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新常態”是近幾年來出現十分頻繁的一個詞。“新常態”是一個籠統的說法,在我國,新常態表現在經濟、民生、公共事業等各個方面。公共事業作為與人們生活和發展息息相關的一部分一直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本文結合當前公共事業發展的現狀,提出新常態背景下公共管理的所暴露出來的問題,進而針對具體問題提出相關的解決措施。
一、新常態背景下公共管理所存在的問題
(一)治理水平較低
社會在不斷的發展和進步,在新常態背景下,我國公共管理的水平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治理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為公共管理人才儲備的不足,提高公共管理水平的首要任務是要提高對公共管理人才的重視程度,加快培養全面發展的管理人才,以解決公共管理水平低下的困境。
(二)對公共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
公共事業的發展是國家和社會進步的重要體現。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公共事業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人們對于公共管理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然而,從總體來看,公共事業的發展速度不能滿足人們對公共管理水平的要求。除此之外,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公共管理提供了發展契機與挑戰。現如今,信息技術已經走進各行各業,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提出了新的挑戰。微信、微博等公眾平臺的快速發展一方面加強了對公共管理的監督力度,另一方面也要求加快公共管理的技術建設。
(三)個體缺乏自覺性
公共事業的發展與公共管理的進步需要每個個體的參與。公共事業是與每個個體生存和發展息息相關的。個體只有從思想上認識到自己是公共事業發展的主體,才能從行動上規范自身的行為,為公共管理事業的進步貢獻一份力量。現階段,隨著我國總體教育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思想境界普遍得到提升,但是仍然有少數個體沒有意識到規范自身行為的重要性。少數不良事件的發生經過大眾傳媒之后會帶來大范圍的不良影響,降低了公共事業的發展速度,嚴重影響公共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技術能力有限
技術能力有限主要包括兩個方面。首先是管理技術有限。雖然公共事業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但是公共管理的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總體來看,公共管理過程中對于人才的運用仍然有限。人才在各個行業都屬于稀缺性資源,人才不僅可以給組織帶來新的思想和活力,而且能有效提升組織的運營效率。充分認識到人才的重要性能夠加快人才引進步伐、加快人才培養平臺建設。技術有限的另一表現是指硬件技術有限。公共管理不是僅靠人力資源就能完成的。信息時代的到來要求公共管理應該加強信息技術建設,加強信息管理。
二、新常態背景下提高公共管理水平的措施
(一)創新管理手段
創新管理手段是新常態背景下提高公共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時代在發展,無論是企業管理還是公共事業管理手段都應該與時俱進、與時代接軌。隨著歷史潮流的推進,傳統的管理模式不再適合目前的實際情況。在這種環境下,加快管理手段創新進度,不僅僅是適應當前實際情況的管理需要,更重要的是體現了一個國家的發展水平。
(二)提高服務意識
公共事業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提高服務意識是要求公共事業管理者將為人們服務放在第一位,重視人們的需求,充分發揮公共事業的公共屬性。正是由于公共事業的公共屬性,因此公共事業的管理主體的政府,政府通過設置一系列組織結構和相關的只能部門來實現對公共事業的管理,并保證公共事業的正常、高效運行。要想在新常態背景下提高政府公共管理水平,首先要從思想上認識到公共事業的本質和宗旨是為人民服務。其次,政府要深化組織改革、加快管理人員思想意識的轉變,切實提高服務水平。公共管理的主體的管理人員,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就要加強對管理人員思想和管理能力的培養。政府可以通過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培訓和教育等方式來提高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
(三)提高文化軟實力
文化軟實力適合經濟發展硬實力相對應的。提高文化軟實力就是要求在加快經濟建設的同時不能忽略精神建設。提高文化軟實力的手段主要包括加強教育水平,通過教育來改變個體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提高個體素質。除此之外,提高文化軟實力是實現各個管理水平提升的有效手段。文化是滲透到個體精神層面的,文化時時刻刻都在影響人的行為方式。個體的綜合素質提高了,公共管理的難度就會相應的降低,有助于公共事業管理水平保持長期穩定的狀態。
三、結語
公共事業與每個個體的生存發展都有著緊密的聯系,提升公共管理水平不僅僅是提高人民幸福感的重要途徑,也是提高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手段。現階段,我國公共管理面臨著治理水平低、技術能力有限、個體自覺性較低等困境。在此情況下,政府要提升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創新管理手段、提高文化軟實力等手段來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切實發揮公共事業的公共屬性,做到公共事業服務于人民。(作者單位:天津師范大學,天津市靜海區人民政府政務服務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