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日新
全面推進ERP系統應用是中國郵政實現企業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文針對目前郵政ERP系統下的總賬、應收、應付、資產、內往等模塊在會計核算中的應用情況,剖析ERP系統在會計核算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希望可以為ERP系統應用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郵政是社會公用型企業,“點多、線長、面廣”是郵政生產作業的主要特點。目前中國郵政已成為集實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于一體現代服務企業和社會公共服務的重要提供者,傳統管理模式已難以適應現代化郵政快速發展需要。郵政借力ERP系統,實現業務流程與財務流程的有效銜接,自動關聯業務操作和會計核算,確保業財數據的一致性,提升了會計信息質量。本文主要針對郵政在ERP系統會計核算應用方面進行探究。
一、郵政集團對于ERP系統在會計核算中的應用
中國郵政按照精益化管理要求積極推進ERP項目建設,依托財務應用模塊,實現了業財一體化驅動的財務核算,推動前端業務及系統的改進和完善;通過報銷報賬系統,實現采購結算環節的業務財務一體化和集中化管理;通過業財集成,實現數據“一次錄入,全程共享”,控制對業務數據源人工處理,確保業財數據一致性;在ERP系統中按專業、按客戶、按網點集成用戶欠費信息;建立“編碼及核算規則統一,兼顧滿足集中、分散管理需求”的會計科目體系,規范科目核算內容及核算方法,從而顯著提升了會計信息的規范準確程度,并有利于集團報表合并與其他財務分析;建立以集中核算平臺為核心的核算系統,有效提升了整體的核算工作效率和質量;建立有效的監控機制,實現按管理層級對下屬單位核算業務的可視透明。
二、ERP系統在會計核算應用中的問題
(一)管理思維相對滯后
ERP會計模塊與業務模塊緊密相連,業務的規范程度直接影響到財務數據質量。作業流程環環相扣、密不可分,員工要有全局觀念,明確ERP管理鏈條中的角色定位。因慣性使然,員工管理理念還存在不嚴謹、不適應的地方,ERP對企業管理帶來思維上全新的挑戰。
(二)模塊功能應用不充分
因受管理現狀的限制,部分模塊復雜化的流程設計與實際生產中高效管理的工作要求不一致。ERP嚴格的控制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生產管理的效率。同時,內部控制機制的不健全,造成生產作業環境與精細化的系統流程設計不相貼合,使操作人員不愿耗費更多精力去迎合系統化的程序管理,而采取隨意性的工作模式代替,造成管理失效。
(三)報賬審核效率不高
因內部單位可根據內控需要制訂報賬標準和具體要求,報賬標準多樣化,附件內容不統一。實行自動派單后,審核人員對每張發票、附件及費用都要一一核實。面對大量的報賬單,僅靠人工審核,不僅效率低,而且差錯多,加上審核人員專業素質參差不齊,加大了審核難度。
三、ERP系統在會計核算應用中的解決策略
(一)適應ERP管理思維
首先,應對ERP系統的理論、實施和運行管理的方法做好全面的培訓學習,調動企業的資源結合自身的需求,深入研究。其次,為使系統更加穩定的運行,順利完成會計核算工作,應組建ERP內控監管部門,管控各分公司的管理權限制度及規范使用規則,加強各部門協作配合,檢測系統漏洞,提高信息防范措施。
(二)持續推進素質培訓
首先,定期輔導、在線答疑積極引導業務人員學習專業知識,在掌握財務專業知識的同時了解ERP系統的操作及運行的規則,熟練運用各模塊之間的推送關系。其次,引進高端財務管理人員,順利的應用ERP的系統。最后,增加績效考核的機制,采取競爭上崗的激勵手段,改變傳統會計核算管理工作理念,提高工作人員的整體職業素質。
(三)加強系統技術應用
第一,盡可能地實施系統的技術支持工作,擴展服務系統,并對軟件體系統進行優化。第二,對高重復性的報賬審核等事項,可開發財務機器人替代手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第三,確保數據質量,做好機構層級、映射關系等基礎數據的準確收集和日常維護工作。
四、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促使ERP系統和會計核算進行充分融合,針對目前郵政企業在應用ERP系統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本文提出適應ERP管理思維、加強人員素質培訓、引進財務機器人等在會計核算中應用ERP系統的改進建議,不斷提升財務信息化管理手段,更好地支撐和服務于中國郵政深化改革和經營發展。(作者單位: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浙江省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