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松

摘 要:職業規劃是中職學校學生在參與學校生活過程中必須接受的教育內容,職業規劃能幫助學生明確職業發展方向,為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做出正確的指引。本文探索了職業規劃視角下的中職語文教學改革措施,希望能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教學指導,促進學生職業素養提高,保障學生未來能更好地融入社會,得到更好的職業發展。
關鍵詞:職業規劃 ? ?中職 ? ?語文教學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各地區區域經濟蓬勃發展,職業教育開始受到高度重視,而職業教育規劃對學生的職業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和訓練,確保中職學校所培養的人才能在未來參與到區域經濟活動中,為區域經濟的發展和我國現代化建設助力。鑒于此,本文從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的角度對中職語文教學活動進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職業規劃教育的發展形勢
狹義上的職業規劃指將職業選擇作為依托的教育形式,涉及職業課程教育和基礎課程教育;廣義上的職業規劃則是職業規劃中涉及的多種教育形式,貫穿于學生職業發展的始終,并不單獨指向哪一個專業或者課程。在本次研究中涉及的職業規劃屬于廣義上的教育范疇。
筆者對現階段我國職業規劃的基本發展狀態進行分析,發現國內對職業規劃教育的起步時間相對較晚,現階段還并未形成完善的教育體系,但是隨著我國高度加強對職業教育的重視,職業規劃課程也獲得了良好的發展前景和發展契機,教育模式的基本系統配套完備,教育內容更加全面、實用,教育手段職業化程度進一步提升,教育組織呈現出縱橫交錯的發展狀態,現階段已經初步完成對教育網絡體系的構建。
新時期在開展中職職業規劃課程的過程中,為了突出教育實效,要注意結合不同的課程滲透職業規劃,將職業規劃融入學生職業發展的方方面面,進而循序漸進增強教育影響力,保障職業規劃取得顯著成果。
二、中職語文教學中職業規劃教育的實施
從職業規劃視角對中職語文教學活動進行改革創新,要系統分析職業規劃對中職語文教學提出的全新發展要求,并從不同角度針對職業規劃教育的組織開展進行分析,爭取能形成職業規劃教育與中職語文教學的融合發展優勢,提升教育實效,支撐中職學校畢業生更好地參與到區域經濟建設實踐中,為我國區域經濟的蓬勃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一)語文教學中職業規劃教育的定位
職業規劃與就業聯系緊密,主要教育目標是對學生的未來職業發展方向進行規劃,并參照職業規劃對教學活動進行調整,突出教育教學活動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真正對學生的職業素養加以培養,逐步將學生打造成為能助力區域經濟建設的高素質人才。
基于此,每一個中職語文教師應該勇于承擔對學生實施職業規劃教育的責任和義務,要在實際開展語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對學生實施職業規劃方面的教育指導,將學生的職業發展需求作為導向對教學內容和教學實施方式進行調整,確保教學活動的開展能真正適應學生的工作需要,能為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服務。
在講解《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論逆境》《職業》等內容時,就可以從職業規劃視角對教學內容進行正確定位,通過向學生講解作者的創作思想和教育內容,創設教學情境,在情境教學活動的輔助下引發學生的共鳴,使學生能對未來職業發展形成清醒的認識,能在職業生活中正確處理說和做的關系,能在職業發展逆境中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提高學生處理職業問題的能力。
如此就能結合職業規劃的要求對中職語文教學活動進行調整,在語文教學中滲透職業思想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和心理素質教育等,為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創造良好的空間,真正發揮職業規劃的導向作用,提高語文教學與職業教育之間的契合度,突出中職語文教學的綜合發展效能。
(二)語文教學中職業規劃教育的滲透
在中職語文教學實踐中,要想使職業規劃教學取得顯著的成果,就要把握學生職業發展與語文教學之間的聯系,選取合適的切入點,將職業規劃方面的內容向語文教學活動滲透,在潛移默化中激活學生的職業規劃意識,使學生能主動針對職業規劃方面的內容進行探究,進而循序漸進提高職業規劃教育的綜合效果,為學生的職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在具體開展語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按照教學內容以及職業規劃的現實需要選取合適的教學方法,對學生實施針對性指導,突出語文教學對職業規劃的具體功用。
中職語文教師在講解演講詞的過程中,就可以模擬真實的職業環境,如模擬某公司在本班級開展面試活動的情境,要求每一個學生結合自身職業發展方向在面試中展示自己和推銷自己。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指導學生參考演講詞的方式設計自我介紹和自我推銷方面的面試演說,并從網絡平臺上搜索與此相關的資料,在演說中突出自身專業特色以及自己的職業規劃和職業理想,讓更多的人能從職業發展的角度認識自己。
在此基礎上,教師在對學生實施評價指導的過程中,將學生對演說語言的把握情況、職業規劃情況以及職業知識滲透情況等作為評價指標,通過教學評價引導學生對自身學習能力、溝通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和職業發展能力進行有效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激活學生的職業發展意識,為中職學校的學生獲得良好的職業發展做出正確的指引。
(三)在中職語文教育中拓展職業規劃空間
從職業規劃視角對中職語文教學活動進行改革創新,不僅要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職業規劃方面的內容,對學生實施職業規劃指導,還要注意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拓展學生職業規劃的空間,全方位為學生實施職業規劃創造條件,真正結合新時代學生就業需求從多角度學生實施教育指導,為學生創造自我展示和自我鍛煉的機會。同時,還要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認識職業發展方向,讓學生參與到就業競爭和職業發展實踐中,使中職語文教學的教育功用得到最大限度彰顯。
教師在講解“麥當勞中的中國文化表達”課的過程中,就可以對職業規劃的空間進行拓展,在滲透麥當勞企業文化的基礎上將學生帶入到能展現中國文化特色的麥當勞店鋪中,對麥當勞在中國發展中企業理念的調整進行系統的分析。以此為基礎,教師引導學生結合社會實踐中獲取的經驗教訓以及學生對麥當勞企業文化的理解,讓學生以麥當勞為對象進行職業規劃設計。在此過程中,教師面向學生的職業發展需求對語文教學空間進行拓展,引入社會化職業發展教育,能為學生職業規劃教育提供良好的支持,有利于增強職業規劃教育的發展成效,循序漸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為學生更好地參與區域經濟建設、實現個人價值筑牢基礎。
三、結語
綜上所述,從學生職業規劃視角對中職語文教學活動進行改進創新,要將職業規劃意識融入 語文教學實踐,從不同的角度對學生實施教育指導,重點對學生的人文素養和職業規劃能力進行有效訓練,在強化學生人文素養的基礎上使學生能更加系統地針對職業規劃進行探索,明確未來職業發展方向,指引學生未來更好地參與社會實踐,為區域經濟發展做貢獻。
參考文獻:
[1]吳薇.信息技術與中職語文教學深度融合淺析[J].科技風,2020(13).
[2]陸文忠.淺議把勞動教育融入中職語文教學中[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20(8).
[3]吳薇.淺談利用數字資源提升中職語文課堂教學實效[J].科技風,2020(12).
(作者單位:沈陽市汽車工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