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諾
《國際金融》課程作為經濟與貿易專業的重點課程之一,同時又是一門實踐案例與理論相結合的課程,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之中,教師需要重點關注學生對課程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應用,讓學生能夠綜合應用《國際金融》之中的知識。本文將針對《國際金融》的教學,探究如何使用案例教學的方法進行實際的課堂教學。
在《國際金融》的教學之中,本人對這一門課程的教學感受頗多,《國際金融》這一課程不僅涵蓋了許多重點金融知識,而且其中在課堂上對知識的理解與案例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學生通過這一門課程需要在理論與實踐交流之中完善自身的學習,對這一課程的知識內容深度理解與掌握。
一、《國際金融》課程內容概述
《國際金融》課程是金融專業學生所學的主要課程之一,該課程所涉及的知識面較廣,內容繁多,且對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考察較強。在學習內容上,《國際金融》可曾主要以開放經濟為前提,研究國際間貨幣資金周轉與運動的規律,隨著全球貿易以及經濟全球化的增強,《國際金融》這一課程在金融與財經專業占據的地位日益顯著。學生通過《國際金融》的學習,需要提高自身對開放經濟的認知,更新其已有的認知體系,形成對外匯與匯率、國際收支、國際儲備、國際貨幣體系等的理論理解,能夠對國際投融資等有一定的風險把控,從理論方面分析現代經濟問題,理論與實際聯系,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成為具有實用型、思考型、創新型的人才。
二、《國際金融》課程案例教學法實踐措施
(一) 積極準備相應教學案例
在《國際金融》的相關課程講解之中,不同的內容教師往往會有不同的講解方法,“互動式教學”、“案例教學”、“多媒體展示”、“實踐實驗教學”等方式是常見的教學方法,由于《國際金融》課程具有一定的實踐性,因此在《國際金融》的實際 教學之中,教師要為學生舉出一定的案例進行分析,讓學生結合案例進行理論的學習。在課程之前,教師應當準備好課程需要給出的案例,盡量多選取一些案例進行對比,然后在眾多案例之中選出有代表性的最佳案例進行課堂使用。
在關于《國際金融》各國貨幣的講解之中,教師讓學生學習每一國家的貨幣政策之后,可以舉出一些沒有提及到的國家進行分析,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回答,“阿根廷貨幣局制度的內容,學生需要結合貨幣相關的理論知識,結合阿根廷貨幣局制度的影響與意義,根據不同時期的影響進行不同的分析。教師在準備好案例之后,需要對案例分析的答案進行準備,避免在課堂上分析導致知識點遺漏或者分析不全面的現象出現,充分的準備能夠幫助教師在案例教學方法之中游刃有余,提高《國際金融》課堂的教學質量。
(二)組織課堂內部交流討論
案例分析的方法不僅是要幫助教師提升課堂的教學質量,讓學生能夠理解教師所講解的內容,另一方面,案例教學法更是要通過案例與理論結合的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課堂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積極交流與討論,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實際的課堂之中來,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暢所欲言,將自身的想法闡述出來。在《國際金融》的實際課堂開展之中,教師要將案例法教學深入到課堂內部,遍布教室之中的每一位同學,這樣才不會出現一節課上只有幾位學生與教師交流的情況。
教師要想提高學生對案例分析的積極性,將自身的想法與大家分享,就需要從案例本身入手,展示一些能夠讓學生產生共鳴、有很多話想說的案例。例如,教師可以舉出以下的案例讓學生討論,“教師給出學生2017年A股加入MSCI影響,參考所給圖中韓國與臺灣的影響數據,基于新方案的預算的國際經驗比較,假設學生為投資者,請問要如何把握納入MSCI的投資機會?”這一案例之中讓學生帶入角色,讓學生發揮自身所學,給出合理的理由進行問題的回答,學生的積極性也相對提高,而且每位學生都有自身獨特的想法。
(三)科學開展評價分析環節
小組交流與討論是一個集合學生想法的過程,在學生們各抒己見之后,教師要對學生的闡述進行總結與分析,幫助學生梳理清楚問題分析的思路。總結是案例分析的最后一個也是關鍵環節,在實際的教學之中,教師應當對問題案例、理論知識、分析方法、分析結果等進行總結,認真評價每一位學生講解之中的優點與不足,重點對學生的思路進行評價,這課時讓整個課堂案例分析更具有意義。
三、結語
案例教學方法在《國際金融》課堂之中的使用,不僅可以讓課堂氛圍活躍,學生積極參與,更是可以將課程的理論與實際結合,讓學生獨立思考,善于分析,在課堂學習之中培養自身的問題解決能力。(作者單位:上海外國語大學,賢達經濟人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