工作。
對于發生應急救援搶險及設備缺陷、安全隱患等突發情況處理,在庫存儲備及調撥物資均無法滿足需求的情況下,實施緊急采購。緊急采購應遵循“及時響應、簡化流程、保障供應”的原則,采取快速反應,滿足電網生產運行需求。
在新形勢下,強化物資計劃管理需提高物資管理人員信息化數據處理能力,包括計劃管理、合同管理、倉儲管理等全流程業務,物資管理人員還應熟悉掌握與物資管理業務有關的法律法規,通過職業素養與業務水平的提升,為電網建設和運行提供有力的物資保障。
總的來看,在新時代背景下,電網企業應以企業戰略為導向,加強物資計劃管理的調研和診斷,提高需求計劃的準確性,通過調動各專業技術人員配合的積極性,實現物資計劃管理與物資供應鏈各環節的高效協調,提質增效,為電網建設和公司發展提供堅強的物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