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菊
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很多,除了接受和模仿之外,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都是學生重要的學習方式,尤其是自主探究學習,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從問題入手,將零散的知識聯系起來,達成認知的系統化,并在學習過程中推升他們的探究能力。自主探究是學生重要的數學學習方式。在探究性學習中,學生會遇到許多問題,增大了課堂的深度;而學生調用之前的知識和經驗來解決問題,也提升了課堂的廣度。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應注重探究性學習的展開,推動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升,讓課堂教學展現更高效率。
從問題出發,激發探究欲望
好奇是學生的天性。在數學教學中,如果我們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他們的自主探究就有了一個好的起點,因此在營造情境的時候,應該找到合適的問題,引發學生的好奇,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推動學生從發現問題到分析問題,最后去解決問題。
例如,在“積和和的奇偶性”教學中,筆者首先與學生一起重溫奇偶的概念,然后出示事先準備好的計算模板,引導學生進行一場師生對抗賽。比賽規則是教師給學生出兩道題,學生給教師出兩道題,學生分組完成,教師獨立完成,雙方在最短時間內判斷對每個算式的結果的奇偶性即獲勝。比賽期間,在游戲的刺激下,學生極盡所能,在規則允許范圍內給教師出了兩道難題,但是在比賽正式開始之后,教師很快給出答案,并且經過計算機測算之后,確定答案是正確的。比賽過后,有些學生對結果不服,教師提出可以再賽一輪,雙方各出4題,學生還是分組完成,教師仍舊獨立完成,但最終還是教師獲勝。由此,學生們對教師的判斷方法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認為教師一定有巧妙的方法,不需要計算出結果就能判斷出來。出現了這樣的苗頭之后,教師再給予引導,推動學生從加法和乘法兩個角度去探索結果的奇偶性,學生們很快展開了探究。
在這個教學案例中,師生的對抗賽是刺激學生展開探究的基礎。因為在兩次對抗中,學生感受到計算出復雜算式然后去判斷奇偶性比較慢,所以他們意識到教師在判斷的時候是有技巧的,這樣的判斷引發了學生的好奇心,他們的注意力從游戲本身轉移到判斷方法上。因此,學生關注到加法和乘法中判斷結果的奇偶性的問題,自主探究由此展開,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被激發出來,他們的探究不僅有動力,而且有了方向。
從引導入手,優化探究方法
自主探究是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也是推動學生成長的場所。在學生有了探索欲望之后,教師應關注學生的探究過程,從學生的想法和行為入手,關注細節,給予學生點撥和引導,優化學生的探究方法。
例如,在“表面涂色的正方體”的教學中,教師首先通過模型展示,揭示了將表面涂色的正方體切成若干個棱長為1厘米的小正方體之后,會出現四種不同的涂色面的情況;然后,將這些不同涂色面的個數與什么因素有關以及有怎樣的關系的問題拋給學生;接著,教師通過巡視、觀察和交流來掌控學生的探究過程。在巡視過程中,發現一些學生只關注了單一的模型(教師之前提供的),所以教師通過對話引導學生,讓學生明白要想找到規律,應當建立若干個模型,得出相關數據之后再通過數據分析來發現規律。在這樣的基礎上,學生的探究進入正軌,并在后續的探究中發現了一些規律。
在這個教學案例中,學生展現出來的探究方式比較單一,缺乏有效的探究手段。為此,教師針對學生的問題進行了針對性引導,優化了學生的探究方法,推動了學生的有效探究。在之后的交流環節中,學生才能明白自己的想法是不是有價值,才能與其他人產生對照,并推動自己探究能力的提升。
合作交流,提升探究能力
自主探究學習是經過實踐證明的行之有效的學習方式,但是這樣的學習方式通常會與合作交流聯系起來。因為在探究過程中,學生會遭遇不同的問題,可能有不同的發現,這些細節只有通過交流,才能展示在大家面前,才能讓學生的探究更有價值、更有意義,才能讓學生避免閉門造車的誤區。
例如,在“間隔排列”的教學中,教師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對間隔排列的物體個數產生興趣;然后,組織學生探究間隔排列中有幾種不同的情況,并讓學生通過畫圖、模型操作等途徑來探索其中的規律;在學生完成獨立探索之后,教師組織了學生的集體交流展示。開始展示的學生將直線排列中的間隔排列分成了三種情況:兩端都有;兩端都沒有;一端有,一端沒有。在交流過程中,有學生指出:前兩種情況其實是一樣的,因為一種物體兩端都沒有就相當于另一種物體兩端都有的情況,這種模型中兩端有的物體比中間多一個。這樣的想法引起了大家的討論,并在之后達成共識。這樣一來,間隔排列的模型就由三種減少到兩種,便于學生的歸納和應用。
結束語
探究性學習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是支撐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一線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的引導和培養,讓學生在自主探究過程中增長經驗,養成習慣,推動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有為.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J].學周刊,2019(21):53.
[2]陳靜.營造探究氛圍,優化課堂教學[J].學周刊,2019(19):101.
[3]郭靜華.自主探究性學習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J].華夏教師,2019(7):15-16.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安市明道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