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明煒 趙莉軒 李仕杰 北京吉利學院
根據《2020餓了么外賣平臺藍騎士報告》得出,疫情以來,在一二線城市有數十萬人注冊成為外賣騎手。其中來自餐飲、工人、銷售的人最多,他們的平均年齡是31歲,女性占9%,有56%的外賣騎手是斜杠青年,其中小微創業者占26%。
外賣騎手的年齡占比為:70后占11%,80后占39%,90后占47%,其中90后有八成的家鄉是農村。
1.從事外賣騎手前的職業分布情況為:工人占15%,公司職員占14%,個體戶占12%,銷售占8%,司機占7%,服務員占7%,快遞員占7%,建筑工人占6%,維修工占5%,農民占4%,安保人員占4%,運輸占3%,其他占8%(見圖1)。
圖1 信息來源:2020餓了么外賣平臺藍騎士報告
2.外賣騎手的多重職業情況分布:外賣騎手中有56%為斜杠青年,也就是把外賣騎手作為第二職業進行工作,是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化生活的人群。斜杠青年中小微創業的人占26%,技術工占21%,其他職業占19%,司機占11%,服務人員占7%,安保人員占6%,白領占4%,自媒體工作者占4%,環衛工占1%,學生占1%(見圖2)。
圖2 信息來源:2020餓了么外賣平臺藍騎士報告
近四成的外賣騎手滿意當前的生活,超六成的外賣騎手主動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這有利于使得與顧客的關系更為親近,有利于增強顧客滿意度(見圖3)。
圖3 信息來源:2020餓了么外賣平臺藍騎士報告
1.57%的大學生外賣騎手來自工學專業,大多數來自計算機專業和建筑類專業,還包含來自工業機器人專業、大數據等專業的學生;
2.其中藝術學專業的大學生外賣騎手占9%,主要為音樂專業、表演專業、舞蹈專業和設計專業;
3.其中管理學專業的大學生外賣騎手占8%,包含物流管理、電子商務等相關專業;
4.其中理學專業的大學生外賣騎手占8%,包含物理學專業、化學專業等;
5.來自經濟學類專業的大學生外賣騎手占6%,包括經濟學類、金融學類等;
6.教育學專業的大學生外賣騎手占5%;
7.文學專業的大學生外賣騎手占4%,有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等;8.醫學類專業的大學生外賣騎手占2%;9.法學類專業的大學生外賣騎手占1%。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有多種配方,生產煉鋼用鐵水、鑄鐵用鐵水等多種鐵水產品的煉鐵廠,本文對所研究的問題作出以下假設:
近80%的大學生表示做外賣騎手擁有了更好的溝通能力,近40%的大學生表示做外賣騎手提升了自我學習和管理能力,超20%的大學生表示自身抗壓能力得到了增強。
大學生外賣騎手群體在空余時間更偏好聽音樂、看書、看短視頻、看新聞、運動健身與學習新技能。因專業的不同,他們熱愛畫畫的占10%,各8%熱愛音樂、舞蹈和旅行,有的大學生外賣騎手還組建了屬于自己的樂隊。另外,他們還喜歡寫代碼、制作單機游戲等。
大學生做外賣騎手的主要原因是體驗生活與賺生活費。其中,“體驗生活”占總原因的38%,賺生活費占總原因的27%,這表示大部分的大學生外賣騎手是為了增加自身人生閱歷、豐富實踐經驗、更好的擁抱生活。
《城市新青年:2018外賣騎手就業報告》顯示,超四成騎手注重學習提高,其中15%讀書、15%和同行同事交流、9%在線學習、2%報名線下大學/培訓班。
餓了么發布《2019大學生外賣騎手群體洞察報告》調研數據顯示,其中超8成兼職大學生的月生活費增長到2000元以上,平均月收入增長2倍,不少大學生騎手月收入近萬元。
餓了么發布《2019大學生外賣騎手群體洞察報告》調研數據顯示,大多數大學生感受到的最大改變是自己的脾氣性格。通過做騎手學會了如何謙虛、溫柔待人。改變了對外賣行業的看法,真正感受到了新興行業帶給商戶、用戶和騎手個體的價值和改變。
美團研究院發布《2020上半年騎手就業報告》顯示,在人口組成上,2020年上半年,大專及以上學歷(包括網絡大學、電大等成人繼續教育學歷)騎手的占比達到24.7%,比2019年提升6.9個百分點。
以前,由于企業對學生的要求不斷提高,考核難度增加,企業不僅關注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還重視學生的學歷和其學校教育體系。大學生除了要具有相應的專業知識和能力,還要擁有高水平的職業素養和優秀品質。因此,大學生就業競爭壓力逐漸增大。
隨著科技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引進自動化技術,很多專業對口的基礎工作已經被科技、人工智能代替,大學生的基本能力已經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所以,大學生不僅要牢固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知識和能力,還要不斷完善提升自己,讓自己變成一個掌握現代信息和職業技能合格的學生。
伴隨互聯網的發展,信息共享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而衍生出與此相關的多方面的職業,例如:短視頻制作、抖音直播帶貨、網絡作家等,有的大學生身兼數職,這些工作大多時間彈性大、工作環境自由,越來越受大學生的歡迎。因此,大學生擇業觀從只能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到就業的方向朝著多元化發展。
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大學生就業競爭加劇,供大于求。大學生不再局限于高學歷穩定的職業,投入各行各業。
2019年7月隨著暑期的到來,全國各地有不少的在讀大學生投入了餓了么兼職騎手行列。根據餓了么外賣平臺“2019年大學生外賣騎手群體洞察報告”顯示,2019年暑假全國共有9896名大學生成為該平臺的兼職騎手。報告還顯示,大學生選擇兼職騎手的目的主要是“體驗生活”和“補貼生活費”,其中“體驗生活”占了38%,補貼生活費占了27%。
有不少大學生騎手表示,選擇暑期兼職騎手是一種社會實踐,通過兼職外賣騎手可以改變自己的性格,以及創造與更多的人接觸的機會來提高自己的溝通交流能力。歷練自己的同時,熟悉這個城市各個角落。而兼職騎手也與其他兼職一樣不僅能掙些錢補貼自己的生活費,為家庭分擔經濟壓力,也能攢錢買自己喜歡的東西。
外賣騎手成為大學生兼職熱門職業,與其操作簡單、上手快、能掙錢的特點是分不開的,這個互聯網新興職業在大學生眼里就像打游戲一樣簡單。接任務、取餐掛導航、騎上送餐車、到目的地交付任務。對于每天都玩手機的大學生群體來說,極少存在不會操作的問題。
自共享概念興起至今,外賣騎手對于餐飲業來說好比“共享送餐員”,外賣行業當之無愧是與互聯網+掛鉤的新興行業。報告顯示,有大部分大學生騎手并非家境貧困,做騎手主要是為了體驗生活。并且大學生騎手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和武漢這樣的一二線城市,他們除了大部分就近跑單的騎手外,還有近20%的人選擇異地打工旅行。
相對于室內一天8小時準點上下班的工作,似乎類似于外賣這樣工作時間自由、地點自由的工作更加受現在的年輕人歡迎。并且隨著各種與互聯網有關的新潮職業越來越多,兼職更好找了,門檻更低了,大學生獨立自主的意識也慢慢的變得更強了,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開始想方設法地通過兼職賺取生活費。
在媒體的加持下,在人們眼里風雨無阻的騎手不單單是一位送餐員,他們是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的城市英雄,是多才多藝的街道守護者,是疫情期間的藍(黃)衣天使。報告顯示超過九成的大學生騎手樂意主動告知同學和父母自己的騎手身份,同時近四成的父母也很支持子女做外賣騎手,通過送外賣接觸社會、磨煉意志、學會獨立。
隨著教育的普及,大學生數量遞增,大學畢業生專業水平也是參差不齊,隨著科技信息的發展各行各業都慢慢的信息化,滴滴司機、外賣員、快遞小哥、售貨員甚至農民等很多普通勞動者都是大學生。
在傳統業態下,送餐只是餐廳的一項附屬服務,毫無職業規劃可言。當送餐碰上創新創業,高知群體帶著互聯網技術介入并使其運營規模化、組織化,使外賣行業獲得新生成為互聯網新興行業。傳統行業的蛻變必然需要人才、知識和新技術的注入。
如今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注重大學生的社會實踐,除了大四實習外還安排了期中實踐等社會實踐任務。大學生兼職騎手就是一項很好的社會實踐,他們可以在實踐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在工作中踏入社會增長實踐能力、學習能力和溝通能力,在未來的發展中更加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