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推行中小學校長職級制
北京市教委日前表示:2019年底前,北京已完成首批中小學校長職級評審和認定工作。校長職級設置特級、高級、中級、初級四級,其中高級、中級分別設置一、二、三等。特級、高級、中級、初級校長結構比例控制為0.5:4:4.5:1。此次中小學校長職級申報及評審,對相應申請者的學歷、職務、工作量等均提出明確要求。申報者應具有一級及以上教師專業技術職務。申報高級及以上校長職級的,須具有高級及以上教師專業技術職務,其中書記須具有一級及以上教師專業技術職務。在教育教學管理工作量方面,中小學校長每學期聽課不少于40節,幼兒園園長每周進班不少于一天。
河南:職業院校不再從應屆畢業生中招聘教師
2019年12月4日,河南省政府印發《河南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從2020年起,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相關專業教師原則上從具有3年以上企業工作經歷并具有高等職業以上學歷的人員中公開招聘,對特殊高技能人才可適當放寬學歷要求,基本不再從應屆畢業生中招聘。完善具有職業教育特點的職業院校教師職稱評審標準,由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向重教育教學能力、重人才培養質量、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轉變。
湖南:已建成的小區配套園應移交當地政府
湖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加快推進湖南教育現代化實施方案(2019-2022年)》。方案提出,各地應按照相關規定配套建設幼兒園,確保配套幼兒園與首期建設的居民住宅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已建成的小區配套園應移交當地政府,由當地政府統籌安排,公辦資源不足的地區,優先辦成公辦園,或者委托辦成普惠性民辦園,不得辦成營利性幼兒園,已挪作他用的要采取措施予以收回。小區配套幼兒園存在緩建、縮建、停建、不建和建而不移交等問題的,在整改到位之前,住房城鄉建設部門不得辦理竣工驗收手續。
遼寧:正高職稱向體音美勞教師傾斜
遼寧省教育廳會同省人社廳印發《關于做好2019年全省中小學正高級教師職稱評聘有關工作的通知》強調:堅持“五育并舉”原則,中小學正高級職稱評審要向體音美勞學科教師傾斜,并可進行單獨評審。通過發揮職稱評審工作的導向作用,改變過去體音美勞學科教師在學校受重視程度不夠,評職稱較難的狀況,加強崗位吸引力,引導優秀教師長期從教、終身從教。從現在起,遼寧省中小學正高級職稱評審將向體音美勞學科教師傾斜,一批體音美勞學科教師將和其他學科一樣,成為教學名師、學科帶頭人。
海南:送教上門建立“一人一案”
海南省教育廳日前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義務教育階段重度殘疾適齡兒童少年送教上門有關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送教上門服務對象為在當地殘聯、扶貧部門登記的,確實不能到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和特殊教育學校(班)接受教育的,有一定學習能力且年齡在6至15周歲的重度殘疾兒童少年。送教上門服務須在家長認可和配合的基礎上建立“一人一案”,開展相應教育、醫療康復和社區服務等工作,費用由生均公用經費保障,不向服務對象收取任何費用。承擔送教任務的學校根據服務對象情況,可靈活選擇到服務對象家庭實施“一對一”服務,遠程視頻教學,到服務對象所在的福利院、康復機構開展服務或家長到送教點陪學等多種送教方式。
浙江:細化未成年人犯罪信息管理
日前,浙江省檢察院聯合浙江省委宣傳部、共青團浙江省委等12家單位,共同出臺《浙江省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實施辦法》,細化完善刑訴法規定的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其中規定,對于犯罪記錄被封存的未成年人,公安機關應當出具無犯罪記錄書面證明,教育、民政等相關部門也不得將有關法律文書歸入學生檔案、勞動人事檔案。據悉,該省早在2014年就出臺了試行辦法,僅2016年以來,全省檢察機關通過及時封存未成年人犯罪記錄,使得145名涉罪未成年人順利考上了大學。
江西南昌:學校不得讓家長代為評改作業
江西省南昌市教育局近日發布的《關于進一步規范南昌市普通中小學校辦學行為的若干規定》提出,教師要精選作業內容,提高作業質量。不布置機械性、重復性、懲罰性家庭作業。不得給家長布置作業或讓家長代為評改作業。南昌市還要求學校規范作息時間,合理確定學生上午第一節課時間,積極開展課后服務,合理確定學生離校時間。此外,南昌市還要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嚴禁強制或變相強制學生購買使用非規定目錄內的教學用書、教輔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