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芬 佛山市順德區中等專業學校
2016年,在全國旅游工作會議上,國家旅游局首次提出“全域旅游”的概念?!叭蚵糜巍逼鋵嵵冈诋斍敖洕蚧ㄔO進程不斷加快的產業時代背景下,特定區域與旅游相關資源進行整合與規劃,以此來實現區域經濟共享、共建以及共融的旅游發展理念。[1]2018年,隨著《關于促進全域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的出臺,全域旅游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2019年9月,臺山市成功入選全國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名單。臺山市的全域旅游發展模式可以總結為“共建共融,共享共興”,其主要特點是以“龍頭帶動、精品串聯”為抓手,圍繞“一核兩廊三片區”建設打造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2]
臺山市位于珠江西海岸,毗鄰港澳,總面積3286平方公里,是廣東省面積最大的縣市之一。素有“全國第一僑鄉”“排球之鄉”“魚米之鄉”等美稱。
臺山因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擁有豐厚的旅游資源。特色海島風情、聞名海內外的僑鄉文化、天然溫泉養生、古色古香的鄉村村落、中西融合和特色建筑、珍貴的漂流資源等,形成資源綜合型的旅游目的地。除此之外,臺山美食文化也是獨具地方特色。臺山黃鱔飯、水步牛肉、川島海鮮、端芬冬瓜、深井五味鵝、都斛菜花等突顯各個鎮的特色風味與風土人情。
臺山市的旅游資源豐富,但現有的洋樓、古村落、海島、溫泉等景點,普遍存在資源分散、“單打獨斗”的問題,沒有形成統籌規劃及良好的片區聯動。這對本土旅游資源的開發及長遠發展造成潛在的影響。因此,亟須進行有效的資源整合。
從旅游宣傳上看,一方面,對外宣傳的力度不夠,缺乏投入。另一方面,單一的宣傳方式使游客獲取信息的途徑比較局限,如單靠電視、網絡等的宣傳未能很好地提升臺山市的知名度。從品牌形象的塑造上看,形象定位不鮮明。在宣傳推介的過程中,沒有形成整體、系統的品牌特色,導致了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沒有良好地呈現在游客的腦海中。
華僑文化、海洋文明是臺山市歷史發展進程中交相輝映的璀璨明珠。除此之外,豐富的愛國愛鄉文化、海上絲路文化、美食文化等都值得我們在發展旅游的同時進行深入挖掘。在倡導文旅融合發展的新時代,臺山市的旅游線路欠缺與本土的這些輝煌燦爛的文化相結合,旅游線路設計及旅游產品同質化問題日趨明顯,在地域性與獨特性上沒有形成持久的競爭力。
臺山正在致力改善各種旅游基礎設施,但仍然存在不完善的問題。臺山市作為大廣海灣經濟規劃區的主陣地,“三縱三橫”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網絡仍處于規劃推進的階段,交通旅游融合的覆蓋面小,全域旅游交通公路網的建設仍需要進一步完善。同時,在旅游驛站、沿海旅游景觀道、公路旅游標識、觀光旅游直通車、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廁所等旅游配套建設還未能很好地與旅游景觀建設有機結合起來。此外,旅游安全體系建設和旅游接待服務水平亟須向高標準、高檔次提升。
落實“旅游強市”戰略舉措,結合臺山市的實際旅游發展現狀,主要以“龍頭帶動、精品串連”為抓手,通過“一核兩廊三片區”的建設,打造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啟動川島旅游區的提質升級工作,力爭使川島旅游成為國際濱海旅游目的地。通過汀江華僑文化走廊、海上絲路文化走廊的建設,打造文旅融合精品路線,使文化和旅游完美結合。同時,著力建設溫泉養生、田園山水、濱海風光三大片區。經過統籌規劃,合理整合旅游資源,形成片區聯動,全面優化全域旅游格局。
第一,采取傳統媒體與現代信息化手段相結合的手段,從線上線下全方位進行宣傳。除了電視廣告、新聞廣播、雜志報刊的宣傳外,還要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官方旅游網站、官方微博賬號等新型的網絡平臺,全方位、多角度,傳播“海韻僑鄉,悠游臺山”的新形象。第二,邀請公眾人物代言,開展征集旅游宣傳口號、標志、歌曲的活動,以及拍攝旅游宣傳片、影視作品等,推動臺山旅游走出廣東,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第三,開展大型的營銷活動及辦好節慶活動。節慶活動一般都帶有當地的特有的民俗、文化,這是其他地域所沒有的,這使得旅游城市能夠具有的獨特的競爭優勢。[3]節慶活動的成功舉辦有效地提高人氣及知名度,樹立品牌形象。因此,臺山市應辦好水步牛肉節、四九僑鄉文化節等活動,塑造地區品牌形象。
臺山市的洋樓、古村落、碉樓都蘊藏著深厚的“僑鄉文化”,以端芬鎮的汀江華僑文化走廊為主,臺山華僑回鄉后建造的中西合璧的洋樓、碉樓和僑校都是“僑”文化的縮影。因此,在??诓骸獤|寧村—梅家大院—上澤圩—平洲村—廟邊學?!碳覙沁@條古驛道的打造上融入歷史典故、華僑故事,豐富旅游線路的文化內涵,打造“僑鄉文化”名鎮,吸引游客。“海上絲綢之路”促成了臺山僑鄉,海絲文化的挖掘也至關重要,開發探索“海絲”文化創意產品,加快建設臺山海絲走廊。在歷史文化方面,重點改造臺城歷史文化街區、大江公益埠、越華中學胥山紀念堂等歷史文化景點,使清代圩鎮、日軍投降簽字的紀念堂重現給游客。通過把本土特色文化轉化為旅游產品,讓旅游成為文化的載體,二者有機結合,相輔相成,不斷促進臺山市“文化+旅游”的融合發展。
結合“一核兩廊三片區”的建設規劃,推動全市全域旅游的公路網的升級改造,建立完善暢通的旅游交通體系,使游客能在各大景區景點間方便快速流動。完善旅游驛站、旅游集散中心、停車場、標志標識系統等旅游基礎配套和公共服務設施。以“智慧旅游”為突破口,推進建設各景區的網上服務系統,為旅客提供全方位的旅游信息。整合應急部門、交通等部門的資源,加監管力度,保障旅游食品衛生安全、交通安全。全力實施“廁所革命”,加快建設旅游廁所,使旅游廁所的數量及質量都打到1A以上等級。加大服務人員的培訓力度,提升導游的講解能力及酒店接待員的服務水平。逐步完善旅游基礎設施,不斷提高服務水平,為廣大旅客提供良好、舒適的旅游體驗。
本文從全域旅游的視角,通過對臺山旅游資源、知名度、旅游線路、旅游基礎設施等旅游現狀的分析,重點從如何整合資源、提升旅游形象、文旅融合發展、完善基礎設施等方面進行闡述。對于臺山而言,圍繞全域旅游新理念,推動島岸聯動,精品串聯,逐步建設成中國僑鄉旅游體驗地、國際濱海旅游目的地及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