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妮
“營改增”全面實行的情況下,對我國建筑行業在供應商選擇方面增值稅納稅籌劃展開研究。本文首先介紹在含稅報價相同的供應商中,如何才能使增值稅的進項稅額最大;然后對含稅報價不同的供應商,使用報價平衡點進行決策,計算出不同情況下的報價平衡點,從三個不同方面進行分析,并設計出配套的納稅籌劃方案,最后針對如果供應商報價中含有運輸費用的情況下,如何合理使用一票制與二票制的問題。
一、引言
2015年我國建筑行業開始稅制改革,依據國家政策將營業稅改為增值稅,此行為將嚴重影響企業的稅務管理、稅負、資金和稅制等幾個方面。這樣建筑企業將面臨著競爭激烈的環境以及較高負擔的稅負,在此挑戰與機遇并存的情況下,建筑企業可以通過抓住“營改增”政策實施的時機,在選擇供應商時考慮是否可以進行充分抵扣進項稅,從而進行合理的增值稅納稅籌劃,減輕建筑企業增值稅的稅負。
二、供應商含稅報價相同情況下
(一)選取的供應商綜合實力強、規模大、信譽好
在供應商的含稅報價和類型都相同時,如果他們開具的發票類型和稅率也都完全相同,則可以綜合考慮企業的信譽度、規模大小等情況,從中選取綜合實力強、規模大、信譽好的供應商。
(二)選取的供應商增值稅稅率較高
如果供應商的類型和含稅報價都相同時,應該優先選擇增值稅稅率高的廠家,達到降低建筑企業綜合成本的目的。現以材料供應商來舉例說明,他們的適用稅率從小到大分別為:其他個人0%、小規模納稅人3%、一般納稅人簡易征收3%、一般納稅人17%,則應該選擇17%的一般納稅人的供應商。
三、考慮運輸費用的供應商選擇
建筑企業采購合同中一般都包含增值稅率為11%的運輸費用,而在設備采購時,銷售方一般提供“一票制”和“兩票制”這兩種發票的形式。在這里重點分成以下兩種不同情況進行說明。
若與建筑企業簽訂合同的銷售商為一般納稅人,則在進行結算時應當采取“一票制”的形式。即運輸費包含在采購費中,建筑企業只要求銷售商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稅率17%)即可。如此便能夠抵17%的進項稅額,這樣對比運輸費用11%的稅率就可以多抵扣6%的進項稅額。
如果與建筑行業簽訂合同的銷售商為小規模納稅人,則在進行結算時應當采取“兩票制”的形式。即運輸費不含在采購費當中,需另行單獨結算,并由運輸企業提供稅率為11%的交通運輸業增值稅發票。
案例2:F建筑公司采購鋼材時,有身為一般納稅人的銷售商C和小規模納稅人銷售商D兩家公司進行競標,他們的報價均是2000000元,其中運輸費是100000元。
方案一:選擇供應商C,運輸費采用“兩票制”,則F 建筑企業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為:
1900000/(1+17%)*17%+100000/(1+11%)*11%=286000元。
方案二:選擇供應商C,運輸費采用“一票制”,則F建筑企業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為:
2000000/(1+17%)*17%=290600元。
方案三:選擇供應商D,運輸費采用“兩票制”,則F建筑企業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為:
1900000/(1+3%)*3%+100000/(1+11%)*11%=65200元。
方案四:選擇供應商D,運輸費采用“一票制”,則F建筑企業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為:
2000000/(1+3%)*3%=58300元。
可以看出,最好的方案就是方案二,選擇一般納稅人C供應商時,運輸費采用“一票制”,相比方案一,可以增加進項稅額290600-286000=4600元;相比D供應商,方案二比方案三可以增加進項稅額 290600-65200=225400元。
四、結語
本文是在“營改增”全面實施的情況下,采用了納稅籌劃的最基本方法,同時結合了我國建筑業自身的特性,通過給出具體的籌劃案例分析,從三個不同方面總結出供應商選擇對我國建筑業增值稅納稅的影響,從而為我國建筑企業在增值稅納稅籌劃方面開拓了思路。(作者單位:陜西財經職業技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