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慧 李秀英
會計電算化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可提高工作效率,改善人工記賬中的失誤問題,進而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強化內部管理與控制。本文首先分析會計電算化的特點,其次簡要闡述會計電算化下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最后結合企業會計電算化的發展狀況,重點探究加強內部控制工作的有效方法。
一、引言
會計電算化下內部控制方法是會計主體為實現企業經營與管理具體目標,對經濟活動采取的組織方法和管理制度的總稱,在此過程中,需保證資產核算的完整性和會計記賬方式的準確性。內部控制方法的應用對管理效果的達成具有重要意義,因此,企業管理人員應注重對會計電算化業內部控制方法的研究。
二、會計電算化特點
會計電算化使內部控制范圍有所擴大,與傳統的手工會計核算比較,應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會計信息核算系統,促使企業的內部控制項目變多,增加了如系統權限管理控制、網絡安全技術控制和軟件開發與維護配置等等。同時,基于電算化技術的應用,會提高企業會計核算工作效率,以往的會計核算工作中,工作人員在會計信息的錄入階段,需要對相關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目和會計報表等進行記錄與核算,其工作量較大,并且采取紙質形式的會計記錄形式,當發生數據記錄錯誤時,對其進行更改的難度加大且成本相對較高,同時也會導致會計記錄工作效率低下。
而會計電算化技術的應用則采用電子記錄形式,使數據的錄入與更改更加的便捷,并且可減少會計記錄人員的工作量,當相關人員在計算機系統中輸入會計數據時,可自動化生成會計賬目并對相關的會計報表進行合并,提高會計核算工作力度。同時,會計電算化技術的應用也強化了系統內部控制水平,為企業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提供技術支持。
三、會計電算化下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一)數據信息的安全性
信息數據獲取和應用過程的安全性,是會計電算化工作中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實際工作中,由于會計信息資料具有高度保密的性質,一般情況下,會計工作人員需要對相關信息進行了單獨的存放和保管。然而,會計電算化的形式使得數據信息運行在管理系統中,一旦發生系統被黑客惡意攻擊事件,將會對數據信息的安全應用構成嚴重威脅。
(二)電算化系統兼容性
企業在選擇會計電算化軟件時,對軟件的兼容性問題考慮不到位,使得后期電算化系統經常出現運行崩潰的問題,對會計電算化技術應用的連續性帶來嚴重影響,導致會計管理工作難以正常開展。同時,電算化系統中,相關的軟件缺乏定時優化與升級也是導致電算化系統出現兼容性問題的重要因素。
(三)管理人員專業技術
由于會計電算化系統的應用時間較短,在其內部控制工作中,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術能力不足,未能做到對系統中相關問題的及時發現與處理,也是影響內部控制方法應用的主要問題。實際管理工作中,部分企業人員甚至存在對電算化軟件使用不熟練問題,嚴重阻礙了會計電算化系統應用與普及。
四、會計電算化下企業加強內部控制的策略
(一)加強數據安全控制
數據信息安全關系到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對于會計電算化工作而言,數據安全具有同等地位。在會計電算化系統中,企業財務信息、人員信息以及核心技術信息都通過計算機系統進行管理與控制。因此,在具體的工作中,技術人員應加強對網絡運行狀態和安全運行環境的檢查,通過相關的安全控制軟件和程序對會計電算化中應用的關鍵數據進行加密保護,防止相關信息遭到不法分子的竊取。同時,為保證數據應用的安全性,應做好數據庫的更新,通過完善的數據庫信息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保證數據存儲的安全性與可靠性。信息網絡數據的安全以及會計核算數據的真實性與可靠性在企業加強會計電算化控制工作中具有重要意義,新時期,企業管理人員應積極推廣會計內部控制方法的應用。
此外,會計電算化軟件還需要對所輸入的信息進行分類管理,對數據傳輸中遇到的具體問題應做好安全技術識別,并將相關的識別報告及時傳送給后臺數據處理中心,以此保證數據輸入與傳輸的安全性。會計電算化系統對數據信息具有較強的依賴性,其會計核算方法和報表應用都對基礎數據的安全性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為做好內部控制工作,應在系統軟件中內置查詢功能,會計信息使用人員通過對數據獲取方式以及應用狀態的查詢,可提高會計電算化的應用力度,使相關的核算軟件在安全可靠的網絡環境下運行。
(二)做好系統維護工作
內部控制是保證電算化信息真實可靠的有效途徑,其最終目標是實現會計資料應用的完整性,提升企業會計工作水平。在具體的工作中,為實現這一目標應做好會計電算化系統的維護工作。網絡技術人員應定期對相關運行軟件進行升級與優化,使其網絡運行速度獲得提升,這對強化電算化內部控制工作尤為重要,相關控制措施和管理技術的應用,可降低會計電算化過程中出現的風險,進而對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產生積極的影響和作用。
為全面加強內部控制,管理人員需要對系統的操作控制制度進行完善設計,實踐工作中,為規范電算化系統應用,應對軟件設置操作權限。當工作人員得到授權后,方可對系統軟件進行操作,這樣不僅能夠提高會計電算化軟件的應用安全性,也能加強內部管理與控制,防止非專業人員對電算化軟件的隨意使用。在應用權限管理工作中,為保證會計電算化系統的安全性,應為系統應用設計專屬密碼,實際應用中,應加強系統保護力度,保證系統維護工作的有效開展。
同時,在軟件系統中,應定期對相關應用數據庫進行病毒檢驗,并采取有針對性的防范措施,促使數據庫技術應用的科學性與完整性。在具體的工作環節,為凈化網絡運行環境,促使系統運行維護工作的有效開展,應對數據庫進行綜合分析與管理,采取防火墻技術做好病毒的防御和準備工作。此外,好應對維護日志形成電子檔案,將其記入到電算化會計檔案管理系統中,實現系統數據的智能化管理,同時,對系統文件和設備維護檔案的管理環境應作出明確要求,促使相關系統在無磁場和強光的環境中運行。
(三)提高專業技術能力
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術能力對內部控制方法的應用具有重要影響,人員的素質能力和控制水平的提升,可強化會計電算化的應用水平。為全面提高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水平,相關人員應致力與健全會計基礎管理機制,加強人員職能的職能建設。具體工作中,應從基礎信息核準、電算化信息處理和會計信息制度制定等多個方面入手,以明確的分工和組織建設加強人員的內部控制水平。
同時,為全面提升新時期會計人員的電算化使用水平,應對相關人員開展有關會計電算化技術應用的培訓,促使管理人員具有較高的專業化操作能力,對其內部控制方案應加強監督和管理,保證管理方案和控制方法的實際應用。管理人員以及會計核算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術能力,對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方法的應用具有重要指導,通過高校合理的內部控制方法與技術,可保持各崗位人員具有相對獨立性,方便明確各自的職責與義務,為會計電算化內部控制方式的設施提供條件基礎。在此過程中,還需加強人員的組織管理,保證人員的崗位分工和技術培訓有完善的制度保障。總之,會計電算化下,內部控制與管理方法的應用應堅持科學性與合理性原則,通過對相關管理制度與措施的應用,實現企業會計核算方式的進步與發展,為會計電算化模式的開展提供有利條件。
五、結語
綜上所述,會計電算化的背景下,通過加強數據信息安全控制、做好電算化系統維護管理以及提高會計人員電算化能力的策略,可加強企業的內部控制力度,對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變產生重要影響。相關策略方法的應用,是企業會計電算化發展的重要標志,可有助于企業的經濟發展和管理水平提升。(作者單位:山西大同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