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 廣州商學院會計學院
在新常態背景下,企業面臨著新的發展環境,需要結合市場經濟的現實情況對原有發展模式、經營理念等進行革新,這樣才能夠更好地適應外部環境。而通過內部改革優化等企業的整體發展已經發生了變化,所以內部控制工作也必須要及時進行調整和優化,重新根據自身發展來定位目標,這樣才能夠起到更好的內部控制作用。這也凸現出來,內部控制工作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如果依然采用原有的內部控制模式,那么往往會導致企業內部控制與發展相錯位,整體管控成效甚微。
在新常態下,企業所面臨的競爭壓力更大,發展動力更足,但是發展風險也不斷增加,對于企業內部控制的要求更高。通過對內部控制進行目標定位,有助于企業深入分析自身的所處情況,明確各個方面的發展是否較為科學,及時找出發展中所存在的不足和問題,并以此探究經營管理過程中的缺陷,從而及時調整發展過程,并通過內部控制對不足進行“加固管理”,確保企業的穩定發展。所有從這里來看,內部控制是企業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助推器,對于企業長遠發展意義重大,在新常態下對其進行目標定位十分有必要。
內部控制工作對于企業長遠發展意義重大,是降低發展風險,提升企業發展成效的重要手段。但是當前我國很多企業對內部控制工作的認識卻并不足,僅僅認為做好內部各個崗位規章制度的規定,各員工嚴格依據制度來開展工作即可,內部控制是可有可無的,這導致內部控制工作被放在更低的層次中,難以切實起到良好作用,也影響了內部控制目標定位的優化。
企業內部控制目標定位優化離不開良好的內部控制體系,只有構建科學的內部控制體系,才能夠為各個內部控制工作落實奠定基礎,推動其目標定位的落實。但是從現實而言,很多企業都缺乏良好的內部控制體系,一些企業是沿用之前的內控體系,這些體系已經無法與企業當前的發展相適應,亟待完善和調整;還有一些企業甚至沒有構建內部控制體系,僅僅是從口頭上提出要開展內部控制工作,缺乏真正的執行與落實力度,也影響了內部控制的效果,這對于內部控制目標定位優化顯然是不利的。
隨著企業的快速發展,其內部控制目標范圍不斷擴大,邊界也不斷延伸,這在很大程度上使內部控制概念被模糊,導致內部控制目標出現了形式化現象,對于企業發展帶來了不好的影響。由于這一問題的存在,投資者在考察企業的時候認為內部控制越多企業管理范圍就更寬泛,對企業的發展前景存在誤判,也導致很多內控措施停留于表面,難以良好落實。
在新常態下企業內部控制目標定位優化必須要提升企業人員對內部控制工作的認識,只有大家都能夠明白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對其提升重視度,切實從工作的各個層面嚴格落實內部控制,才能夠促進為其目標定位提供良好的基礎。這就要求企業領導要積極宣傳內部控制工作,對內部控制的價值、作用等進行講解,提升員工的認識深度,自覺樹立良好的內部控制積極性。同時,還要結合企業的發展情況探索內部控制目標的定位,分析如何對其進行定位會起到更好的效果,為內部控制效用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是一項重要的工作,關系到企業內部發展的成效以及內部控制工作的實施效果,同時也影響著內部控制的目標定位。企業領導要仔細分析現有內部制度,通過對各個崗位制度的詳細探究進行內部控制目標的設定,并做好內部控制制度的制定,確保所制定的內部控制制度與企業現有各個崗位制度相協調,以更好地發揮內部控制的監督作用,實現各個崗位的穩定運行。與此同時,由于企業是處于不斷發展和變動過程中的,所以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也并不能時刻適應企業的發展,在一定時期之后,企業要對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分析,明確其是否與企業發展相協調,如果出現不協調,那么要及時對其進行調整和完善。
企業內部控制目標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據企業的現實情況來設定目標,對每個崗位設定能夠“夠得著”的目標,還要針對企業整體運行設定總目標,使各個崗位員工都能夠在明確的目標要求下開展工作,以不斷提升工作效果。同時,在設定好目標之后,還要加強監督,定期對各個崗位的實際工作情況進行考核,明確有無達到目標,并根據實際工作情況、運行情況等對目標進行調整和優化,切實提升目標的針對性和科學性,避免出現內控目標形式化的現象。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企業在對內部控制目標優化的時候,還必須要考慮外部環境,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并充分考慮自身的核心業務出發,推動內部控制體系的不斷健全與完善。
企業內部控制工作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關系到企業的長遠發展與穩定運行,因此加強內部控制管理意義重大。當前雖然我國很多企業對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還存在一些問題,內部控制目標定位不科學、管理體系不完整等,但是相信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企業內部控制工作將會得到完善,內部控制目標也更符合企業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