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偉 編輯/白琳
近年來,ESG(Environment,Social and Governance,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簡稱ESG)投資理念逐漸被主流投資者接受,成為國際社會衡量經濟主體可持續發展性的主要參考。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鼓勵更多資金進入環保領域、綠色領域和可持續發展領域。十九大報告也將綠色經濟和可持續發展列為國家發展戰略。與此同時,證監會于2018年修訂的《上市公司治理準則》中增加了環境保護與社會責任的內容,中國證券投資基金協會也在《中國上市公司ESG評價體系研究報告》和《綠色投資指引(試行)》中為上市公司ESG建設構建了框架體系。
2020年1月3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關于推動銀行業和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建立健全環境與社會風險管理體系,將環境、社會、治理要求納入授信全流程,強化環境、社會、治理的信息披露和與利益相關者的交流互動。這意味著,在生態文明和綠色發展成為國家發展戰略,全社會都在努力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的背景之下,我國金融業對ESG的重視程度全面提升。
受到國際環境和國內政策的積極推動,國內有關ESG投資理念的發展應用方興未艾。目前部分高校和相關機構正在努力推動ESG投資理念在國內的發展應用。如中央財經大學與中證公司已合作構建了“中證-中財滬深100ESG領先指數”,中證公司還發布了“中證華夏銀行ESG指數”和“中證ESG120策略指數”等。從機構應用ESG投資理念的實踐來看,目前國內以基金業和銀行理財為代表。
基金方面,ESG投資理念在我國基金業的發展應用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未完整納入ESG投資理念的“泛ESG基金”,另一類是投資策略完整包含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理念的“ESG基金”。目前市場上以泛ESG基金為主,ESG基金的規模和數量則十分有限。
公開數據顯示,我國泛ESG基金數量從2013年的12只增至2020年的73只,擴容超過5倍;基金總份額從139億份增至601億份,環比增長58.16%(見圖1)。而相較于泛ESG基金,ESG基金的發展相對緩慢,目前指數型ESG基金數量僅有4只,規模合計15億元;主動管理型ESG基金共8只,規模合計136億元。
理財方面,2018年4月出臺的《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簡稱“資管新規”),使得銀行理財業務可以與其他資管機構同臺“競技”,但銀行在理財產品凈值化轉型中的投研短板也暴露出來。在此背景下,將ESG投資理念嫁接進銀行的投研體系框架,有助于銀行理財核心競爭力的建設。一方面,ESG投資理念能夠有效反映銀行理財投資主體的經營業績以及管理水平,幫助銀行理財實現風險規避與價值發現的雙重目標;另一方面,銀行積極開發ESG主題理財產品,有助于實現銀行理財的差異化發展,進而對銀行的業績提升和品牌形象塑造產生積極影響。
截至2020年8月末,已有華夏銀行一家銀行和農銀理財、中銀理財、建信理財三家銀行理財子公司推出存續ESG主題理財產品29款,其中,華夏銀行20款、農銀理財7款、中銀理財1款、建銀理財1款。此外,興銀理財、光大理財等也擬發售ESG主題理財產品。
與傳統投資通常采用財務狀況、盈利水平、估值水平等指標衡量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不同,ESG投資主要關注企業發展中產生的外部性問題(環境外部性、社會外部性及公司治理的公共性問題),以此考量企業發展的可持續性及道德影響,并據此預判企業未來的績效。ESG的投資流程大體如下:相關組織及專業機構發布ESG披露準則-上市公司披露ESG信息-ESG評級機構進行ESG評級及指數發布-投資機構制定ESG投資策略。
根據普益標準的數據,截至2020年8月末,華夏銀行共發行ESG主題產品20款,是發行ESG主題產品最多的銀行機構。其中,固收類產品11款,混合類產品9款,累計募集金額超過100億元。華夏銀行ESG理財產品主要包括三大系列,第一個系列以環保為主題,偏重于綠色清潔能源;第二個系列以社會責任為主題,主要關注民生方面,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第三個系列是根據華夏銀行評價體系的評估結果,將資金投向ESG評分更高、表現更好的混合類資產。目前ESG產品涵蓋了公募、私募,固收、固收+,混合偏股、混合偏債等類型產品。
從圖2顯示的銀行ESG理財產品累計凈值走勢可以看出,ESG理財產品凈值走勢較為穩健。相較普通理財產品,銀行ESG理財產品有以下特點。

圖2 華夏銀行、農銀理財和中銀理財ESG產品累計凈值走勢
第一,平均業績比較基準較高,收益也較高,且超過業績比較基準的收益更多歸客戶所有,銀行讓利幅度較大(見附表)。銀行將環境、社會和企業治理等因素納入對企業評估,使得企業評估變得更全面立體,也讓采用ESG投資理念的理財產品獲得了更高的投資回報率。從目前存續的銀行ESG理財產品的收益來看,產品平均業績比較基準在同期其他類型凈值型產品中表現優異。比如華夏銀行相同付息周期的ESG主題產品平均業績比較基準顯著高于其他銀行ESG主題理財產品,且針對超過業績比較基準的超額收益部分,華夏銀行也選擇了與投資者共同分享,將超額收益的50%歸客戶所有,相對其他銀行的ESG產品,讓利幅度更大。
第二,通過拉長付息周期,熨平產品凈值波動,力爭為投資者創造長期的穩健收益。目前存續的ESG主題產品中,無論是封閉式還是開放式產品,付息周期普遍長于1年。這一方面是為了滿足監管導向和爭取估值紅利——資管新規要求“封閉式資產管理產品期限不得低于90天”,也緣于監管允許封閉期在半年以上的定期開放式產品,在過渡期內采用攤余成本法估值;另一方面,不同于銀行過去發售的預期收益型產品,作為一種新的產品形態,凈值型產品的凈值會反映底層資產收益的波動,銀行會更加注重通過強化投資者長期持有,來熨平市場短期波動,使客戶分享長期穩健收益。此外,該類產品付息周期普遍較長,一方面是想通過設置較長封閉期來防止產品短期凈值波動對產品收益的不利影響,另一方面,也希望通過設置較長的付息周期來鼓勵投資者長期持有產品,以平滑產品波動,獲得穩定回報。

華夏銀行、農銀理財、中銀理財和建信理財ESG產品收益情況
第三,風險較低,適合絕大多數投資者購買。相較于普通非ESG理財產品,ESG理財產品精選投資標的——從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層面對投資標的進行打分,篩選出符合標準且具有競爭力的投資標的,并結合企業財務指標進行多維度評價,形成投資策略,以爭取獲得超額收益,也使底層資產的風險能夠得到有效防控。反映在產品層面,目前存續的ESG產品中,風險等級為二級(中低風險)的產品占比達62.07%,其中絕大多數為華夏銀行ESG理財產品(風險等級為二級的產品中,華夏銀行產品占比達61.11%),穩健型、平衡型、成長型和進取型投資者均可購買。而在三級風險等級產品中,華夏銀行的產品也居于主導。整體來看,相較于其他機構發售的ESG理財產品,華夏銀行ESG產品涵蓋了二級、三級風險等級的產品,且產品數量較多,可以滿足絕大多數銀行理財客戶的資產配置需求。
此外,理財新規允許銀行公募理財產品投資起點降至1萬元,銀行理財子公司不設置投資門檻,使得ESG產品面對的投資人群有所擴大。比如華夏銀行發行的20款ESG主題理財產品都面向個人投資者,產品投資門檻主要為1萬元。投資門檻的下沉,有助于更多的個人投資者了解、選購ESG產品。
總的來說,ESG投資理念既能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也能在有效防控產品投資風險的同時實現產品投資收益的提升。在國內經濟持續轉型升級、資管行業回歸本源的背景下,銀行理財引入ESG投資理念,將有助于銀行與理財子公司的差異化發展,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治理效益的有機統一。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機構加入踐行ESG投資理念的大軍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