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紀宏
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我國企業在不斷向外邁步的同時,我國在古代“絲綢之路”的背景前提下提出了“一帶一路”戰略思想。中國旨在進一步促進世界各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和發展,以促使每個沿線國家都能互利共贏。同時,在“一帶一路”戰略建立實施的過程中,中國作為東道主,同樣也要遵循國際法的規則秩序,使世界各國都能在公平公正的基礎上發展好本國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等各個方面。
一、“一帶一路”的背景和現狀
隨著社會不斷向前發展,國家間關系日益聯系和緊密,國際間貿易往來也愈來愈頻繁。眾所周知,中國絲綢之路源于中國古代約2000多年前,是連接東西方交流和文明的重要橋梁,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古代的絲綢之路一般包括海上和陸地兩個板塊,在當初那個時代就已然促進了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快速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出訪期間首次提出了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建議,不久之后又提出了共同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思想。“一帶一路”戰略,有利于中華民族的復興和崛起,有利于進一步在國際上掌握主動權。
二、國際法與“一帶一路”之間的關系
“一帶一路”其本質就是為了使世界各國能夠像中國一樣走得更快更好,以沿線各個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進一步促進中國的繁榮和富強;也就是說“一帶一路”的初衷與國際法是一致的。中國的經濟不斷發展進步,與世界上很多國家建立了和平友好的合作伙伴關系,在保持國家間友好關系的同時,也不會干涉其他國家政治。在這樣的情況下,在其他國家的眼中一直維持著良好的形象,也進一步維護了國際的穩定。“一帶一路”與國際法的出發點幾乎一樣,可以說,促進“一帶一路”的建立和實施,其實也是為了進一步發展和完善國際法,同時,還有利于維護加強我國的國際形象,讓中國能在國際中占據一席之地,讓更多人能看到中國企業的身影。另外,在“一帶一路”戰略的基礎上簽訂的部分條款不僅作為了規范和調整各國之間合作的法律準則,而且還為國際法的完善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在這種情況下,我國與其他國家的關系也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和發展,我國的國際形象也能夠得到維護和提升。
三、“一帶一路”戰略存在的威脅與挑戰
(一)國際法體系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在國際關系日益緊密的今天,中國在不斷“走出去”的同時,也會面臨各種各樣的挑戰,“一帶一路”的提出雖然促進了大部分發展中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發展,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卻會因此感受到威脅。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迫切需要國際法體系的完善來促進“一帶一路”戰略思想更加穩定有效地實施。
(二)相關的法律制度有待完善
社會日新月異,國際局勢也在不斷變化,政府在鼓勵企業“走出去”的同時,也應當做好相應的準備以幫助和引導企業自我提升和向外發展,例如制定、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以使本國企業在“走出去”的時候避免遭受不公平的待遇。
(三)沿線國家因為歷史原因存在的問題日益暴露和凸顯
“一帶一路”雖然有利于沿線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發展,但是沿線國家都屬于發展中國家,且經濟、文化等方面相對比較落后,并且因為歷史的原因在法律制度、歷史背景、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著諸多不同。
(四)企業的品牌宣傳力度還有待提高
隨著世界各國交流日益緊密,企業也應當在注重產品質量的同時,注重自身的品牌宣傳力度,只有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再在“一帶一路”戰略的推動下讓自身的品牌使更多人知道,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走出去”。這樣一來,不僅提高了自身品牌價值,本國的國際形象也進一步提高和凸顯出來。
四、以“一帶一路”戰略帶動國際法體系的發展和完善
(一)進一步推動我國國際法體系建立
建成“一帶一路”需要沿線各個國家和人民付諸行動。在“一帶一路”的提出與實施過程中,中國應當本著不干涉其他國家政治的前提下,加強與其他國家的合作與交流。自“一帶一路”創建、實施以來,中國一直保持著“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積極與沿線國家保持了密切的聯系,不論從政治上,還是從經濟、文化等方面都有了進一步的溝通和交流。在此過程中,中國也應當在與其他國家進行國際貿易交流的同時,努力構建屬于本國的國際法體系,不斷加強和完善我國的國際法。
(二)充分吸納立法參與者,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
中國自古以來就堅持“以和為貴”的思想,在“一帶一路”的戰略問題上同樣如此,我國充分考慮到每個國家的人權和宗教或許存在著一些區別,所以在“一帶一路”的實施過程中堅持沿線哥哥國家都處于公平、公正的環境下進行。在我國,對于企業的相關制度還需要完善,以使我國企業能夠進一步走出國門,邁向全世界,并且不斷與其他國家建立密切的合作伙伴關系。另外,在企業不斷“走出去”的同時,我國對于國際法的部分機制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和解決,在此過程中,充分聽取相關部門對于該措施的意見和建議,并吸收一些高文化水平的立法人員對我國的國際法制度進行相應的改革,以進一步促進國際法的發展壯大。
(三)吸收并借鑒沿線其他國家的經驗
在“一帶一路”戰略思想的實施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情況和問題,比如說在該戰略實施過程中,企業對外投資的難度相對來說比較大,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沿線國家的法律制度、歷史背景、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二是關于該戰略下的國際地役問題,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部分沿線國家對其構想持有保留或者異議;三是“一帶一路”的國家安全問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或多或少都存在著一些因為歷史原因而日益凸顯出來的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國家安全問題也隨之凸顯出來。在國際法中規定了海洋秩序,但近幾年,某些國家頻繁對我國進行挑釁行為,鑒于此,我國應當合理運用國際法的規定,對此類行為進行堅定的回擊,即堅決維護我國的領土權。另外,不論是海外華僑還是居住在我國的公民,都應當加大對其的保護。
(四)企業應當不斷加強與其他國家的交流和合作
在21世紀的今天,經濟水平不斷發展,只是傳統的在本國內與其他企業進行合作已經不符合當今形勢,對于本國企業來說需要做的就是不斷加強自身的產品質量,不定期的進行品牌宣傳,以維護和提高自身的品牌形象,以促使自己能夠在短期內“走出去”。當然,中國有關部門也應當對相關制度進行完善和修改,進一步促進本國企業能夠在競爭激烈的今天不斷走出國門,進一步提升本國的國際形象。
(五)在促進本國經濟發展的同時,還要尊重他國主權
“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都是發展中國家,難免會存在著因為歷史的原因殘留下來的問題。雖然要使部分國家得到長足的發展比較困難,但是我國提出“一帶一路”的戰略思想也是在不斷讓各國都能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中國作為東道主,不僅要注意維護和提升本國的國際形象,既然已經提出了“一帶一路”的戰略思想,那么各國就儼然成為一個共同體,大家都應該互相交流合作,在充分尊重法治理念的基礎上,達到合作共贏的目的。并且對于當今局勢可能存在的問題和沖突,各國也應當共同解決。
五、結語
總而言之,“一帶一路”戰略思想和國際法的理念互為促進,互為補充。當前,各國的經濟水平不斷提高,國際局勢日益激烈,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提出的“一帶一路”的戰略思想可以說是較為進步和成功的。但是在此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我國也應當在遵循國際法規則秩序的情況下,在尊重其他國家歷史文化傳統的基礎上,在不干涉其他國家主權的前提下,積極與其他國家建立友好的合作伙伴關系,以進一步引導本國企業“走出去”,進一步提升本國的國際形象,使本國經濟向著更快更好更穩定的方向發展。(作者單位:沈陽工業大學,文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