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珈彤
目前正在不斷地深化本科院校教學改革,同時對于人才培養的目標也逐漸地發生改變。根據韓國語本科的教學特點以及當前社會上對于韓國語畢業生的實際需求,對于翻譯課程教學的具體現狀以及改革的前景進行了調查研究之后可以發現,目前仍然沒有充分地認識到翻譯課程在韓國語教學的過程中的真實作用,而且韓國語教學的改革已經刻不容緩,本文主要對高職韓國語課程教學的現狀進行具體分析,并且提出相應的對策。
一、韓國語專業翻譯課程教學的發展現狀
因為受到一些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韓國語專業翻譯課程教學的教學方式以及教學內容在教學體系上沒有做到創新型的突破,基本上都是以教師講解為主要部分而翻譯教材為輔助的教學體系,一般情況下,高職院校都是以這種方式進行教學。隨著當前在韓國語專業教學當中,翻譯課程教學的地位不斷提升而且之前的邊翻譯邊講解的教學方式已經逐漸轉變成交互式語言練習的教學模式,而這種交互式學習的方式不僅僅有效地提高了翻譯課程教學的針對作用,而且還能夠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與學習積極性。在現代化的教學技術以及人才市場的需求這雙重的影響作用之下,培養實踐能力之間就發展成為翻譯課程教學的主體部分。
(一)多年不變的傳統教學模式
目前,有很大一部分的高職院校的韓國語專業翻譯教學仍然采用一些比較傳統的教學模式,而且在整節課堂當中都基本上是以教學講解為主,主要是結合選定的翻譯教材,首先教師將翻譯的理論以及技巧基本上講解一下,然后再通過舉出實際的例子對該理論的實際應用做出闡述,能夠一邊翻譯一邊講解,最后在課下給學生布置一些相關的練習,但是還有的教師不給學生布置一些有針對性的專題練習題或是與教學內容的類型不同的翻譯內容。這樣就會導致整節課變得枯燥乏味而且缺乏新意,這樣不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以及學習積極性。
(二)缺乏難易程度適合高職高專大學生水平的翻譯教材
實際上教材作為基本知識的載體,而且是經過多長時間的翻譯教學研究與經驗的結合產物。根據分析可以發現,當前我們國內很大一部分的本科院校都使用的是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翻譯類教材,而高職院校一般都采用的是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的翻譯教材。在這些教材當中,有些內容過于注重理論,而真正的實用性不強,而且還沒有配備課后的練習,還有的難度偏難點,甚至還是研究生可能會用到的教材內容。在高職院校的大學生在學習韓國語的過程中可能會因為缺乏教材而導致無法真正地掌握一些翻譯技巧,所以最終的教學效果沒有得到提高。有很多的任課教師還會反映,因為所選擇的教材不適當,所以只能在講解的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自己從網絡上查找一些相關的講課資料或是通過教師自己編寫講義。
(三)任課教師的水平有待提高
對于一部分的韓國語翻譯課程教師來說,他們需要具備一定程度的雙語理解能力以及雙語互譯能力的同時,還需要適當地了解并掌握各個領域的相關專業知識與詞匯等。例如,教師給學生講解旅游類的翻譯內容的時候,需要提前了解并且掌握旅游景點介紹的知識以及關于導游詞翻譯的相關技巧和方式;如果給學生講解文學作品以及其他的影視類作品等的翻譯知識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自己能夠準確地翻譯出其中的內容。當前,絕大部分的高職院校教師都是在自己從高校畢業之后直接進入教學階段,所以他們可能不會全面地掌握與本專業相關的知識,而且還不能夠實踐翻譯經驗。
二、解決高校高專韓語翻譯教學困境的方式
(一)運用靈活的教學方式,能夠將課堂氛圍活躍起來
由于韓國語翻譯課程屬于實踐應用型,應該改變一些比較傳統的教學模式,比如只重視筆譯教學而忽略口譯訓練,應該將課程設置成筆譯加口譯的方式,能夠從一些基本的技能鍛煉開始進行學習,能夠一步一步地進行專項實踐練習。
(二)盡可能地編出適合高職院校學生翻譯課程的教材
目前在國內的圖書市場上對高職院校韓國語專業翻譯教學教材的相關內容相對的缺少,所以所有的高校教師都需要將本校的教學內容相互結合,并且需要對現有的翻譯教材進行改正或修進,需要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聯系起來。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對于大學生提出的一些問題或是從網絡上搜集到的資料內容,教師可以將其進行編排,作為課后的專項練習部分,這樣編寫出來的翻譯教學內容才能夠同時具備地域特點以及實踐性、針對性。(作者單位: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