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歡 夏津縣財政局
傳統的會計運行中應用的是以收付實現制為主的會計核算制度,這種核算制度存在一定弊端,預算以及核算的整體過程均與當前的高速社會發展進程有不符之處。因此全面探討新修訂的政府會計制度在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工作中的應用方式和相關問題是進一步提升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工作高效運行發展的首要任務。
在政府會計制度下,“雙功能、雙基礎、雙報告”的核算模式事業單位會計工作中必須有效落實,并且在實際工作中利用“3+5”會計要素,對會計工作進行“平行記賬”。預算收入,預算支出和預算結余是預算會計過程中的三要素,同時也反映了公共機構預算收入和支出的具體執行狀況。此外,政府會計制度對公共機構的會計內容進行了重新分類,增加了政府收支預算監管,使得事業單位的各項費用、資產處理方法更加細化,資產和負債核算范圍也更加廣泛。
政府會計制度實現了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的適當分離和整合,全面,清晰地反映了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過程中的各項數據信息。有利于合理收集,分析和匯總各種財務數據和信息,提高業務部門日常資金運作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規范會計行為。新修訂的政府會計制度明確要求預算編制要按照現行制度的總體要求及時匯總,各種財務數據的收入來源和財務收入明細要準確及時地記錄下來,以便能夠清晰地反映各項資產價值。同時改進了預算績效評估的方法,使之科學有效,有利于事業單位建立完善的預算管理績效評估和考核機制有效提高各級財政資金預算使用效率。
針對事業單位來講,政府會計制度的有效應用能夠進一步提升會計核算的精準性和有效性,可以全面優化財政管理的能力,促使事業單位財政管理改革。而財政管理改革可以進一步提升事業單位對于資金流動的把控性,從而在資金分配使用方面能夠提出更加科學的決策,因此我們可以認為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為事業單位的財務工作提供了明確的依據。貫徹實施中,還需要注重與傳統會計制度銜接過程中出現的賬務處理問題,落實財務管理硬件設施保障和財會人員素質保障,才能夠進一步提升新修訂政府會計制度的使用價值。
自2019年政府會計制度全面實施以來,仍存在部分單位的財務人員對權責發生制會計核算系統不熟悉不了解的現象。所以,事業單位要重視財務人員的業務能力培訓,可邀請這一方面的專家對財務人員進行培訓,切實提升他們的業務能力。通常,企業會計核算系統使用的是權責發生制,它的計算方法、資產計量方法對于事業單位財務人員更好地掌握新修訂政府會計制度而言,是十分有利的,這樣可以幫助財務人員更有效地進行政府會計機制的銜接[1]。
新修訂的政府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應不斷深化創新財務管理體制和服務體系,明確政府會計制度對其財務管理各方面的影響,調整固定資產管理業務范圍,全面管理財務收支,完善專項財務資金管理,加強內部財務審計。此外,事業單位要緊緊圍繞新修訂的政府會計制度的主要內容,以不同業務部門的項目管理為工作導向,科學規劃和構建內部財務管理信息資源共享管理機制,在內部財務管理信息數據資源整合和共享管理過程中,加強各部門聯系,優化以往單一、滯后的管理工作模式。通過內部財務管理信息資源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應用,加強內部財務信息風險的管理和控制,細化、創新財務責任、內部控制、績效、信息化等管理體系,在創新和完善財務技術指標和標準管理體系的過程中進行探索[2]。
新修訂的政府會計制度規范了行政機構的財務報告。首先是規范財務報告系統的內容。它分為部門財務報告和政府綜合財務報告。與公司會計報表相比,每個報告都包含資產和負債。六個維度的內容包括收支報表,當期盈余和預算差額報表,報表說明,財務分析和財務管理;第二是財務報告系統特征的規定。新系統實施后,在編制財務報告過程中必須按照特殊性和統一性相結合的原則,通過制定標準化的報告編制系統并利用信息技術,減輕了會計師編制財務報告的強度和難度,從而保證財務報告能夠真實,完整地反映單位財務狀況。
綜上所述,即為《淺談政府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影響與應對措施》的相關研究和分析。整體角度而言,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應用眼紅影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工作質量,且意義深遠。因而事業單位應當立足自身、結合工作實際,因地制宜地規范會計核算體系、創新財務管理模式。事業單位有效貫徹實施新修訂的政府會計制度任重而道遠,這不僅是新時期財務工作的客觀要求,也是事業單位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