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瑛 杭州市余杭區院士專家服務中心 陸峰麗 杭州市余杭區第五人民醫院
從歷史發展角度看,我國數字經濟經歷了五個階段:IT信息階段——互聯網階段——移動互聯網階段——大數據階段——AI階段。進入21世紀后,我國在PC客戶端與移動客戶端,逐漸實踐數字經濟,透過大數據在各行各業的有效應用,數字經濟進入了發展的關鍵時期;尤其是“數字貨幣”方案的逐漸實施,我國將全面進入到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數字經濟發展時期,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設,發揮典范性作用。下面以此為出發點展開論述。
當前,我國正在大力推進數字經濟發展,在總體經濟體系框架下,數字經濟的普遍推廣應用,會使我國整體上的財務管理模式發生根本性變化。在這種基礎條件下,企業面對著國際數字經濟市場與國內經濟市場的雙重影響,此時,從必要條件方面看,企業必然要選擇財務管理的數字化道路。另一方面,企業本身的財務管理模式,在運用數字化管理模式后,能夠提升效率,將企業業務與財務管理精細的對應起來,促進企業財務管理水平,擴增企業效用生產效率,因此,企業本身也具備實施財務管理模式轉型的充分條件。
與傳統經濟時代相比,數字經濟時代,造成了財務管理價值認知的變化,而且,在事實上財務管理已經超出了企業財務管理的范圍,轉變成了一種經營業務與財務管理相融合的新理念,尤其是通過財務實體向數據資產的觀念轉換,形成了一套新型的財務管理價值。因此,數字經濟條件下,企業財務管理,需要通過數字化轉型,吸收數據資產或數字資產的價值認知,進而推進企業財務管理與企業經營業務之間的資源整合,構建與之對應的財務職能、財務人員、財務組織、財務技術方面的全面轉型。
在數字經濟時代,我國財務部門必然會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新特征,調整財務部門的管理政策,一方面,推進社會組織的財務管理升級;另一方面,為企業經營業務與財務管理的資源整合提供助力。因此,在政策導向下的財務管理目標發生變化后,企業面對國際市場與國內市場的雙重競爭環節,必須積極地理解財務管理在數字經濟時代的目標,并重新定位財務管理價值、財務管理模式,確立新的財務管理目標,進而通過目標定位,使財務管理模式、財務管理價值的轉型加以細化,加快轉型速度與轉型的全面性。
思維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這是我國現代化轉型獲得成功的經驗性原則之一,其有效性已經通過我國社會改革成果獲得了實證意義。因此,在數字經濟時代的企業財務管理轉型過程中,有必要明晰自身的轉型思路。建議如下:
一方面,企業需要通過對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歷程、數字經濟發展的頂層設計方案、數字經濟在全球獲得應用的范圍、數字經濟在我國當前發展中所處的階段與應用程度等相關理論、知識、政策的學習,明確數字經濟優勢,理清數字經濟——財務管理之間的關系。另一方面,企業需要從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兩個層面,清楚地認識到財務管理數字化改革,在當前的功能與產生的效用,以及企業透過新型財務管理方案將實現的效益擴增范圍,這樣就能夠使企業理清數字經濟時代實施企業財務管理轉型的必要性、有效性,從而將注意力集中到企業財務管理的數字化轉型問題上。另外,在理清思路的基礎上,企業需要制定具體的轉型方案,從當前“華為”的知識資本成本與財務資本成本的相關的對比信息及成功經驗看,可以將轉型重點集中到“知本”與“資本”兩個基本概念上;然后,根據這兩個概念與數字化財務管理方案的核心要素——數據概念的等效性,實施“知本”與“資本”向“數據”的轉換操作。進而,使企業財務管理轉型問題,轉換為對企業財務職能、企業財務人才、企業財務組織、企業財務技術各方面內容的轉型。
轉型路徑的選擇在根本上決定企業財務管理轉型的成功與否,從當前我國大部分企業在數字經濟時代,實踐的企業財務管理轉型路徑看,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基礎的、必要的、唯一的路徑。所以,在政策、理論、市場的共同經驗牽引下,當前企業財務管理中需要以數字化轉型作為轉型路徑。具體如下:
首先,可以借助全要素分析方法,對企業業務或生產經營構成要素,列舉要素清單;同時,針對每一項生產要素,對應的設置數字化財務管理指標。完成“生產要素-數字化管理指標”設置后,企業應該按照企業財務管理的職能、人才、組織、技術,構建企業數字化財務管理“要素樹”。比如,在“數字化財務管理”總項下,分列四個轉型分項,再按照新的職能定位、人才定位、組織定位、技術定位,對應添加各個子項,直到最后一項要素添加完成為止,進而完成“總項——分項——子項——要素”的“要素樹”構建。以“數字經濟時代的財務職能”轉型為例,其中就可以按照新職能定位與內容劃分,包括“共享財務”“業務財務”“戰略財務”的子項,進一步“共享財務”又包括“會計核算、交易處理、資金結算、報表編制、報送財務信息等”;“業務財務”又包括“財務分析、預測評價、財務規劃、財務監管、激勵評價等”;“戰略財務”則包括“會計體系構建、資本管理、資源配置、決策支持、價值管理等”。
其次,在數字經濟時代的企業財務管理轉型,要從財務數字化平臺轉型方面實施全面落實。具體而言,數字經濟時代的企業財務管理,使國家——企業——社會之間了一個相對開放的數字化信息平臺,企業作為這個總數字化信息平臺的分支平臺,既要做好平臺建設;同時,也需要通過平臺的有效運行管理,保證企業在數字化財務管理方案下的平臺化、協作化、智能化。當前企業實踐經驗表明,一方面,可以借助社會化合作,搭建經過市場機制配置的平臺資源,包括硬件設施、軟件類型、運行方式等。另一方面,企業在財務數字化平臺條件下,受到國家相關管理部門與社會民眾的監督,企業既需要按照相關法律公布企業相關財務信息;也要求企業通過更高的市場化運營能力,快速掌握市場信息,進而降低交易成本。所以,數字化經濟時代的企業財務管理轉型本身,對于企業而言百利而無一害,反而能夠提升企業財務管理的標準化建設,使企業通過財務管理的數字化,發揮出企業的最大優勢,擴增企業的效用生產效率。
總之,我國已經進入了數字經濟發展的新時期,在總體經濟體系引領框架下,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速度快、推廣范圍大。但是,在這種數字經濟普遍應用的同時,企業財務管理也需要對應進行一些轉型,從而使自身在財務管理層面,適應數字經濟時代的財務管理方式。結合以上分析,建議在現階段,立足企業財務管理現實與轉型需求,一方面,從硬件設施方面,優化資源配置;另一方面,借助“共享”,全面革新企業財務管理形式,完善財務數字化平臺建設。進而通過企業財務管理數字化的全面轉型,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