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 遼寧理工職業大學
顯性課程一般指學校正規的教學課程,而隱性課程是對顯性課程的拓展與延伸,是課程內外間接的、內隱的,通過受教育者無意識的、非特定心理反應發生作用的教育影響因素。隱性課程(Hidden Curriculum)是20世紀60年代由美國教育學家杰克遜(Jackson)在《班級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中首次提出的。隱性課程是學校政策和課程規劃中沒有明確規定的、非正式和無意識的學習經驗。這一觀點備受學者和教育家的關注,在高職院校課堂教學中廣泛應用。教學哲學家Golden指出隱性課程包括物質情境、文化情境、人際情境,并對學生能夠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布盧姆(B.Bloom)認為,隱性課程能夠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端正的學習態度,從而習得語言知識,達到學習目標。隱性課程具有廣泛的滲透性,對學生有潛在的影響力,提高教學質量。
1.隱性課程是對英語課堂教學的補充。課堂教學受課時的限制,學生接觸英語的機會較少。學生除了課堂英語學習外,可以通過隱性課程進行英語學習,隱性課程可以在大學貫穿其中,并使學生終身受益。
2.隱性課程可以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學習興趣是所有學科教學的重中之重,課堂教學中“學生聽,教師講”的傳統模式使得學生沒有時間主動思考,無法將知識內化,更沒有機會開口說英語。而英語教學的目標是提高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隱性課程可以通過外界的影響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興趣,創造學習環境,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3.隱性課程是對第二課堂的輔助。教師課上顯性課程授課和學生課外隱性課程學習同時進行,學生可以通過第二課堂輔助學習英語,教師也可以參與學生課外隱性課堂活動,使英語學習不再枯燥。
開發高職公共英語隱性課程需要學校管理者、教師和學生都要樹立隱性課程觀念和意識,充分把握隱性課程的內涵,認識隱性課程開發的重要性,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公共英語隱性課程開發探索。英語課程中存在著影響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隱性課程因素,如校園文化環境、英語語言教學環境、教學設施等。
高職院校以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目的,良好的校園環境能夠為學生提高學習語言的環境,對學生技能的提升有著重要的影響。學校應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自然環境和物質環境,讓學生可以開口朗讀英語。學校還應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圖書資源,利用圖書館的閱讀資源激發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利用圖書資源輔助教學。
目前,高校公共英語教學仍處于傳統的中國式教學,即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被動學習英語語言知識,教師“填鴨式”照本宣科,忽略學生的主動性學習,學生是進行語言實踐的主體。在語言教學中要創新教學方法,采用小組合作等形式來模擬語言情境,練習口語表達能力。此外,互聯網信息化時代已經來臨,教師要善于開發英語隱性課程,既要考慮學生聽、說、讀、寫、譯基礎知識的提升,又要豐富貼近生活的教材內容,提升學生的英語技能。充分利用多媒體網絡教學模式,通過微信、QQ等多種形式與學生隨時討論交流,營造一種輕松的學習氛圍。
形式多樣的第二課堂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興趣,輔助語言學習。課上所學的知識也可以通過第二課堂進行延伸。第二課堂可以舉行讀書活動、英語角、英語海報等活動豐富學生們的業余生活,充分利用第二課堂這個隱性課程拓寬學生視野,獲得更多知識。
無論任何學科,教師都處于課堂教學的核心引導地位。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成為學生的模范,教師的人格魅力對學生會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的思維方向,更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養成正確的學習態度,尊重每一位學生,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以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影響每一位學生。不僅做好“經師”,更要成為學生的“人師”。
我國職業教育飛速發展,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也面臨很多困境。隱性課程作為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的一部分,影響英語教學改革全過程。而隱性課程的開發也給高職英語教師提供了新的視角,使教師在顯性課程教學的同時更深刻理解了隱性課程開發的重要性。隱性課程能夠給學習者提供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模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作為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師,我們必須創新教學方法,提升專業能力,積極開發隱性課程資源,提高公共英語教學質量,促進教學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