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方林富炒貨店(本行政訴訟案的原告)是個體工商戶,由方林富和其妻子共同經營,主要賣炒栗子、山核桃、瓜子等炒貨。2015年11月初,杭州市西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本行政訴訟案被告)接到群眾舉報,稱該炒貨店存在違反廣告法的行為。工作人員遂對該店鋪進行了調查,發現在原告經營場所西側墻上有兩塊印有“方林富炒貨店杭州最優秀的炒貨特色店鋪”、“方林富杭州最優秀的炒貨店”內容的廣告;在經營場所西側柱子有一塊上印有“杭州最優炒貨店”字樣的廣告牌;在其經營場所展示柜內有兩塊手寫的商品介紹板,上面分別寫有“中國最好最優品質荔枝干”和“2015年新鮮出爐的中國最好最香最優品質燕山栗子”內容,在展示柜外側的下部貼有一塊廣告,上面寫有“本店的栗子,不僅是中國最好吃的,也是世界上最高端的栗子”;對外銷售栗子所使用的包裝袋上印有“杭州最好吃的栗子”和“杭州最特色炒貨店鋪”字樣。該局認為,原告在其經營場所內外及包裝袋上發布廣告,并使用“最好”、“最優”、“最香”、“最特色”、“最高端”等絕對化宣傳用語,當地市場監管局判處方林富罰款20萬元,方林富將市場監管局告上法庭,經過一審二審的程序之后,最終法院判決對方林富處以十萬元罰款。
首先是市場監管局對于方林富的處罰決定存在明顯問題。雖然市場監管局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九條中的廣告不得有下列情形:(三)使用“國家級”、“最高級”、“最佳”等用語。和第57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停止發布廣告,對廣告主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并可以吊銷營業執照,由廣告審查機關撤銷廣告審查批準文件、一年內不受理其廣告審查申請;對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沒收廣告費用,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并可以吊銷營業執照、吊銷廣告發布登記證件: (一)發布有本法第九條、第十條規定的禁止情形的廣告的。”但是市場監管部門并沒有考慮《行政處罰法》在本案中的適用。《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當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一)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后果的;(二)受他人脅迫有違法行為的;(三)配合行政機關查處違法行為有立功表現的;(四)其他依法從輕或者減輕行政處罰的。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糾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處罰。對于廣告中的絕對化用語案件,如果符合《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七條規定的從輕或減輕處罰條件的,可以在最低限20萬元之下進行處罰。”方林富使用絕對化的宣傳用語,在一定程度上的確會對大眾造成誤導,對市場同行業的發展也有消極的影響,但是消費者都是有自己獨立的判斷能力的,而且廣告展出時間短,其行為并未造成嚴重后果,屬于情節較輕。 《行政處罰法》第27條可以作為減輕處罰的依據,因為行政處罰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屬于上位法和下位法的關系,因為行政處罰法是全國人大表決通過,是所有行政處罰的總則,而廣告法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應該是行政處罰法的下位法,方林富屬于情節較輕,應該處以20萬元以下的罰款。
雖然法院最后的判決除了最好是撤銷原行政處罰這一點有瑕疵之外,是合乎法律的,但是客觀地評析本次事件,我認為從立法就存在很大的問題,“我家的白菜最新鮮”本是普通小商販叫賣的經典語錄,但是卻被定性為嚴重的違法行為,這一點也是大眾之所以如此關注此次事件的原因。如果小商販再不配合執法就會被處以高額罰款。法律最終的意義并不是用嚴苛的刑法懲罰違法犯罪,而在于讓每一個人心中有法,敬畏法律。處以高額的罰款只會讓公眾覺得法律無情 ,所以在這一方面的立法過罰不當。
作者簡介:曾薈(2000—),女,漢族,江蘇淮安,北方工業大學,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