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浩
摘 要:汽車機械制圖作為汽修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應針對職業院校汽修專業學生特點,依照汽修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在不斷融入信息化技術的同時,優化教學結構、強調實用能力、創新考核模式,繼而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快速熟悉本專業特點,以滿足企業用工需求。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 ? ?“組長制” ? ?趣味化測繪 ? ?考核模式 ? ?汽車機械制圖
汽車機械制圖作為一門汽修類專業的基礎課,其學習目標是鍛煉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及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識圖、讀圖及繪圖能力。近年來,教師在備課時,可以利用AutoCAD、CAXA、UG等軟件進行圖形二次開發,制作與教學內容類似的各種圖形素材,向學生展示圖形的形成過程,讓學生對圖形有更直觀的認識。以上手段從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學生的空間想象力不足,以及課上學不懂、課后沒人教的問題。
然而,學好汽車機械制圖這門課,還需要學生在學習中不斷接觸各類汽車零部件,閱覽大量零件圖與裝配圖,培養良好的綜合分析能力。由于職業院校學生大多數習慣了“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想象力與分析能力較弱,自主學習能力較差,在教學中后期,他們會對課程內容產生倦怠,學習效率明顯下降。為了讓學生改變學習態度,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不斷增加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在汽車機械制圖課程教學中,筆者嘗試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創新。
一、合理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打造更“接地氣”的課程資源
2020年初爆發的新冠疫情,讓線上教學變成了學生學習的重要途徑,隨著疫情防控工作步入常態化,許多職業院校學生陸續返校復課,網課平臺也逐漸被老師們所“拋棄”。其實,在筆者看來,作為信息化教學手段之一的網課平臺,仍有被再利用、甚至被常態化使用的空間。
以釘釘為例,該軟件平臺自帶的課程回放功能,可以讓學生回看講課內容,幫助學生鞏固課堂知識。為了在學生返校復課后繼續利用這一功能,筆者嘗試上課時在教室內架設一部手機用于錄像,同時用釘釘的錄播功能進行實時錄課,這樣,每次課的內容將在電腦端和手機端同步錄制,普通教室變成了“簡配版”的錄播教室。這種方式讓學生從聆聽者變成了“群演”,學生在鏡頭的“監控”下,上課專注度明顯有了提高。
為充分利用好錄課視頻,筆者用視頻編輯軟件對視頻進行剪輯,提取每次課的重難點,以短視頻方式分享給學生。經過數周的磨合與嘗試,學生對這種新穎的上課方式從感興趣到逐漸習慣。同時,因為學生能從回放中看到自己上課時的表現,學生學習自主性提升了,這樣的短視頻比書本自帶的短視頻更“接地氣”。
二、構建“組長制”管理模式,讓學生變為“授業者”
由于職業院校學生在進校時的文化基礎存在較大差異,學習能力也有高低強弱,為避免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掉隊,筆者在課堂教學中嘗試采用“組長制”管理模式。在汽車機械制圖課程教學初期,筆者會利用一周左右的時間摸清班級里有哪些學生學習能力強,把他們定為組長,而后為他們隨機分配兩到三名組員,再以小組形式開展教學工作。在課堂進行繪圖訓練時,組長除完成自己的圖形外,還要負責指導同組其他成員。繪圖結束后,教師要對每組的繪圖情況進行打分,每月反饋一次各組表現情況。為防止因部分組的組長或組員實力過弱或過強而導致這些組的同學“失落”或“懶惰”,筆者會根據各組每月的表現情況微調組員,優秀組的組員可以到實力較弱的組當“外援”,他們通過幫助實力弱的同學,可以獲得“援助加分”。
通過“組長制”管理模式,測試班級中超七成學生在隨堂繪圖、問答以及作業繳納等各方面都有良好表現,在學期課程結束前,班級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依舊較高。同時,每小組的組長或者部分優秀組的組員,由于從“學習者”變成了“授業者”,初當“老師”的他們在指導同學時,會主動觀看教學短視頻,并結合書本內容對知識點進行講解,相較于過去整班制教學中的那些優秀學生而言,他們在對課程內容的理解與表達方面,以及重難點知識的把握方面,都更為系統、扎實。
三、引入趣味化測繪內容,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
汽修專業學生學習制圖應側重于測繪和識圖兩部分的學習。在以往教學中,筆者發現有些學生對每個章節的內容學習得都比較好,但在課程后期引入一個具體汽車零部件,抑或拿出一張零件圖或裝配圖讓他們測繪或者識讀時,他們就會無從下手、無法識讀。如何讓學生學習的制圖更具實用性?筆者做了如下嘗試。
筆者從基本幾何體開始,向學生引入實體測繪的理念。為讓學生更加容易接受,起初筆者會以生活中的物件為例。比如講“六棱柱的繪制”一課時,筆者會讓學生以繪圖鉛筆為測繪對象,用直尺測量,由于物件較小,學生自然產生了如何繪制的疑問,這時可以把作六邊形外接圓、放大比例作圖等內容引入課堂。這種繪制簡單實物的方式,會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在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能力的同時,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測繪簡單的生活物件專業性不強,因此,在引導學生養成了良好的測繪習慣后,教師必須引入更為專業的測繪內容。汽修專業學生在學習汽車發動機、汽車底盤等專業課程時,接觸的圖形主要是剖視圖和斷面圖,因此筆者加大了課程中剖視圖、斷面圖兩個章節的學習時長。同時,筆者會與所在學校實習指導教師聯合開展實地教學與現場測繪,教會學生使用游標卡尺、塞規等專業測量儀器。得益于“組長制”管理模式以及前期測繪習慣的養成,在對零部件進行測繪時,教師只需對測量儀器稍加講解,學生便能自覺分工、快速上手,完成測繪工作。另外,為讓學生對自己所測繪圖形的完整性與合理性做出正確判斷,筆者會在學生測繪后將正確的測繪圖形展示出來,讓學生進行比較,引導學生找出自己圖形中的缺點與不足,總結技巧與經驗。通過嘗試,在課程結束時,學生不僅能夠正確使用專業測量儀器,測繪出的圖形也更加合理與標準。
四、打造多樣化考核模式,注重學生的綜合評定
考核是教師自查教學效果,學生檢查學習情況、樹立學習目標的重要一環。筆者認為,制圖課程如采用“期中一張卷、期末一張卷”的方式考核學生,并不能全面檢驗學生對于課程的掌握情況,很多學生會出現畫得出、說不出的現象。因此,筆者在考核中采用了“繪+說”的考核方式來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定。
“繪”即是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指定汽車零部件的測繪,此項考核旨在考查學生的繪圖能力。“說”則是選取歷年技能大賽中的競賽圖樣,讓學生對照圖樣進行答辯。答辯中,筆者結合整學期,特別是零件圖與裝配圖兩個章節中的知識點進行提問,并就學生的答題完整度、流暢度等進行打分。最后根據兩個項目的總得分以及課堂表現情況對學生進行綜合打分。
通過以上這種考核評定模式,筆者能夠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對于汽車機械制圖課程的掌握情況,也為今后進一步優化該課程教學工作提供了參考依據。同時,答辯考核的引入也從另一方面鍛煉了學生的心理素質與應變能力。對于在答辯中發揮不好的同學,筆者會結合學生答辯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指導,給他們重新答辯的機會,激發他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五、結語
汽車機械制圖課程在汽修專業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該課程教師在教學中需要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儲備,主動運用先進的信息化教學手段,積極優化課堂管理模式,合理融入學生易于接受的實踐內容,建立符合學生實際的考核機制,幫助學生更加系統地學好這門課程,為其他專業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袁銘霞.淺談信息化在《機械制圖》中的應用[J].才智,2020(15).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技師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