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新農 張紅霞

新冠疫情期間,全國各地職業院校為落實“停課不停學”,多措并舉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在線教學活動,在線教學有不同的模式、不同的特點、不同的學習形態,也出現了不同形式的學習平臺。然而,新冠疫情也檢驗出職業院校在線教學能力的不足,這需要在今后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進一步加強。
一、職業院校必須大力增強在線教學能力
在線教學能力是深入推進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的突破口,新冠疫情將在線教學由原本的輔助教學形式轉變為主要教學形式,教師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和學生的信息化學習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高,我國教育迎來了加速推進教育信息化,加速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重大契機。職業院校應該充分利用這個契機,大力推進以強化在線教學能力為核心的信息化建設,實現教育教學模式的深度變革。
二、平臺建設是增強在線教學能力的重要基礎
職業院校開展在線教學有兩種模式。一是利用外部在線教學平臺開展在線教學。此次疫情中,許多職業院校就是利用外部免費在線教學平臺(騰訊課堂、學習通、釘釘等)開展了在線教學活動。二是建設學校自有在線教學平臺,開展在線教學。利用外部平臺進行在線教學具有費用低、免維護等多方面的好處,而自建的教學平臺由于教師信息化能力、網絡限制等因素,內容不夠豐富,技術不夠成熟,所以,目前情況下兩者結合才是最為有效的方式。
江蘇省盱眙中等專業學校(以下稱盱眙中專)與云科工業技術研究院合作研發了一款基于大數據和工業互聯網技術的線上線下結合的教育平臺,對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輔助和補充,可以協助學校進行教學診斷和持續改進,從而輔助學校培養高技能復合型人才、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同時,此平臺還為企業提供各類管理服務,提供基于自主知識產權的制造業的咨詢、開發與實施服務。
三、教育平臺系統架構
江蘇省盱眙中等專業學校(以下簡稱“盱眙中專”)構建了專業的教育平臺系統,將專業課程平臺系統結合綜合實訓課程,構建智慧實訓課程與系統標準版。在此基礎上又嵌入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結合設備同時進行生產管理,最終形成智慧實訓課程與平臺系統專業版。該教育平臺能融合工業軟件、課件資源創建軟件以及微課錄制軟件,打造理論和實踐一體化的教學平臺(見圖1)。
四、教育平臺定位
(一)異步在線教學模式
異步教學模式簡單來說就是非同步教學模式,此教學模式的主要優點是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學校調動在線開放課程、視頻公開課、資源共享課等多種教學資源,使學生可隨時隨地學習,學生和教師的角色發生變化,教師不單是傳授者,而且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指導者。通過各種現代教學資源的更新,在線教育平臺具有資源瀏覽、搜索、評價、發布、在線考試、評價互動等教學兼備功能,優化了教學環境,將教學媒體從傳統模式變為現代模式,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工具。
(二)輔助課堂教學模式
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必須有助于突破教學內容的重難點,通過多媒體技術把抽象或難以用語言表達的知識直觀立體地展現出來。在課前,學生可有針對性自主學習視頻、查閱資料;課堂上教師側重于難點的講解與答疑,同時進行課堂小組合作,鼓勵創新;課后教師結合學情用現代技術分析學生的反饋并形成評價,最后用大數據分析整體學情。
(三)學情分析與評價體系模塊
課前以學定教。教育平臺的學情分析和評價體系模塊可以搜集學生學習過程的數據并進行分析,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診斷。教師通過平臺幫助學生測量、練習,平臺記錄學生學習情況,幫助教師明確教學目標。
課中因材施教。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根據平臺數據診斷結果,利用課堂和在線教學平臺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教學,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課后以評促教。課后教師對課程進行教學評價與預測,通過平臺對學生學習過程的數據進行采集,對學生的知識與能力結構建模,從而對學生學習問題進行診斷與分析,基于學生情況自動推送個性化補強學習內容。
(四)課程教學案例
在教學課程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課程資源,利用平臺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優化教學效果。另外,課程資源中可融入先進工業3D技術、互動式動畫、3D效果和爆炸圖、拆裝工藝等。學生根據學習情況完成課堂練習和評價。
課程總結階段,教師要查看學生課前和課中互動情況并進行分析,了解該節課學情。教師、班主任和校長均可通過平臺查看整體學情,掌握學生實時動態學習情況。平臺對學生的考勤、刷題、資源利用率、互動、知識點掌握、學習時間等數據進行分析,教師可以設置學習預警閾值,針對低于閾值的學生發送學習預警。學期中或學期末平臺自動生成學生電子成績冊,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學習數據分析結果,在平臺對學生的學習態度、知識、能力、素養等方面給出綜合評價,以便留檔保存。
以智慧實訓平臺為案例。智慧實訓平臺以項目式教學為主線,覆蓋現代企業研發、生產制造全流程。學生分組進行角色分配,完成最終生產任務。任務計劃分配為:第一步,模擬企業銷售接到訂單,在平臺創建客戶,給項目經理分配任務,進行人員分組、權限設定、子任務分配,確定任務交付物,發送任務;第二步,在工藝分析環節,學生接收子任務,設計人員進行工藝建模、產品工藝分析,確定加工工藝,進行生產前模擬動畫仿真;第三步,設計人員上傳產品模型到平臺,利用工業設計軟件進行BOM分解,創建工序,采購人員進行物料出入庫操作,平臺自帶出入庫管理;第四步,在車間實訓環節,生產人員根據工藝流程進行實物加工,隨時進行App任務報工,利用自動檢測設備進行公差等數據檢測,完成生產過程數據采集。任務看板實時顯示任務進度,工時匯總、合格率匯總形成報表;第五步,生產任務完成后,進行線上會審,項目經理進行任務匯總,并組織相關人員進行線上會審、任務評價和學習總結。
五、結語
增強職業院校在線教學能力的關鍵在于持續、廣泛地開展線上教學活動。在線上教學活動中,可以不斷發現學校在線上教學平臺建設、教師教育信息技術能力建設、數字教育資源庫建設方面存在的問題,促進問題持續改進、技術迭代更新,不斷推動職業院校在線教學能力的提升。盱眙中專與企業共同研制的教學平臺,結合了工業互聯網技術,基于對教學實際過程中的學情分析,針對企業崗位職責要求,融合工業先進流程技術,結合職業教育教學特點,為職業技術教育院校打造了一個理論和實踐結合的一體化教學平臺。
參考文獻:
[1]張磊.信息化促進教學變革與創新——走向智慧教育[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6(15).
[2]高衛東.在線教學能力應成為職校核心辦學能力[N] .中國教育報,2020-5-12.
(作者單位:江蘇省盱眙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