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少琪
關鍵詞:公共商業環境;公眾信息平臺;交互設計
1 公共商業環境下公眾信息平臺的交互設計現狀分析
1.1 單一化的平臺交互信息
現有公共商業環境下的公眾信息平臺多以紙媒或立牌式印刷品為主,除此之外,也有少量電子式信息集成平臺存在。經過對此類產品評估發現,人機交互體驗在此類產品使用中很少出現,產品與用戶之間的信息傳遞導向單一,目前廣泛使用的各類信息平臺只作信息輸出,而不能接受實時化信息輸入,無法實現與用戶的交互,功能發揮單一,應用場景受限,沒有發揮其應有的價值。除此之外,在對現有公共商業環境中所有信息進行收集分類以及與相關產品進行比對后發現,此類產品還普遍存在信息分類不足,信息種類缺失等問題。
1.2 單調化的用戶體驗
體驗經濟時代,用戶的消費觀念在轉變,消費心理更加個性化且消費行為逐漸多樣化,除此之外,對商品的價格、品質和品種以及服務是否方便、到位等各個相關聯要素更為關注,非物質需求較以往時代不斷增多[1]。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用戶的體驗需求,尤其在目前的公共商業環境中用戶體驗需求更為多樣化、層次化,但通過對現有平臺的調研與使用,分析發現平臺目前在滿足用戶舒適與愉悅的體驗上均有所缺失,且用戶體驗整體較為單調化。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現有公眾信息平臺的交互設計中并未集合所有公共商業環境下的有效信息,并對其進行合理化分類,因此也導致其未能滿足用戶在所有層面或基礎層面的體驗需求。
2 公共商業環境下公眾信息平臺的交互設計意義
2.1 有利于信息的有效傳播
基于用戶體驗需求及公共商業環境下信息傳播有效機制進行公眾信息平臺的交互設計,有利于商場信息的有效傳播,提升用戶在獲取信息時的效率與體驗。維克多· 帕帕納克在他的《為真實的世界設計》一書中提到,“設計是為了達成有意義的秩序而進行的有意識的而又富于直覺的努力”[2]。從公共信息平臺的交互設計入手,不僅能有效實現對商場的信息數據化改良,同時也能滿足用戶想要獲取多種信息的需求,實現公共商業環境下信息的有效傳播。
2.2 滿足用戶的體驗需求
現今移動互聯網、智能便攜設備和以大數據為基礎的云計算服務不斷發展的大背景[3] 為更好地滿足用戶體驗需求提供了更多交互設計的可能性。以“電子地圖多媒體信息集成”為基礎的交互設計,根據用戶對于商場設施尋找以及購物服務的相關需求,應用增強現實技術,利用計算機生成虛擬信息,并將其疊加到真實世界之上,形成對現實世界增強效果[4]。除此之外,結合增強虛擬環境技術,實現交互式三維瀏覽,用相機采集的圖像覆蓋整個虛擬環境。利用相機跟蹤注冊技術,綜合360°全景圖示及720°物體旋轉環視技術,實時實體仿真模型測距技術,全景數字圖像生成技術以及移動終端全景漫游技術[5],實現相機連續觀測二維圖像與虛擬的三維場景空間投影[6],提升用戶沉浸式交互體驗感。
3 公共商業環境下公眾信息平臺的交互設計方法
3.1 基于人物模型的場景構建
根據從研究階段收集并分析得到的信息推導構建用戶使用場景的內容和背景,是在交互設計過程中彌合研究與設計過程的重要方法。基于用戶需求構建的人物模型在場景中模擬如何與產品或服務交互,這一過程可以促使結構和行為的實時綜合,同時實現對信息顯示和控制的更有效組織。本研究構建的公共商業環境下公眾信息平臺,以商場顧客為主要目標用戶,集成三種不同終端設備,包括手機類移動設備終端、數字大屏終端以及分布式掛壁屏終端。通過集合商場信息數據,實現數據在不同終端的實時化收集分析與傳達,提升用戶獲取目標信息過程中的體驗流暢度,保證商場信息價值最大化,如圖1 所示。
3.2 定義產品交互框架
在目標導向的設計當中,需要在一個高層次上關注用戶界面和相關行為的整體結構,構建產品設計框架。體現在交互設計當中,需要對產品定義功能性和數據元素,確定功能組和層級,進而勾畫交互框架,構建線路場景,之后運用驗證性場景檢查設計是否可滿足人物模型需求。
在此次研究實際應用場景中,綜合相關信息需求及現有問題,針對三種不同終端設備,實現功能的差異化定位,確定功能級別。其中一級功能為導航功能,二級功能包括安全提示、環境監測及廣告信息獲取功能。
數字大屏及分布式掛屏作為商場內部的主要服務平臺,占用空間大,展示信息更為直觀,但數量有限,位置固定,因此,集中于平臺導航功能的實現。手機移動設備終端除去需要配合導航功能――全景漫游的實現,因其便攜性,加入商場廣告信息,打破原本時間空間上的傳播局限,擴大商場引入用戶途徑。
以公眾信息平臺數字大屏為例,將交互線路流程進行梳理并進行場景驗證,如圖2 所示。
4 公共商業環境下公眾信息平臺的交互設計實踐
本研究的硬件部分主要包括數字信息顯示平臺以及分布式掛壁顯示屏,形式較為普遍,在此不做詳述。
綜合上述研究,對平臺的每一屏界面場景、控件、事件和動作進行設計,保證用戶操作時的連貫性,其中導航功能部分大屏界面設計及手機端界面設計如圖3 所示。
用戶在使用導航功能時,可在主頁搜索目標商店或直接選擇主頁已展示目標商店,進入商店詳情頁面,選擇“前往”后,平臺將自動搜索并顯示到達目的地的最佳路線。通過使用用戶手機終端,掃描二維碼,實現路線數據傳輸,結合手機攝像頭設備與虛擬現實增強技術,實景AR 為用戶提供導航路線,實現高效率導航信息傳達。
針對公共商業環境下公共信息傳播問題,通過可用性測試實驗任務,驗證本研究設計成果即公眾信息平臺的建設是否對信息傳播效率有所提高及存在用戶的普遍適用性。
實驗任務設置在某大型購物商場內,由商場正門進入,以抵達某個商店為目標。設定兩組任務,且保證任務難度等級相同。選擇30 位初次進入商場顧客,記錄其使用傳統方式和使用模擬信息平臺完成任務所需時間。實驗結果及其分析如圖4 所示。
由以上測試分析結果可以看出,通過使用公眾信息平臺,公共商業環境中信息傳播的效率有了極大提升。且使用傳統方式時,由于用戶方向感強弱不同的原因,任務實驗結果差異化較大,但在使用公眾信息平臺后,結果的差異化明顯減小,由此可以看出設計成果易于用戶理解使用,存在普遍適用性。
5 結論
在此次交互設計研究中,主要提出建立多信息集成、多設備集成以及多技術集成的公眾信息平臺,通過對現有公共商業環境中公眾信息的梳理、分類與功能層級設置以及對平臺交互方式的創新設計實踐,用戶獲取目標信息的效率相較于以往傳統方式有了顯著性提升,實現了用戶對信息的高效快速傳達與理解,滿足了用戶在此環境中的相關體驗需求。
本文雖然以公共商業環境下公眾信息平臺為例,但同時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應用價值,對其他復雜環境信息平臺的交互設計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希望未來不僅在公共商業環境中實現交互智能化管理應用,在其他公共環境甚至城市中也可以實現智慧建設,以提升人們的整體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