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強?梁正懿
摘要:在萬眾創新的時代,創新教育已經成為各個學校提高教學能力和學生發展的重要目標。在基礎學習中滲透創新教育,不僅是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趨勢,還是推動創新發展的有效途徑,創新教育在教學工作中的融合,對提高教學質量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創新教育;基礎學科;教學;路徑
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基礎學科的教學創新逐漸受到外界的廣泛重視。傳統的基礎學科因知識更新比較緩慢,難以引起大家的關注。不少地區實施課程改革方案以后,有些學生對課程改革的內容普遍不能接受,這給基礎學科帶來了不少麻煩。因此,基礎學科亟需新血液的加入,讓基礎學科重新煥發新的青春活動。
隨著時代的發展,創新成為當代社會的重要要求。所謂的創新就是在原來的基礎上能夠有所突破和革新,或者在能夠研究摸索出之前不成出現的。在現代教育的指導下,創新教育需要融入到各科教學中去,只有對基礎學科不斷創新,才能為學科的教學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才能讓學科教學有發展前途,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才能體現其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何巧妙地將創新教育融入到基礎科目教學中去,并未教學的開展提供服務顯得尤其重要,同時學科教學的發展也離不開創新教育,創新教育可以為學科教學的發展注入新鮮活力與生機。
在新課程實施以來,創新成為一種重要趨勢,創新教育成為提升教學效率、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要求。創新教育的本質就是在實踐體驗和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感悟生活進而激發創新的天性。可以說,創新教育離不開教學的實際需求,要將培養學生為核心,強化創新教育能力成長為主線,做好分層教學,進一步整合新課改下的校內外實踐教學平臺,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中融入創新教育,實現師生互動、教學資源互補和教學內容互融,形成相互合作、分層教學、科學評價的創新教學模式。
不同時期的教學有不同的要求。在新時期的知識經濟下,科學技術迅速發展,對創新人才的呼聲越來越高,這就給當前的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那就是在教學中融入創新教育。基礎學科教學是基礎教育階段的重要環節,在學科教學中融入創新教育刻不容緩,因為只有將學科教學與創新教育融合到一起,教學過程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順利完成教學的各項目標和任務,才能為社會社會培養更多具有創新精神和能力的新型人才。
在學科教學中融入創新教育,主要是為了將學生被動的學習方式轉為主動,將單純的知識傳授注入新思想,將單方面吸收知識轉為多層次、多方面的文化和能力培養教學,將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作為重要任務,這對開展探究式教學、合作實教學也有很重要的基礎作用。創新教育下的學科教學會尋求更多有效的教學方法,創建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創造性的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惑,對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啟發學生的心智、實現教學的升華有重要的意義。筆者經過調查分析主要從以下途徑開展將創新教育融入學科教學:
1.將創新教育融入教學方法中:基礎學科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和素養,為學生的終身教育奠定基礎,而傳統的教學方式過于陳舊單一,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學質量的提升。為此,教學方法必須革新。首先,要在教學中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出發點,俗話說如果一個老師能將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那他在教學中就成功了一半,在創新發展的過程中,興趣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這是開發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動力。其次,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只有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才能有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促進學生主動掌握知識和技能的先決條件,而學生具備一定的知識和技能也是為學生今后的創新能力培養的先決條件。還有,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上,要懂得課外延伸,任何知識的產生與運用都是和實際生活離不開關系的,教師要在確定好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敢于走出課本,課內課外知識點學習相互聯系起來,通過多種途徑的課內外學習激發學生潛在的創新意識。
2.在引用現代化教學手段中滲透創新教育: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多以板書的形式在課堂上開展教學,教師占據了主導地位,學生被動的接受學習,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忽視,而且板書的時間占據了課堂的大多時間,導致師生互動的環節大大減少,學生的困惑很難及時解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人翁地位不被重視,這種被動的教學方式抑制了學生個性化發展。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多媒體為主的現代教學手段逐漸引進課堂,通過課件教學,聲容并茂的多媒體優勢,不僅可以將知識結構清晰的羅列出來,還能通過網絡幫助學科拓展延伸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能縮減板書的時間,為師生互動留下更多空間和時間。雖然多媒體優勢很多,但是并不能完全取代傳統教學,現代與傳統教學方式要取其精華,兩者并存,教師要合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輔助教學,在多媒體使用中融入創新因素,無形中引導學生敢于創新、喜歡創新,為今后的創新發展做好鋪墊。
3.在教學觀念中融入創新意識:傳統的教學觀念以傳道、受業、解惑作為教育的主線,知識傳授過于局限于教材,學生的思維被控制,思維模式過于固化。這就要求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新課標下的知識點學習要求更加活躍,引導學生能夠活學活用。教師在教學中不要過于強調答案的統一標準,應該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問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只要學生的邏輯是合理的,教師就要及時做出肯定,不能因為學生的發言與所謂的標準答案不對稱就扼殺了學生的想法,看待問題就要從不同角度來研究,還要在教學的同時滲透審美教育與德育教育,這是創造美、發現美、提高審美的重要要求,也是創新教育中的重要要求。
總之,創新教育是一個嶄新的課題,也是一個永恒的課題,在基礎學科中滲透創新教育,不僅可以促進創新教育的發展,還能為教學工作注入新的生機活力,讓教學工作順著更加正確、文明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程福平,王碩,張琦瑋.基礎學科建設融入創新教育的路徑探索[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 (17)
[2]申靜潔,趙呈領.創客教育融入學科課程:一種實踐路徑的設計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9 (03)
[3]王曉維.營造一流的創新教育氛圍[J].吉林日報.2019 (11)
[4]黃本海.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如何融合發展探析[J].中國商論.2019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