叢俊日 李志毅 馬 濤 鐘余君 張金芝



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開展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精準就業服務工作的通知》精神,為全面掌握我校畢業生就業意向,落實精準就業服務計劃,進一步提升就業質量和數量,今年7月份就業工作辦公室在2020屆畢業生內開展了就業意向調查活動,本次發放調查問卷樣本數為3749份,提交有效問卷3209份,未提交和無效問卷540份。
一、2020屆畢業生生源地人數排名前10名地區
從畢業生規模來看,來自長春地區的生源最多,占15.14%,來自通化地區的生源占11.44%、來自四平地區的生源占8.85%、來自松原地區的生源占8.48%、來自白城地區的生源占7.48%、來自吉林地區的生源占7.20%、來自遼源地區的生源占5.77%、來自白山地區的生源占4.52%、來自延邊地區的生源占1.87%、來自天津地區的生源占1.22%。
二、2020屆畢業生期望的第一發展方向
從畢業生期望的第一發展方向來看,升學(考研和專升本)為絕大多數畢業生的首選,占44.47%,其次為考教師事業編占20.38%,報考公務員占10.56%,報考國有企業占10.56%,自主創業占4.55%,去民辦學校和培訓機構占3.86%,入職中小微企業占2.68%,參軍入伍占1.12%,暫不就業占1.00%,出國出境占0.81%。
三、2020屆畢業生期望的第二發展方向
從畢業生期望的第二發展方向來看,報考教師事業編的畢業生人數最多,占24.43%,報考公務員的畢業生占18.04%,升學(考研和專升本)占13.96%,期望去民辦學校、培訓機構發展的畢業生占13.46%,報考國有企業占11.12%,期望自主創業占8.94%,入職中小微企業占5.39%,參加入伍占1.75%,出國出境占1.75%,暫不就業占1.15%。
四、2020屆畢業生選擇的第一志愿就業地
從畢業生選擇的第一志愿就業地來看,期望在長春市發展的畢業生比例最大,占26.55%,其次為北京市,占6.33%,期望在通化市就業占5.92%,期望在沈陽市就業占5.92%,期望在上海市就業占4.33%,期望在吉林市就業占3.27%,期望在大連市就業占3.09%,期望在天津市就業占2.62%,期望在杭州市就業占2.40%,期望在四平市就業占2.06%。
五、2020屆畢業生選擇的第二志愿就業地
從畢業生選擇的第二志愿就業地來看,期望在長春市發展的畢業生比例依舊最大,占17.30%,其次為沈陽市,占7.92%,期望在通化市就業占5.67%,期望在北京市就業占5.48%,期望在上海市就業占5.27%,期望在大連市就業占4.67%,期望在吉林市就業占4.11%,期望在杭州市就業占3.12%,期望在天津市就業占2.93%,期望在四平市就業占2.46%。
六、2020屆畢業生期望的月收入
從畢業生期望的月收入來看,四千-五千檔被畢業生選擇的最多,占27.73%,三千-四千檔位居第二位,占26.67%,六千以上占24.90%,五千-六千檔占14.30%,兩千-三千檔占5.92%,兩千以下占0.47%。
隨著社會發展,大學生就業工作較以往相比,發生顯著變化,慢就業、不就業的現象逐年增多,針對當前就業形勢,學生就業工作應解放思想,轉變工作思路,貼近學生期望值,符合社會需求。此研究目的在于真實的掌握我校學生就業意愿,針對不同就業意愿的學生采取對應的就業服務。以學生為本,以就業為導向,以社會需求為原則,開展精準就業服務工作,針對不同就業意愿的學生群體采取分類指導,幫助學生按照自身意愿實現就業。通過調查,明確學生的就業意向,為學校轉型發展和教育教學改革提供參考,提高學校就業工作的針對性,準確性和有效性,進而提升我校學生就業質量。(作者單位:通化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