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微
摘 要:本文從高職對外漢語的教學現狀出發,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歸納分析目前存在的問題,并結合職業教育的特點,提出了HPI模式的教學優化策略,以期為高職對外漢語教學的發展提供建議。
關鍵詞:高職 ? ?對外漢語教學 ? ?HPI模式 ? ?留學生
隨著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來華留學生的數量近幾年不斷增長。作為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是接受來華留學生的重要場所,高職對外漢語是來華留學生學習的基礎和工具。針對高職院校的特點,如何銜接職業教育與語言教育、文化教育,并平衡語言學習、文學融入與職業素質教育的比重分配,成了提升來華留學生職業教育水平、提升我國高職院校國際化教育能力的關鍵。
一、高職院校對外漢語教學的現狀調查
為了掌握高職院校對外漢語教學的現狀,筆者在研究中使用了問卷調查法。一方面調查了留學生在獲得漢語表達的渠道、漢語閱讀習慣、漢語學習的制約因素、學習動機幾個方面的學習狀態;另一方面調查了對外漢語教師在課程重點的優化措施、教學模式的效果對比、影響教學的因素幾個方面的教學狀態。
二、高職院校對外漢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方面的問題
1.對漢語學習與專業學習的銜接問題
經過調查發現,多數留學生在漢語學習方面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隨著專業課程的深入而降低。高職院校是以培養技術性人才為目標的教育,留學生到高職院校掌握相應的專業知識是其主要學習目的。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由于課程的難度不斷增加,文化差異逐漸顯現,留學生在難度較大的漢語學習過程中,既需要掌握日常交流漢語,也需要掌握職業漢語,隨著學習難度不斷增加,他們很容易失去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2.漢語學習的渠道問題
留學生學習漢語的過程中獲取語言信息的渠道只有教師教學和電視節目,狹窄的學習渠道不利于學生的漢語學習,不利于學生的語言氛圍養成,也就難以形成可持續的語言學習循環。
3.漢語學習的應用問題
語言只有使用了才有價值。多數留學生在對外漢語學習中只是為了取得成績或是滿足專業學習的需要,在生活和學習場所之中應用漢語的頻率少之又少。留學生使用漢語交流的機會少、方式少,因而學習漢語的效率低。
(二)教師方面的問題
1.課程設計的問題
多數高職教師對于傳統的語言教學方法較為依賴,課程設計中過度重視講授的比例,忽視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學,忽視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語言互動交流,忽視漢語學習的生活性、應用型,僅側重于語言的書面知識,缺乏對語言文化、語言功能的講解。
2.信息化的應用問題
雖然在高職對外漢語教學課程中已經采取了多媒體教學,然而有的教師仍然沒有將信息化的思想深入到實際教學,這表現在一些教師過度排斥網絡語言。當留學生通過其他渠道獲得了網絡語言知識并應用在生活中時,就受到了教師的反對,教師認為網絡語言不符合漢語語法規范,不利于學生的語言知識學習。這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留學生的漢語學習積極性。
3.專業學習與語言學習的平衡問題
專業學習與語言學習的平衡問題是高職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難點,留學生對于專業學習的重視程度較高,忽視了職業漢語和日常交流中漢語的作用。高職教師在語言教學中不顧及留學生專業學習難度,也不顧及留學生語言學習的時間分配問題,導致了留學生語言學習的兩難。
三、高職對外漢語教學的優化——HPI模式
(一)高職對外漢語教學模式的優化方向
通過對高職對外漢語教學中的現狀調查和問題總結可知,高職對外漢語教學面臨著專業知識學習和語言學習的兩大難題。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結合學生的專業特色,將職業漢語、專業內容和漢語口語相結合,優化專業學習和語言學習的銜接問題。
總結問卷調查的結果發現,高職對外漢語教學中一是缺乏人性化因素,沒有顧忌到留學生專業學習和語言學習的銜接問題。二是缺乏職業化因素。高職院校突出的特點是職業化,語言是一門工具,在專業學習中更有職業漢語的學習需求,職業漢語同留學生的專業技術同樣重要。三是缺乏信息化內容。在當前信息技術大發展的背景之下,教育融入信息化已是大勢所趨,排斥信息化、網絡化必將被時代所拋棄,也難以跟上語言和專業的發展步伐。
因此,高職對外漢語教學的模式優化的方向是朝著增加人性化、職業化和信息化(Humanization、Professionalization和Information)三個方面發展,即HPI模式。
HPI模式是以人本文,從學生個性化的角度出發,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完成專業知識的學習。在高職對外漢語教學中,也就是教師在課程設計和教學安排中應考慮不同專業和文化背景的學生的學習需求,積極利用新興的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來完成授課,處理好知識的銜接,提升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習的效率,使留學生能夠在專業的學習中掌握漢語語言的精髓,了解中華文化的魅力,保證專業學習和語言學習目標的達成。
(二)HPI模式在高職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人性化策略
人性化策略是緩解文化差異帶來的學習障礙的有效措施。高職教師可根據留學生專業的不同將留學生分為不同的語言學習小組,為每個語言學習小組進行更有針對性的語言教學設計。高職教師還要積極組織語言學習小組之間的互動交流,例如討論會、演講比賽等,增加留學生用中文交流的機會,拓展語言信息的來源。
2.職業化策略
在高職院校,職業化因素是留學生學習的重點。高職教師應當根據留學生專業的不同來積極掌握相應的職業漢語內容,有針對性地設計課程內容,了解不同專業留學生的語言需求,從留學生的專業出發進行語言教學。
3.信息化策略
在當前信息爆發式增長的時代,信息化策略是提升學生的時代感、創新意識和技術先進性的重要方法,語言更具有時代性,因此,高職教師不應當排斥網絡文化之下的語言形式。
高職教師應當積極掌握當下網絡流行語,通過網絡流行語來達到拉近距離、激發留學生漢語學習興趣的目的,要利用大數據技術對留學生進行類別化處理,方便高職教師因材施教,優化教學策略,還要增加微課等,融入互聯網因素的教學方式。高職教師要鼓勵留學生進行語言的展示和交流,在展示和交流中不斷提升語言水平,例如鼓勵留學生拍攝VLog視頻作為語言學習的記錄,鼓勵留學生上微博、上學習論壇閱讀中文文章,進行實時語言交流,以增長語言學習的自信心和語言應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江紅.“一帶一路”背景下高職對外漢語教學改革[J].河北職業教育,2020(4).
[2]王丹.對外漢語綜合課“C-P”二維教學模式初探——以樂職院留學生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9(6).
[3]姚友本.試析高職院校對外漢語教學優質課堂的建構[J].新課程研究,2019(23).
(作者單位:天津交通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