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嘉興
隨著我國事業單位的不斷改革,導致《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也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與傳統的會計制度相比,新會計制度在對事業單位的會計主體、管理手段、核算方式以及會計要素方面等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并且新的會計制度還可以適應國庫集中支付制度、行政體制改革、國有資產的安全管理等,由此可見新的會計制度可以推進了我國事業單位經濟體制變革的發展。
一、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概念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是指在事業單位開展一系列活動過程中,所涉及的籌資、報銷、監督管理等有關費用的事項。其中,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包括單位預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負債管理、基金管理等方面。
二、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對財務管理的影響
由于,我國事業單位在不斷深入改革,所以傳統的會計制度以及滿足不了事業單位的需要,所以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慢慢出現,它對財務管理的影響十分巨大,主要體現在:事業單位預算資金核算方式和管理手段方面、事業單位會計主體方面以及事業單位會計報表體系方面。
(一)新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預算資金核算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影響
在我國市場化不斷深入的過程中,政府加強對事業單位的管理,因此要求事業單位在對預算資金的核算方式以及管理手段上不斷的創新,以適應新時代、新市場的需要。在傳統的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通常是分別對預算內資金和預算外資金進行核算,但是由于資金的來源方式多種多樣,所以采用傳統的核算方式容易導致事業單位會計信息的失真,最終影響資金的使用效果。而新會計制度則有效的避免了此類問題,它可以充分利用各項資金在取得和使用上的時間差,將傳統的核算方式轉變為核定收支、超支不補、定額或定向補助、結余留用的預算管理手段,這樣不僅可以確保對資金的合理使用和調度,還可以提高事業單位資金的綜合使用效益。
(二)新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會計主體的影響
在傳統的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財務的主要工作就是記賬、報賬、算賬等,但是忽視了資金的效益與其流動性,并且也沒有認識到會計的主體,進而導致事業單位沒有意識到經濟管理的重要性。而新會計制度明確了會計的主體,并加強對各項經濟活動的管理,比如:科學編制單位的財務預算、構建完善的財務管理監督制度、加強資產的管理、如實反映單位的財務狀況等。由此可見,新的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的會計內容發生了改變,更加注重對資金的流動性、效益性等方面的管理,明確事業單位的主體并可以以主體的身份參與市場競爭中去,保證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三)新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會計報表體系的影響
會計報表體系對事業單位至關重要。在傳統的會計制度下,會計報表體系主要是指基本數字和經費支出決算明細表、資金活動的情況表。而新的會計制度不僅完善了會計報表的各項目、結構及排列方式,還新增了財政補助收入支出表。除此之外,在新會計制度之下還刪除了資產負債表中的收人和支出項目,這種改變可以使事業單位會計報表體系與會計慣例更好地銜接,并且能充分考慮事業單位的實際需要,保證會計報表使用者能全方位的了解事業單位的財務情況。
三、事業單位強化財務管理的策略
(一)預算管理
首先,事業單位需要加強對預算的管理,根據財務報表制定收支預算表。第一、編制事業單位投資預算時需要注重預算資產的消耗問題,而資產有包括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第二,在對事業單位生產經營進行管理時,需要對不同的資金來源進行分離的預算編制,徹底分開財政補助資金與非財政補助資金預算編制。第三,科學使用事業單位結轉結余賬戶信息,使預算編制合理化、科學化。
(二)收入與支出
其次,事業單位需要加強對收入、支出的管理。在收入方面,需要理解分清財政補助資金與非財政補助資金的差別,在核算收入時要將同級財政補助與事業收入、上級補助收入、附屬單位上繳收入、經營收入區分開來。在支出方面,事業單位需要習慣國庫集中收支制度,創設合理的支出會計科目
(三)資產管理
最后,事業單位需要加強對資產的管理。事業單位在進行資產核算時,要嚴格按照新的會計制度執行,并且規范地對以無償捐贈、盤盈等方式獲得的資產做會計入賬。其次,在針對有相關憑證的固定資產,要依據票面金額與相關稅費等確認入賬金額;此外,無相關憑證的資產分為資產價值容易獲取與資產價值較難獲取兩個方面,針對不同的類型我們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
四、結語
綜上所述,如果想要更好地推動新會計制度在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我們必須對傳統的會計制度進行改革、創新,以適應現代市場的需要,并深入分析目前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方面的問題,尋找解決的辦法,并且加強對預算的管理、收入與支出的管理、資產管理。只有這樣才能推進我國事業單位各項工作的穩定進步。(作者單位:西安思源學院,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