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黨校是我國黨員干部學習與進修的基地,黨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升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素養,引領其始終保持黨性,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抵制不良誘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本文探究了新形勢下黨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創新黨校思想政治教學的相關對策,以期能夠提升黨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關鍵詞:黨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對策
黨校在提升黨員干部思想政治素養以及強化黨建工作等方面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借助黨校對黨員干部的教育培訓活動,大大提高了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素養與水平,從根本上助推了黨的執政能力提升。在當前形勢下,各方面的誘惑與變革正不斷沖擊著黨員干部,因此,就更迫切需要加強黨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領廣大黨員始終保持黨性,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抵制不良誘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
一、新時期黨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法單一
自從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便在一次次不懈努力和探索中沉淀與積累了深厚的內涵與黨的理論知識,這部分包含的內容比較多,信息量大,同時理論性也最強。因此,借助黨校思想政治教學的平臺,能夠充分地將黨的理論知識傳播給每一位黨員干部,讓其明確黨的歷史以及黨的宗旨任務,從而引導黨員干部在日常的工作中提高黨性修養,樹立高度的責任意識,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但是在當前新的形勢下,各級黨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訓中,部分教師的教學內容仍然比較陳舊,沒有與時俱進,所使用的教學方法也很單一化,尤其是在教學環節中,枯燥的理論講解和灌輸仍為主導,課堂表現形式有限。部分黨校在教學中,教師沒有能夠借助現代化技術手段或者結合豐富的實踐活動提升學員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掌握和實踐轉化應用能力。這些問題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黨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發揮。
(二)黨員學習的主動性不強
應該說黨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對提升黨員的黨性修養,促進黨建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仍然有部分黨員干部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不夠清晰,學習的主動性不強,使得黨校思想政治教育難以發揮最優效果。現實中,一些黨員干部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部分黨校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宣傳工作不到位,監督與管理的力度也不強,導致學員在學習的過程中,出現了懈怠懶散的學習狀態。
(三)課程設置不合理
首先,當前很多黨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在教學專題的更新與完善方面重視不足,思想政治學科的建設不全面,難以滿足信息化社會的新需求。同時,不同地區黨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教學內容差異比較大,缺乏統一的規劃和指導。基層黨校思想政治教育培訓中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其次,黨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黨的理論知識、黨性修養教育應該是教學的重點內容。有些黨校在教學中對黨的理論教育培訓存在不同程度的弱化,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培訓真正效果的發揮和培訓目的的實現。再次,部分黨校的思想政治教學培訓針對性不強,培訓工作缺乏實地調研,對基層黨員的實際情況不了解、不清楚,教學內容也缺少對黨員工作的指導性。
二、創新黨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對策
(一)轉變教學思路,豐富教學方式
在新的形勢下,黨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要與時俱進,創新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要積極轉變教學思路,利用好現代化的技術手段,提高黨校教學質量,增強學員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思想政治教育培訓中,授課教師一定要與時俱進,將社會的熱點以及時事政治等內容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例如,可以把國際經濟以及政治形勢等問題做成研討式課題,引導黨員正確看待國際國內形勢,對國際國內形勢有科學全面的分析和判斷,樹立高度的思想政治意識,進而指導自己日常的實踐工作。在豐富教學方式方法上,要積極創新。例如教師可以將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制作成微課形式,這樣可以突破傳統課堂在時間以及空間上的限制,讓黨員能夠實現隨時隨地學習。同時可以使用多媒體或者遠程教育等形式,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轉變為形象化的圖片或者視頻形式,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和感染力。另外,學員在黨校參加培訓的過程中,可以由黨校為學員搭建學員論壇,讓學員將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提交到論壇上,然后借助討論、交流等形式,幫助其進行解決,類似的形式還有很多。不斷創新教育教學形式,能夠充分的調動黨員干部學習的積極性,轉變了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使得黨校教學更加靈活化與多樣化。
(二)強化黨員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
新的歷史時期,黨員干部面臨著比過去更多更大的環境誘惑和挑戰,如果自身思想政治素養不高,學習目標不明確,就很容易發生理想信念動搖、價值觀扭曲,進而誤入歧途、犯下錯誤。因此,黨校一定要充分發揮好在幫助黨員干部提高政治素養、堅定理想信念方面的教育培訓主陣地作用。一方面,黨校要加大宣傳力度,增強學員對思想政治教育學習的重視程度。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除了培訓黨員學習黨的基礎理論、堅決貫徹黨中央的精神外,還要大力增強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意義的宣傳,要切實讓學員將思想政治學習重視起來,積極投入到思想政治學習中去。另一方面,黨校要重視對學員學習的監督與管理工作,通過制度化的方式激勵、調動黨員干部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可以參照國家關于干部培訓教育的培訓大綱和規劃,結合各地、各級干部的實際情況、教育背景以及工作崗位的不同,為學員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和考勤制度,完善好學員的學習監督和管理機制,督促學員認真完成培訓任務和目標。
(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黨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升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素養,形成優良的工作作風以及行為習慣,在工作中始終保持黨性,始終站在人民的立場上,將國家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這樣才是真正發揮了黨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功能。過去的黨校教學中,教育培訓往往偏重于理論化,教學與實踐的結合度不夠,存在理論與實踐脫節或者說是理論和實踐“兩張皮”的情況。因為缺乏實踐性,導致學員很難將在黨校培訓的學習所得學以致用,進行有效轉化。這些情況嚴重影響了黨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實現。在新的歷史時期,黨校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切實提升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素養。具體而言,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可以增加一些實踐性的學習環節,采用多種實踐形式來增強思政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例如,教師在課堂理論的講解之外,可以組織學員進行互動式討論,引導學員分析某一理論在實踐中的具體表現和實際情況。這種分析討論應該是學員將相關理論融入其中的研討,這樣的研討更具有實踐性,相比教師的單純理論講解,前者對于學員的啟發更大和更有實踐意義。另外,思政教育還可以組織黨員干部進行紅色革命根據地參觀與展覽等活動,以強化對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潛移默化中實現提升黨員思想政治素質的目標。再比如,可以將群眾路線教育作為實踐主題,帶領黨員干部深入困難群眾,與群眾交流溝通,深入了解基層群眾的心聲與訴求,將群眾的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而在工作中堅定理想信念,切實提升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
結束語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要求。我們要要充分認識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的重大意義和重要作用,全面分析、認識當前黨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積極創新教學培訓方式和內容,充分調動學員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領廣大黨員干部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提升他們的政治素養和水平。為此,各級黨校一定要結合自身的特點與優勢,因地制宜,與時俱進,爭取為各級黨員干部提供更具時效性與實用性的教育培訓體系。
參考文獻:
[1]王聯合,李瑞軍.新時期黨校思政教育實效性提升策略分析[J].中國報業,2019 (16):102-103.
[2]王毓.互聯網時代增強黨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途徑探究[J].學周刊,2019 (25):189.
[3]畢薔.充分發揮黨校思想政治教育職能,增強工作戰斗力[J].現代經濟信息,2019 (10):435.
[4]譚麗娟.大數據時代基層黨校思想政治教育時效性提升路徑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 (07):196-197.
作者簡介:王曉星(1984-),女,漢族,中共南陽市委黨校法律教研室,講師,法學碩士,研究方向:行政法,訴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