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濤
【內容摘要】高中政治課程是一門融會了思想、人文以及實踐性特點的綜合課程。在教育改革背景下,要想保證高中政治課的教學實踐效果,挖掘學科優勢,培育學生綜合素質必須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引領學生建構知識體系,并讓學生在這一過程當中豐富情感體驗升華道德層次,順利達成知識目標。主題式教學模式是一種主題鮮明且有助于構建學習共同體的教育模式,整體課堂活動非常的豐富和靈活,既能夠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又可以滿足教學改革需要促進政治課程創新發展。本文將著重就如何將主題式教學方法應用到高中政治課教學中進行探究。
【關鍵詞】高中 ?政治課 ?主題式教學 ?實踐方法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整個社會對面向學生展開政治教育也特別關注,指出要增強學生對主動參與政治課堂學習活動的熱情,以培育學生綜合素質為根本目標。為達成政治課的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綜合學習品質的發展,選擇恰當的教學策略是關鍵。主題式教學模式是一種主題鮮明,倡導學生合作探究和主題探討的教學模式,能夠極大程度上培養學生主體精神,優化政治課教學活動,讓課堂教學更加的生動靈活,壯大學生整體的學習力量。為保證主題式教學模式和高中政治課的深度結合,教師要認清師生角色以及地位的變化,以新課程理念為引導優化教學活動,拓展學生的思維發展空間,讓學生在碰撞思維和智慧的過程中提高課程學習能力。
一、主題式教學模式概述
主題式教學模式是現在教育落實背景下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具體包含兩個層面的內涵,其中一方面指的是在教學實踐當中,圍繞教材主題組織設置教學活動,突破教材體系當中的約束,把同一主題的教材知識放在相同的單元和課程當中來完成教學。這樣的教學設計方法和教材知識邏輯保持著高度一致的狀態,與此同時也契合學生的認知以及生活邏輯,能夠讓學生把所學內容構成一個系統有序的知識鏈,提高學生的知識掌握與內化吸收效果。另一層面指的是要對教學環節進行簡化,利用一定的主題把所有教學內容串聯和關聯起來,構建主題明確和富有時代感的教學互動方案,讓學生在良好的情境環境當中,利用自身掌握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從整體角度進行分析,主題式教學模式能夠讓教教材和用教材進行統一,也能夠讓學生的知識與生活邏輯實現統一,最終為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必要保障。就當前的高中政治課教學而言,能夠引入并有效應用主題是教學,主要與這一學科的特殊性有關。首先有政治課教材的邏輯體系決定。高中政治課的教材都把主題當作是章節,各個板塊編寫都圍繞特定主題,最終把所有主題串聯起來變成了教材,這可以給教師推進主題式教學模式帶來極大便利,也能夠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所學內容,并建構完善化的知識體系。其次是由政治課程所擁有的思想、人文與實踐性特點決定的。政治課程教學要求把側重點放在達成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上,提出除了要進行知識教學之外,還需要關注情感升華。而主題式教學模式的開展,能夠幫助學生基于主題進行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順利梳理內容,把握脈絡,在師生交流交互當中達成知識應用和情感培養的綜合目標。
二、高中政治課主題式教學模式實踐的作用
高中政治課程是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素質培育的重要學科,而為了體現出學科優勢,必須選擇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其中主題是教學就有著極高的應用價值。其優勢作用主要體現在:第一,能夠突出教學重點,增加政治課程吸引力。主題式教學模式會圍繞特定主題開展教學活動,能夠轉變傳統教學當中機械化講授的情況,讓學生在把握主題的同時,掌握知識學習當中的重點和難點,要引導學生圍繞難點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和探究,讓整個課堂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學生的政治學習熱情。第二,能夠保證教學靈活高效,提升課程教學效率。主題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倡導對教材的合理應用,要求以主題為核心圍繞主題依照特定邏輯思路,讓學生進行主題內容的自主思索和合作探討,能夠在盡可能短的時間之內讓學生獲得更加豐富的知識內容,幫助學生完善知識鏈,讓學生的整個學習活動更加輕松自然和靈活,保證課堂教學的高效率。
三、高中政治課主題式教學模式的設計思路
1.活化主題明確重點
為確保主題式教學模式的順利落實,教師首先需要把握的就是主題確立這一重要環節,這也是整個教學模式的核心內容。主題確立主要包含兩部分,分別是設計主題和對學生進行思維引導,確保建立的主題與學生思維發展規律相符。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可立足實際內容設計生活化特點鮮明的主題,把學生帶入到生活情景之中,讓學生在研究現實問題的過程中,認識到政治課程和實際生活之間的關系,提高學生綜合素養,保證主題教學的針對性和目的性。例如,在教學合理消費時,為引領學生樹立合理消費觀,增強學生對消費理念的認知,教師可以設置“用理性給雙11降溫”的主題實踐活動,要求學生調查同學的消費情況,并總結調查結果,討論這些結果體現出來的消費理念,讓學生認識到樹立正確消費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明確主題的引導之下,教師的各個教學活動安排都有著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向性,能夠明顯提高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整體把控能力,讓政治課程更加高效。
2.追問反思探究主題
主題式教學模式在實際應用過程當中倡導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主人,并把學生所有的關注力以及學習思維都引向到政治課程學習中,促進師生和生生之間的良性互動,幫助學生構建以主題為核心的知識體系。為了增強學生的主體參與熱情,教師可以根據主題設計一系列的思考題,鼓勵學生對問題進行思索和研究,利用追問反思方法,引導學生表明真實觀點和看法,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增強學生政治理性。例如,在教學崇尚民主與法制史,為增進學生對民主法制建設要求的認知,增進學生對民族合法制關聯的掌握水平,教師可以設置民主和法治關系探討的主題活動,然后給學生提出以下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和探究:社會主義法治內涵是什么?基本要求又是什么?你如何看待民主是法治建設的基礎,而法治又是民主建設的保障?你能夠列舉出案例來說明自己的觀點嗎?
3.合作探究深化主題
高中政治是一門有著嚴謹性和綜合性特征的學科,要求關注學生思考能力的培養和發展,而學生的思考與探究能力不能夠只是得到必要的知識方法,而是讓學生在也自主思考和合作探究當中加強實踐,實現理論和實踐的交融,培養學生應用意識。小組合作探究的實施能夠為主題式教學模式的有效開展創造良好條件,能夠讓學生在彼此交流和討論當中歸納總結,甚至是在小組的辯論當中完善思辨能力和綜合學習能力,實現對主題的深化。例如,在教學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時,為了增強學生對對外開放政策的認知,教師可以設置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的主題討論活動,讓學生結成學習小組,鼓勵小組成員探討經濟全球化給我國帶來的積極和消極影響,然后讓學生認識到改革開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引導學生在理性思辨當中深化思維和認知。
主題式教學模式是新課改背景之下廣受推崇和大范圍應用的教學方法,這項教學活動的開展要求結合高中政治課的教學標準和學情設計教學主題,并圍繞主題和教學重難點設計任務,組織開展綜合性的實踐探索活動。這樣的教學模式和其他模式相比的明顯優勢是關注學生自身的情感體驗,把著眼點放在了學生學科素質和核心素養的發展上,除了可以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之外,還可以增強學生的思維與能力協調發展水平,幫助學生構建完善化的知識體系。高中政治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化素質,改革教學思想,深入思考主題式教學和政治課程溝通融合的有效方案,激發學生道德情感,塑造學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第十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