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在語文考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曾有人說,“得作文者得語文,得語文者得天下”,可見高考作文的重要性。然而,現實情況卻不容樂觀,高考作文對于很多考生來說是一個難點。在考場寫作中,離題、偏題、跑題者有之;內容貧乏、表達拙劣者有之。面對這些狀況,考生該如何有效應對呢?
一、多閱讀,善思考
俗話說“書到用時方恨少”,考生要想寫好高考作文,不能只靠“臨時抱佛腳”,而應注重日常積累。在日常生活、學習中,考生不僅要掌握教材內容,學好每一篇課文,還要將視野延伸到課外,建立起自己豐富的素材庫。
1.課內積累
課文本身包含有豐富的寫作素材,學好課文,不僅可以積累豐富的素材,還可以提升自身的閱讀理解能力。如考生在學習《沁園春·長沙》這篇課文時,就要借以掌握鑒賞詩詞的方法,提高鑒賞詩詞的能力。偉人毛澤東“以天下為己任”的革命豪情,也可以作為寫作素材運用到作文中。
2.課外閱讀
要想寫好高考作文,僅僅靠課內閱讀還不夠,還要進行豐富而有效的課外閱讀。考生要對自己的課外閱讀作好規劃,也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在長期的閱讀中,考生的知識儲備將更加豐富,閱讀理解能力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此外,考生還需要閱讀社會這部“大書”,關注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一系列大事與要事,并作出思考、判斷,形成正確的認識與觀點。
從近幾年的高考作文命題趨勢分析,關注現實情況、聯系社會事件,成為近幾年高考作文命題的熱點。因此,關注社會現實,對于考生拓展視野,活躍思維,提升思想,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比如,2020年中國人民戮力同心、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事件,考生就要多加關注,從中得出自己的見解與看法,為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考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要做好讀書筆記,將自己的感悟和心得體會用文字記錄下來,長期下去,思想便會日漸成熟、深刻。多閱讀,多積累,自然就會引發自身的思考并逐步善于思考,反映在寫作中,作文立意就會高遠而深刻。古語云:“意,文之統帥也。”一篇作文,其立意高遠而深刻,就會在高考作文中搶占先機。因此,考生平時一定要多閱讀,善思考。
二、明考綱,確文體
考生要想寫好高考作文,一定要認真研讀考試大綱,才能在備考中有的放矢。以2019年全國卷Ⅰ的作文題目為例,題目中以一句古語“民生在勤,勤則不匱”開啟對勞動這一話題的闡述,所給所料中有對勞動正確的認識,也有對勞動錯誤的看法,請考生結合材料內容,面向本校(統稱“復興中學”)同學寫一篇演講稿,倡議大家“熱愛勞動,從我做起”,體現自己的認識與思考,并提出希望與建議,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研讀這則高考作文題目,我們會獲得以下信息,也是高考作文命題的方向:
1.關注社會與現實
高考作文命題往往與社會現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其命題的角度也來自社會現實。
2.明確文體,不能寫成“四不像”
這則高考作文題目要求考生必須寫成演講稿,考生就要對演講稿這一文體相當熟悉。演講稿的形式、內容、語言特點等都要了然于胸。所以,考生不僅要掌握記敘文、議論文的寫作方法,而且要掌握應用文體的寫作方法。近幾年的高考作文題表明,應用文體正在異軍突起,書信、發言稿、倡議書、演講稿等已進入高考作文的命題范圍。考生要在平時多加訓練應用文體的寫作,以備不時之需。
3.“兩自、一確、四不”
“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題目中這些要求啟示考生,寫作高考作文就是“戴著鐐銬在跳舞”,考生必須在題目要求范圍之內進行寫作,不能像文學創作一樣,天馬行空,任意馳騁。因此,考生在高考作文的寫作中,一定要明考綱,確文體,規范寫作。
三、多方式,妙修辭
寫作,其實就是考生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用文字表達出來,傳達給讀者看。然而,為什么同樣的思想,在形成文字之后,會有高低優劣之分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語言表達能力的高低與優劣。因此,考生要在平時多加訓練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不斷寫作,提升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考生要在平時的寫作中,要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如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等,以及多種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排比、對偶、夸張、反復、設問、反問等。當然,表達方式與修辭手法的運用,一定要結合作文內容,進行恰到好處的表達。因為,任何表達方式都是為作文內容服務的。
在近幾年的高考作文中,亂用修辭的現象屢見不鮮。有的考生在寫作時一下筆就是一長串排比句,全然不考慮作文內容的需要,結果是畫蛇添足,“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反之,綜觀高考作文中的滿分作文,考生在表達方式與修辭手法的運用上,達到了水乳交融的境地,彰顯了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如:
勞動是光榮的,勞動人民是偉大的。是勞動創造了人類的文明,創造了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創造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勞動,建成了今天的高樓大廈;是勞動,使浩瀚的荒原變成了萬畝良田;是勞動,讓我們的校園整潔、干凈。勞動者用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編織了這個五彩斑斕的世界。
——2019年全國卷Ⅰ滿分作文《熱愛勞動,從我做起》
上面這段文字,考生綜合運用了議論與抒情的表達方式,觀點鮮明有力,情感飽滿充沛;還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語言酣暢淋漓,發人深思。
考生如果在備考中,能夠多閱讀,善思考,做一個思想深刻的人;明考綱,確文體,做一個寫作規范的人;多方式,妙修辭,做一個擅長表達的人。那么,在高考作文的考場當中,定然文思泉涌,一揮而就,寫出讓閱卷老師擊節叫好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