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鵬程 舒炯 李靜遠 劉玥 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物資公司
我國自古就以“禮儀之邦”而聞名,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進入新的時代,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是我國市場經濟健康有序發展的必備基礎。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建立健全社會征信體系,褒揚誠信,懲戒失信,《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意見》提出的建立健全社會誠信制度。其中深入推進商務誠信建設部分特意提到了招標投標領域的信用建設,擴大招標投標信用信息公開和共享范圍,建立涵蓋招標投標情況的信用評價指標和評價標準體系,健全招標投標信用信息公開和共享制度。
當前,大多數企業特別是能源企業黨支部正在積極推廣電子化招標采購業務,針對特定采購項目的資格審核可近似的理解為招標采購過程中的資格審查,而針對特定供貨范圍的準入評價則可以視為對于企業在相應供貨范圍,由第三方評價機構對企業的實際生產環境和能力進行現場評估。這種資格審核不管從專業度或是深度都有了大幅的提升,但是相應的成本較高,效率較低。這種資格審核或是準入評價的頻次不高,無法做到實時獲取供應商數據。履約評價更多關注在采購項目的執行情況,在采購信息化系統中以合同執行后對于采購項目的多維度評價體現供應商在生產、合同執行和售后工作中的能力和態度。
以上的三種管理方式是目前供應商管理的主要維度。其實現方式也帶來了相應的局限性:(1)注冊審核過于簡單,無法全面了解供應商;(2)資格審核及準入評價,頻度較低、耗費髙,無法實時了解供應商的動態情況;(3)履約評價主要關注在合同執行期,其反饋機制往往使得相應評價無法及時體現,也無法實時反饋至評標環節,形成動態聯動;
為了解決招標采購業務供應商管理中面臨的無法實時監管、監管范圍不夠廣泛、信息共享不足等問題,目前的最佳實踐就是通過信息化系統引入第三方信用數據,并與供應商管理相結合,建立企業自有的信用評價體系。
目前我國的信用數據來源主要是三個方向:(1)金融征信,以人民銀行為主,各銀行及金融機構通過信貸業務的數據整合,形成金融信用數據;(2)行政征信,由國家發改委牽頭,將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提供的對社會公開的信用信息進行整合,形成公共信用及行政信用數據;(3)商業征信,市場上各行業巨頭或專業化公司,以自身業務領域相關數據配以公共信用數據形成的第三方信用數據。通過金融信用數據,與原有的企業財務報表分析等手段相結合,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供應商的經營狀況。
目前大多數信用數據來源都可提供API接口對接,通過采購信息化系統可將信用查詢需求、本系統中的供應商信用數據與信用機構進行實時交互。黨支部從信息化系統的角度,以電網企業在黨建引領下招標采購信用數據的應用為例,結合實際電子化招標采購流程,闡述實際情況下可行的信用數據應用方式。
一是在供應商注冊階段及資質業績填報階段,當供應商填寫企業基本信息和基本資質能力后,系統可直接通過信用數據接口將供應商全面信息補充完整,并可對供應商填寫部分的內容進行驗證,保證了供應商信息的完整性,并減少了人工核對信息的失誤風險。對于已有嚴重信用風險的供應商,系統可根據本企業供應商信用管理制度直接拒絕其注冊申請。
二是在電子化招標采購項目中,部分資格審查項可以直接調用供應商信用數據。系統可通過信用數據,依托資質能力和信用數據自動比對,由黨員服務隊成員調用系統微服務、微應用,自動鑒別供應商投標時的基礎信息,為招標采購方梳理出真實有效的信息,規避了真實性的風險。在評標過程中,系統可以為專家組提供第三方信用機構出具的信用報告作為重要參考材料。信用報告是信用級別的“深度說明書”,可全面解析供應商保供能力和信用狀況。部分信用機構也可通過系統接口為招標采購方提供更加深人的供應商盡調報告,節省招標人的人力、物力和財力。
三是從評標、定標、簽訂合同直至合同執行完成期間,隨著評標時間推移,供應商的信用狀況也在發生變化。系統可將候選供應商及中標供應商作為關注對象,通過第三方信用機構的“風險預警”機制,有效識別信用級別下降的供應商,提示招標采購方關注供應商的保供能力,使采購質量始終處于穩定狀態。
四是結合系統中所有采購業務數據和第三方信用數據,本企業可在系統中建立自有的供應商信用數據庫及動態誠信檔案。按照本企業供應商信用管理制度,對供應商在本企業采購活動中的信用數據進行整合分析,在系統中建立相應的信用等級體系。在后續的電子化招標采購活動中,供應商不再需要重復提供基礎材料,減少惡性價格競爭,虛假信息投標等,讓供應商將更多精力放在產品品質、服務質量上。
五是系統中建立相應的供應商信用數據庫后,可與國家信用信息平臺、獨立第三方及其他企業信用平臺開展大數據互聯互通工作。按照國家相關政策開展失信聯合懲戒和守信聯合激勵,推進供應商不良行為和優化激勵措施,促進誠信體系建設,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當前,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的背景下,隨著供應商的復工復產,投標競爭日益加劇,由此滋生的信用問題將更加明顯,也更加值得電網等能源企業重點關注。在黨的領導下,作為民生支柱行業,更應該選取具有優良信用的供應商推動“新基建”。信用體系建設是國家戰略要求,在電子化招標采購中引入信用數據有益于企業提高采購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