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鏡 重慶建筑工程職業學院
高職院校物理科目教學存在一定的缺陷,我國現階段需要大量的實用型人才,高職院校作為實用型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需要為社會輸送大量的實用型人才。但是,很多高職院校畢業的學生在進入工作崗位后,盡管其理論知識非常豐富,卻都存在實踐操作不熟練,適應速度較慢等問題。而開放式教學法的出現很好的彌補了這個缺點,這種教學方式能夠讓教師根據物理科目教材,設計符合實際工作要求的教學模式,并且通過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相結合,讓物理理論知識教學更加符合工作實踐,不但能夠讓學生進一步了解物理知識,還能夠使學生知道如何運用物理知識進行實踐應用。
開放式教學法又被稱為“開放課堂”,是一種針對當前高職院校培育實用型人才的目標,以鼓勵學生充分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一種教學方法,其開放性主要體現在教學環境的開放性、教學內容的開放性、教師思想的開放性、教學資源的開放性運用。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讓學生在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分組,在小組內學生能夠通過各自的興趣采取不同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速度,而教師則通過對學生適當的引導和指導對教學環境整體進行管理,讓學生都能在一個良好的氛圍中學習物理知識。
由于多數大學生剛進入大學校園沒有高中階段家長和老師的監督,學習自主性大大降低,加之教師在課堂上講解又不夠細致,導致學生還沒能明白講的是什么,課程就結束了。使用開放式教學法進行物理課堂教學,通過使用多媒體播放與教學內容有關的視頻,活躍課堂氣氛,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在高職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使用開放式教學法可以根據大學生學習習慣和興趣愛好,設計出符合高職學生學習特點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和教師度能夠充分的參與到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增強學生們的課堂體驗,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感受到物理的獨特魅力。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大多數只是重視課本中理論知識的講解,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在學習過程中遇到許多教師都難以解決的難題通常會直接略過,這種情況導致學生缺乏求知欲望,教學效果低下。而開放式教學法學生能夠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小組同學對問題進行探討和查詢,快速解決問題,滿足學生的好奇心。
當前階段,高職院校物理課堂教學急需改變,特別是在教學方式方面,傳統物理課堂教學的重點主要側重在物理教材的理論知識講解上,忽視了對于物理實踐知識的運用和理解,不會將課本中的理論知識活學活用,導致很多學生在步入工作崗位后缺少實踐操作能力,開發式教學法的運用完全解決了這個難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再像以前一樣運用封閉式課堂教學方式,轉而將其變成一個動態開放性課堂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習慣和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加強對于個別章節的重點和難點的學習。[1]。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的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時,由于這個專業涉及《電磁學》和《力學》方面的知識較多,為此,在物理課堂教學時,就會明顯側重于對這些物理知識的學習,例如,在講解核能發電的知識點時,可以將日本福島核電站核燃料泄漏事件作為學生研究的課題,讓學生自行收集學習資料,并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提出相應的問題受損的燃料罐中噴出的放射性碘-131 和銫-137 等這些物質對民眾有哪些傷害?核聚變的發電原理是什么?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也不會考慮個別專業學習物理知識的側重點不同而專門進行教案設計,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工作量,使得教師能夠有更多的精力和實踐去和學生一起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解決物理實踐問題,提高學生物理綜合素養。
在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開展全班性或者小組性對問題的討論與交流,由學生充當主要角色,學生在面對各種物理問題時通過所學知識,表達自己的觀點,讓學生這種自主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進一步深化。同時也在一次次交流和探討過程中,不但能夠學習他人的解題技巧,還能夠在交流過程中,增進同學之間的情感,使得教師與學生能夠在良好的環境中學習知識和探討問題[2]。例如,在學習摩擦力這個章節時,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進行分組,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的學習目標是能夠掌握摩擦力的概念和公式就達到教學目的;對于學習基礎一般的同學則需要通過讓他們逐步解答一些與摩擦力有關的物理問題,最為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學生應該思考電車上的什么構件應該盡可能的減小摩擦力,什么構件應該增大摩擦力。在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的過程中,不但鍛煉了學生邏輯思考能力,還能夠讓學生將物理知識與實踐相聯系;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則可以引導其在摩擦力知識點的基礎上,去探究和學習動量、能量轉化等章節的物理知識。小組合作探究式學習是一種相對較為開放、自由的學習模式。學生們通過對問題進行分析,在聽取他人意見后,鍛煉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在高職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內容采用開放式教學法,不但能夠讓學生身處于沒有壓力的課堂學習氛圍中,還能夠讓學生思維處于一種開放的狀態下,有利于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同時也能創造更多師生交流的機會,增加師生的情感,通過學生對于教學方式缺點的反映,不斷調整教學方式,促進高職階段物理課堂教學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