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暉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各類工程項目的建設速度越來越快。項目建設總承包模式(EPC)是工程項目建設和實施的新模式。這種模式對于降低工程建設風險,減少投入費用,提高施工企業的經濟效益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上跨XX鐵路立交橋EPC項目為例,針對EPC總承包模式下的工程建設成本控制進行了研究。
由于項目建設的不斷擴大和市場競爭的加劇,工程企業如果想要在市場上立足,需要關注項目成本管理。近年來,EPC總承包模式規模不斷擴大,取得了良好效果。在確保項目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EPC總承包模式縮短了施工時間,有利于設計、采購、施工各階段工作的合理銜接,減少了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因此,在EPC總承包模式下,進行成本控制,是企業增加利潤的有效途徑。
一、EPC總承包模式的概述
(一)EPC總承包模式的含義
EPC總承包模式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根據相關統計,全球大型項目的EPC總承包模式為80%。EPC總承包模式是指工程總承包企業按照合同約定,對工程項目的設計、采購、施工、試運行等實行全過程或部分階段的承包,并對承包工程的質量、安全、工期、費用等全面負責。因此,各個階段的成本管理與控制,對最終提高項目收益有著重要影響。
(二)EPC總承包模式下的成本控制特點
EPC模式下項目成本控制的主要環節包括設計階段、采購階段和施工階段。根據相關統計,三個階段所發生的成本費用比例為:設計費約占總投資額的5%,設備材料購置費用約占75%,施工費用約占20%。具有EPC總承包模式的項目通常較大且技術難度較大,建設周期較長,此類項目存在許多不可見因素。因此每個階段的成本控制,應采取不同的成本控制措施。
二、上跨XX鐵路立交橋EPC項目的工程建設成本控制
(一)項目介紹
該項目主線采用高架橋的形式,上跨橋長800米,采用雙向六車道。上跨橋與既有XX鐵路相交,主橋采用2×60m鋼混組合T構,橋寬31.5m,先支架現澆、拼裝再平面轉體法施工。
(二)項目在設計階段的成本控制
設計階段是影響工程項目投資的最主要階段。合理設計會大幅度降低工程造價。上跨XX鐵路立交橋項目重難點部分就是主橋轉體施工,對于轉體方案,施工總承包企業組織了多位專家論證方案的可行性,并根據專家意見進行修改完善,計算機模擬試驗后最終定板。事實證明,該項方案使主橋轉體完成時間比計劃時間提前了20分鐘,誤差不超過5毫米。據了解,經過設計院多種比選方案后采用的這種特殊的耐候鋼與混凝土相結合的組合梁新結構橋與普通橋梁相比,具有更好的低溫韌性,特別是耐候鋼與空氣氧化會自動形成保護色,不需要刷油漆和后期維護,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還能夠延長橋梁壽命。設計人員從項目最初階段就參與到工程建設之中,設計和施工的融洽結合,有效地減少施工過程中突發設計問題的處理時間,從而節省工期,降低成本,保證工程的高效完成。設計工作應盡早向采購和施工環節延伸,實現設計、采購、施工的深度交叉,充分發揮設計在整個工程建設過程中的主導作用,有利于整體方案的優化,節省投資。設計費一般不超過建設工程全費用的5%,但是這5%的費用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度在75%以上,所以做好設計階段的成本控制尤為重要。
(三)項目在設備材料采購階段的成本控制
設備費、材料費是構成項目投資的最主要因素,為控制設備材料采購成本應對項目及時跟蹤進度。本項目在采購階段的成本控制主要體現在:一是從項目設備材料總用量控制入手,針對項目特點結合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進度計劃編制了項目物資需求總計劃,根據工序及施工進度安排進料計劃,降低了存儲成本。二是根據公司集中采購要求,及時收集信息整理數據,在公司物資管理平臺進行采購計劃的申報,做好招標工作。三是根據對自購材料進行的市場調查工作,嚴格落實“貨比三家”制度,選擇了具有長期穩定合作關系的供應商,從而降低采購成本。四是加強采購設備材料的現場管理,合理堆放,減少搬運及損耗。根據本工程的實際情況,結合駐地靠近施工現場、管理方便的原則,經過現場踏勘,項目部租用XX路與XX鐵路間空地用作施工隊宿舍、鋼筋加工場及物資倉庫,降低了物資搬運成本。設備材料采購是EPC 成本控制的重要環節,必須對全過程進行精細化管理,合理控制,有效地降低采購成本,同時確保供貨質量和周期。
(四)項目在施工階段的成本控制
施工階段是將設計方案轉化為實體的最后階段,對于整個設計成果、項目質量目標、總體目標的實現,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施工階段的成本管理非常重要,本項目在施工階段的成本控制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合理制定勞務分包策劃。
按照“經濟高效、科學制衡、合同規范、管控有力”的原則,構建以勞務分包和工序分包為主體、以合法專業分包相配合的作業層管理模式。主體工程勞務工序分包,降低減少分包層次,專業性較強或對施工資質有特殊要求的,進行專業分包,降低施工管理成本。根據本項目各分項工程的特點編制了勞務分包策劃,后期施工階段的分包工作要按照策劃進行勞務招標,從源頭控制了分包隊伍數量和質量,有效地控制了成本。
2.加強分包管理。
堅持準入制度。分包隊伍的選擇,按照“先準入,后錄用”的原則,從公司合格分包商信息庫中選擇,為之后的工程施工質量和施工進度奠定了良好基礎。加強分包招標管理。進行勞務和專業招標時,本項目采用公開招標加競爭性談判的方式,通過詢價時提前預報價、設置攔標線和二次澄清報價三個環節控制分包價格。如果投標方想中標,他們往往會作一定幅度的讓步,接受更低的價格。所以經過上述招標過程,最終的分包價格一般會低于分包方最初的報價。項目達到了降低施工成本,增加項目收益的目的。堅持分包商的閉環管理,包括準入、策劃、選用、合同簽訂及審批、日常管理、信用評價等要到位。加強分包結算管理,合同外結算(補償)必須簽訂補充協議,履行審批手續后方能計價。
3.加強工期管理,樹立進度成本管理理念。一是本工程項目部制定科學合理的進度計劃,及時跟進進度計劃的執行,出現偏差苗頭及時采取相應措施;二是對于勞務隊伍在施工過程中于空間、時間、交叉作業等方面干擾較大的情況,項目部協助組織好各勞務隊伍之間的協調銜接,減少施工干擾,使工程正常、有序進行;三是做好服務工作,充分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及時提供勞務隊伍工作條件;四是編制詳細的資金使用計劃,按規定時間和合同約定支付勞務費用,確保工程按進度計劃實施。施工階段控制成本,獲取效益的關鍵點應該是全力保證施工安全、施工質量和施工進度,從而為EPC總承包商帶來良好的聲譽和評價,為EPC總承包商在后續業務的承攬和長遠的發展方面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結語
根據上跨XX鐵路立交橋EPC項目成本控制過程可以看出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工程企業在項目整個實施過程中,應采用各種可行的、科學的、先進的方法,并動員各單位積極制定合理的制度,節約成本,使企業能夠領先發展,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作者單位:中鐵十八局集團第五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