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浩波
我國農村地區的土地產權制度,是影響其農業生產力的關鍵性因素,也是改變農村生產關系、經營方式、組織方式的有效措施。因此,本文在認真梳理當前農村土地產權制度現狀后,提出我國農村地區土地改革的實施方向和發展路徑。以期促進我國農村地區土地制度的創新發展。
一、引言
由于當前我國農村地區土地產權制度并不樂觀,對我國農村地區的農業生產力以及經濟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同時,現階段農村地區土地改革的優勢已經逐漸凸顯,通過土地改革的順利推進和實現,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解決當前農村的土地規劃問題,有利于促進農村地區經濟發展。
二、我國農村土地改革的實施方向
當前我國農村土地產權制度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與我國當前生產力不發達、地少人多的實際國情有關,如果農村土地產權制度完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進行落實,那么在法律規定范圍內的集體和農戶的權利得以保護,同時建設集體組織代理人不存在機會主義行為。那么基于法律角度而言,當前我國土地產權問題是非常清晰明了的。然而這種假設,與我國農村地區當前的實際情況并不符合,農村地區集體和農戶的權利無法得以有效的保護,農村土地的集體所有,仍然是通過集體組織領導作為代理人而實現。當前,農村土地代理人受到政府的嚴重影響,農戶無法有效的監督集體組織代理人。繼而導致的結果,只能是集體組織領導成為農村土地的總代理人,無法有效的約束政府層面的侵權,甚至可以說是根本沒有約束的念頭,造成我國農村土地流轉過程中,政府通常會產生影響甚至干涉。同時,正因為集體內部成員權利的不可剝奪性質,因此,產權主體無法進行土地使用時的機會主義行為形成良好的監督和約束。種種原因,造成了集體產權的強度較差問題,各方想要獲取范圍內的權利,仍然需要展開博弈,導致當前農村土地產權關系十分混亂。通過這些分析能夠體現出,在法律意義層面來說,土地的使用權和債權性相對完整,但收益權和物權性缺乏合理性,造成我國農村土地流轉期不足,機會主義行為普遍存在甚至難以約束,大幅度提高了土地交易成本。
因此,當前我國農村地區想要實現土地改革,其主要的實施方向在于,使集體和農戶的合法權利受到有效保護,進行收益權的合理化界定,使農戶可以獲得物權性讓渡權?;诖?,才能夠使土地的相關制度,切實發揮良好的約束和激勵作用。在農戶獲取土地的長期產權后,會在土地利用國產中,逐漸有更多的投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機會主義行為。通過合理的界定收益權,國家、集體、農戶之間均有良好的激勵機制。除此之外,還能夠促使土地產權制度發揮出有益的交易功能,在農戶擁有讓渡權滯后,土地使用權的流轉時間沒有嚴格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政府以及集體代理人的干預,為土地拓展了更廣闊的空間和價值,有利于降低土地交易成本,實現我國農村地區土地的優化配置。
三、我國農村土地改革的發展路徑
當前我國不同地區的生產力水平差異性較大,發展呈現嚴重不均衡的趨勢,針對發達地區和落后地區,在土地流轉供需方面也有所不同。并且社會在高速發展過程中,我國農村地區的發展速度快慢不一,這是當前我國農村土地改革呈現出階段性演化格局的主要原因。
針對我國經濟不發達的農村地區,通常土地是農戶一家唯一的收入來源,土地更是農戶家庭的經濟保障,在土地流轉的供需層面而言,均相對較小。當前我國農村地區的土地,在不斷流轉的土地占據宗土地量的1%~2%。并且,農村土地流轉通常是農戶之間相互承包租賃的方式,以及農戶將土地租賃給短期承包的非農業用途,農村地區僅有非常少的農戶愿意出售自己的土地,由于農戶并未擁有物權性讓渡權,所以這并未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農業生產。如果我國不發達的農村地區,農戶擁有物權性讓渡權,那么農戶非常容易因為貧困,無奈將自己的土地賣出。因此,不發達的農村地區,在進行土地改革過程中可仍然采用現行政策,給予農戶延長土地承包期限,將農戶的收益權進行合理的界定,并使農戶的合法權利得到有效的保護措施,其中包含政府和集體的干預以及機會主義行為。我國應針對不發達農村地區進行宏觀調控,貼近農村地區基層改革,這樣才能保證土地改革發揮有效作用,避免不發達農村地區土地的不穩定因素。
針對我國經濟發達的農村地區,農民的收入不斷增加,也逐漸不再進行農業的生產經營,在人民經濟水平不斷提高過程中,土地的就業保障功能隨之下降?;诖?,應針對其進行土地流轉的限制措施改革,除去與不發達地區相同的政策外,應讓農戶盡早獲得土地物權性讓渡權,使發達農村地區的土地能夠實現自由流轉,促使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兩種根據我國農村地區實際發展狀況的土地改革發展路徑,具有較強的改革針對性,同時能夠讓改革后的土地產權制度,適應更多農村地區的發展現狀,并在不斷實踐中累積經驗,為該制度的全國范圍推行奠定堅持基礎。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農村地區的土地改革過程中,應進行合理界定收益權,并根據農村地區的實際經濟情況,逐漸給予農戶物權性讓渡權,保證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和優化配置。同時,應減少政府的干涉以及集體機會主義行為,使土地能夠發揮其應用的價值,不斷降低土地的交易成為,伴隨我國農村地區經濟的均衡發展,逐步推行合理的產權制度改革。(作者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