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方興
愛國主義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2019年3月29日,《中國教育報》刊登的文章《切實提升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針對性》指出:在愛國主義教育中,要注重隱性滲透,使青少年在歷史的浸潤和文化的熏陶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愛國主義教育。下面將針對愛國主義在歷史課堂教學創新中的滲透進行探討。
愛國主義與歷史教學密不可分
在初中歷史課堂教學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是對青少年實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途徑。愛國主義教育和歷史教學總是密不可分,提升青少年愛國主義思想,就要引領青少年樹立起正確的文化觀、國家觀、民族觀和歷史觀,強化青少年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教育青少年立足民族,面向世界。同時,歷史教學的目標是通過對歷史的學習,讓青少年了解祖國,了解世界,弘揚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繼承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立足時代,展望未來。因此,愛國主義教育與歷史教學總是密不可分,通過歷史教學的創新,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是當前歷史教學的目標。
創新教學,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教育要激發青少年內在需求,培養青少年的愛國意識,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實現社會協同教學;要結合青少年的群體特征,注重隱性滲透,使青少年潛移默化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優秀歷史影視實現創新和滲透 優秀歷史影視,往往帶有較濃厚的社會背景,世界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變化,都能夠在影視作品中找到影子。通過對歷史影視的鑒賞,引出影視所反映的歷史文化背景,能夠調動初中生對歷史事件的興趣,促進學生對歷史的探究。例如,在講述蘇教版《世界反法西斯勝利》這節課時,教師可以將抗日戰爭影片在課堂上摘錄播放,通過優秀的歷史影視讓學生了解我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經歷的磨難。中國的抗日戰爭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就已經爆發,并貫穿整個二戰。日本在經過明治維新后實現了工業的繁榮,而中國卻在清末經歷了帝國列強的掠奪,工業和經濟發展遲緩。1929年,日本國內經濟危機爆發,為了能夠轉移日本國內的注意力,實施了蓄謀已久的侵華政策。1939年二戰爆發,德國、日本、意大利組成了法西斯軸心國,展開了世界規模的戰爭;美國、蘇聯、英國和中國等反法西斯國家與軸心國展開著艱苦卓絕的斗爭,最終贏得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勝利。抗日戰爭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
通過抗戰影片的鑒賞,可以讓初中生了解《世界反法西斯勝利》這一課的歷史背景,了解中國人民經歷過的苦難,從而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新成果展示實現創新和滲透 隨著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我國在科學技術上不斷實現創新和發展。2013年夏天,執行我國第五次載人航天任務的“神舟十號”飛船,實現了中國首次太空授課;量子計算機的研發,標志著我國在數據處理上的巨大進步;在農業方面,袁隆平的雜交水稻解決了我國13億人口的糧食問題等。這些科技上的成就,無不震驚世界,給我國百姓帶來生活水平的巨大提高。教師可以收集一些與現代科技相關的音像資料,利用多媒體在歷史課堂上展示,引出《科學技術的成就》一課,鼓勵學生討論現代科技對日常生活的影響,以及展望我國技術發展的未來,使學生們為我國科技的進步感到驕傲,樹立起自信心,好好學習,將來為我國科學技術再添輝煌,以此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
社會人士交流實現創新和滲透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標志著黨和國家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開始了改革開放。《偉大的歷史轉折》一課,就是反映這樣的歷史背景的歷史教學內容。在組織課程時,教師可以聘請退休企業領導干部對改革開放前的歷史進行回憶,講述在“文革”時期及以前中國經濟發展狀態和改革開放后我國在經濟建設中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加深學生對本節課知識內容的理解。
同時,也可以引導青少年在家聽爺爺奶奶回憶過去的生活,并結合現代幸福生活來理解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歷史意義。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初中生對我國經濟發展過程的了解,而且能夠使學生更加熱愛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提升愛國主義情感。
傳統文化教學實現創新和滲透 我國擁有上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這些傳統文化都是歷史瑰寶。例如,在教學《百家爭鳴局面》一課時,教師可以結合同學們在日常學習中的課文,引導學生列舉,了解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文化繁榮,進一步加深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理解。當時先后出現了諸子百家,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等代表人物,在思想上、政治上和文化上給后人留下了寶貴的財富。通過對本節課知識內容的學習,可以讓學生們加深對傳統文化的深刻理解,使學生產生對我國傳統文化的濃厚感情,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讓學生真正成為一個合格的接班人。
結束語
愛國主義教育是我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搞好對初中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有助于培養青少年歷史責任感,使其成為祖國統一和社會穩定的有生力量。通過創新教學方式,滲透愛國主義思想也是當前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華林,段華梅,于雯青.基于愛國主義教育的南僑機工檔案文獻遺產展覽創新研究[J].云南檔案,2019(1):58-60.
[2]馮麗.發揮文化陣地優勢 創新愛國主義教育——以阿克蘇地區博物館為例[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8(3):162-164.
(作者單位:江蘇省沭陽如東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