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金龍
摘 要:微課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了很多的學習資源,對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均具有積極影響,可促進教學的順利進行。對中專學校的藥劑專業學生而言,處方是非常重要的知識點,包括藥物調劑學、藥理學、藥事管理法規、藥物制劑學等核心內容,這些都屬于應用型知識,有助于學生日后工作的開展。本文先簡單闡述微課的定義,然后分析當前藥劑專業處方實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最后就存在的問題提出運用微課進行改善的對策,望能為處方實訓教學改革提供參考意見。
關鍵詞:微課;藥劑專業;處方實訓;教學
一、微課的定義
微課是以課程的授課標準和教學要求為核心,以視頻、音頻、圖片為載體,對某個教學環節或知識點展開簡短而完整教學過程的一種教學方法,又稱為迷你課程、微型課程、微課程等[1]。該教學方法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輔助性學習資源,具有目的性、趣味性、共享性和教育性。
二、藥劑專業處方實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學時少
在藥理學課程中開展處方實訓教學是中專藥學專業最常使用的教學方式之一,藥理學課程的主要內容是對藥物的作用、機制、臨床應用、不良反應、注意事項等進行介紹,該課程的知識點較多,而在其中增加處方教學,為了不影響藥理學課程的教學進展,就會將處方教學的學時減少,只能簡單地對處方的改變、種類、書寫規范、格式和注意事項等基礎知識進行介紹,而實訓教學的學時比例就更少了,僅2~4學時[2]。學生除了要在短時間內掌握藥物的用途、作用機制、不良反應、禁忌癥等理論知識,還要鍛煉處方調劑的實踐操作能力,這對學生來說難度較大,學習壓力有所增加,甚至會降低其學習熱情,從而導致處方教學效率降低。
(二)教學形式單一
藥劑專業的教師在開展處方實訓教學時,通常是先對調劑的方法進行介紹,并講解在調劑過程中常見的問題、處理方法等,然后讓學生通過分組的方式對紙質處方進行練習,分析問題處方和調劑處方,最后教師再對各組的分析結果進行點評。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理解能力等存在個體化差異,形式單一的教學方法不適用于所有的學生,最終導致學生對實訓教學內容的掌握程度不盡相同。
(三)教學效率低
中專學校的教學設備投入相對來說較少,沒有充足的實訓場地和設備,會對處方實訓教學的開展造成阻礙,教師需要分批、重復性地對同一個實訓內容進行反復講授和指導,增加了實訓教師的教學任務,甚至會讓部分教師產生厭煩、懈怠等心理,從而降低教學效率。此外,教師在授課時前30分鐘都會將重點放在講授內容和展示實驗設備上,最后剩下的時間則用于對學生進行指導和展開討論等,而往往后面對學生的指導以及組織學生討論才是教學的重點環節。教師對教學流程設置不合理,沒有抓住重點,會令教學效率下降。
三、微課在藥劑專業處方實訓教學中的運用
(一)利用微視頻提高學生對實訓課的預習興趣
處方實訓教學的課時較少,再加上教師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方式,導致學生的學習深度與廣度受到限制。若學校難以在短期內對教學課時進行重新編排,則可以利用微視頻的靈活性提高學生課前對教學內容進行預習的興趣,增加學生自學的機會,無形中也會令學時有所增加,令學生不再局限于有限的課時進行學習。教師可結合動畫、圖片、音頻等制作一個5~10分鐘的短小精煉的視頻,在課前將其發至班級群,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下載觀看,讓學生能夠提前了解下節課大概要學習的內容。相比單純地看教材預習,通過觀看微視頻進行預習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生的抵抗心理,簡易新穎的預習方式也會增加學生的好奇心,從而使其產生預習興趣。
以“乙酰水楊酸片劑的制備”為例,由于該處方實訓所需設備較多,且操作步驟煩瑣,若沒有進行課前預習,則教師需在實訓課上花費大量時間進行講解和演示,極易造成拖堂或講解簡單的情況。因此,教師可制作該課程的相關微視頻以供學生進行預習,微視頻內容應以實訓涉及的相關理論、儀器設備、實訓步驟等為主,尤其是操作步驟需詳細講解,如粉末的混合過程、不同黏合劑的制備過程、軟材和顆粒的制備、整粒和總混過程、中間體的檢測與含量測定等,讓學生在課前有充分的預習資源,然后在實訓課堂上可以理解教師所講的內容,減少理論知識、步驟等的講解時間,讓學生有更多的實踐操作時間。這不僅能促進學生將理論結合到實踐中,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二)利用微視頻增加處方實訓教學課堂的趣味性
在鎮痛藥的處方分析實訓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列表的形式對第一類精神藥品處方、第二類精神藥品處方和普通處方的區別點進行展示,并運用不同的顏色進行區分,讓學生可以直觀地看到三者之間的區別。在練習時,教師可改變傳統的紙質處方練習方式,通過圖像展示三張麻醉精神藥品的處方,然后讓學生從書寫規范性、配伍合理性、用法用量等方面進行分析,最后讓學生掃描二維碼查看參考答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能夠改變教學形式,讓教學課堂緊跟時代步伐,從而增加其新穎性與趣味性。學生對于新穎的事物總會有較大的關注度,無形中提高了對課堂的參與性。
(三)利用微視頻加深學生對實訓內容的理解與掌握
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對一個班級的學生都采用同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形式單一,而且沒有達到新課改中“因材施教”的要求,導致學生對于處方實訓內容的理解僅停留在表層,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科專業性。而微視頻可以重復播放,如果學生在課堂上無法理解某個內容,在課后可以利用微視頻進行反復觀看,強化理解,避免了傳統教學中由于學生人數較多或教師講授次數過多而無法讓所有學生進行完整觀摩實訓操作的情況,令學生對實訓知識的掌握程度有所提升。
例如,在制備乳劑的時候,學生往往難以理解教師及教材上對 O/W和W/O型乳劑的描述,因此,教師應當適當地運用微視頻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將該內容呈現在學生眼前。教師可以分別制作多個關于實驗操作、實驗結果的小視頻,讓學生可以在視頻的幫助下,理解不同的操作步驟會導致的后果,從而對正確的結果進行判斷,大大地降低了實訓中多次反復操作的概率,提高實訓的一次成功率。理解能力較弱的學生通過反復觀摩視頻,除了能加深對實訓操作的理解,還可在一定程度上加深記憶,最終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四、結語
微課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其將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進行有機結合,讓學生可以在短時間內理解并掌握知識點,大大地促進了教學效率的提高。處方實訓課程的教師應當加強對微課的運用,以提高學生預習的興趣,增加課堂趣味性和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與掌握程度,最終實現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宦夢蕾,張邦樂,崔晗,等.基于微課的藥劑學案例教學全過程建設探索[J].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18,26(01):167-170.
[2]劉苗,張邦樂,周四元.探索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藥劑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及評定標準[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15):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