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曉飛 任彥微 陳宇飛 劉楊
AIDS是一種具有高傳染率、高死亡率的疾病,會導致人體失去免疫功能,目前尚無有效治療的疫苗和方法,肺結核為其常見并發癥,發生率為30%,因兩種疾病可相互促進影響,因此治療難度更大,死亡率更高[1]。近些年隨著吸毒人員的增加以及其性生活的糜爛,AIDS的發病率逐年上升,AIDS合并肺結核的人數也越來越多。為進一步了解AIDS合并肺結核的臨床特點,提高對疾病的認識,給予患者更好的治療,促進患者生活質量提高。本研究旨在探討AIDS合并肺結核臨床特點及其治療對策。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AIDS合并肺結核患者50例作為觀察組,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齡27~66歲,平均年齡(43.25±8.57)歲;職業:19例農民,21例工人,10例其他;感染途徑:9例血液感染,17例性途徑,19例吸毒感染,5例不明途徑。另選擇同期本院收治的單純AIDS患者5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齡27~66歲,平均年齡(43.25±8.57)歲;職業:20例農民,20例工人,10例其他;感染途徑:10例血液感染,16例性途徑,20例吸毒感染,4例不明途徑。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符合AIDS診斷標準者;②觀察組結核菌呈陽性;③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嚴重。
1.2.2 排除標準 ①資料不完整者;②嚴重器質性病變者;③代謝性免疫疾病、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者;④乙肝、丙肝等傳染性疾病者。
1.3 方法 收集并整理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和疾病特點、檢查結果等,并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特點和實驗室檢測結果以及影像學檢查結果。臨床特點包括貧血、咳血、咳嗽、體質量減輕、發熱。實驗室檢測結果包括痰涂片檢查和結核菌素實驗的陽性、陰性情況。影像學檢查結果包括合并胸腔積液、結核性胸膜炎、結核性淋巴結轉移和腫大、斑塊狀或大片陰影、合并空洞。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特點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貧血、體質量減輕、發熱發生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咳血、咳嗽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特點對比[n(%)]
2.2 兩組患者實驗室檢測結果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痰涂片檢查陽性率18.00%(9/50)、結核菌素實驗陽性率6.00%(3/50)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8.00%(24/50)、82.00%(41/50),痰涂片檢查陰性率82.00%(41/50)、結核菌素實驗陰性率94.00%(47/50)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2.00%(26/50)、18.00%(9/50),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實驗室檢測結果對比[n(%)]
2.3 兩組患者影像學檢查結果對比 觀察組患者合并胸腔積液、結核性胸膜炎、結核性淋巴結轉移和腫大、斑塊狀或大片陰影的發生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合并空洞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影像學檢查結果對比[n(%)]
AIDS可破壞人體免疫功能,而機體若失去免疫系統的保護,其受病毒侵害的幾率就越大,肺結核是AIDS常見并發癥,主要由免疫功能被破壞,機體更容易受病毒侵害,致使CD4+病毒侵入,強化了結核分枝桿菌的生長能力導致,同時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還會促進肺結核感染的增加速度,因此AIDS患者常合并肺結核[2]。近些年隨著AIDS的發病率增加,AIDS合并肺結核的患者也越來越多,且肺結核的疫情也十分嚴峻,極大的提高了死亡率,因此必須了解其臨床特點,為臨床提供診斷、篩查指導[3]。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貧血、體質量減輕、發熱發生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咳血、咳嗽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AIDS合并肺結核患者的臨床特點以貧血、體質量減輕、發熱為主,咳血、咳嗽為輔。觀察組患者的痰涂片檢查陽性率18.00%(9/50)、結核菌素實驗陽性率6.00%(3/50)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48.00%(24/50)、82.00%(41/50),痰涂片檢查陰性率82.00%(41/50)、結核菌素實驗陰性率94.00%(47/50)均明顯高于對照組的52.00%(26/50)、18.00%(9/50),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痰涂片檢查、結核菌素實驗能進一步確認結核菌是否存在,可將患者是否存在結核菌活動性病變作為肺結核的評價標準。觀察組患者合并胸腔積液、結核性胸膜炎、結核性淋巴結轉移和腫大、斑塊狀或大片陰影的發生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合并空洞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AIDS合并肺結核臨床表現復雜,以病灶大片陰影和淋巴結腫大等為主,且容易出現胸膜炎、胸腔積液、合并空洞,因此應綜合進行考慮[4]。AIDS合并肺結核主要由感染CD4+導致,所以,治療時可根據其細胞計數進行,當淋巴細胞數量>1200/mm3或CD4細胞計數>200/mm3先接受抗結核治療,由于這類患者標本陽性率低,因此要進行多次抗酸桿菌治療,完成結核治療后再接受抗病毒治療[5]。
綜上所述,AIDS合并肺結核具有多樣臨床特點,無典型性,應綜合其實驗室指標等進行篩查,并根據其病情進行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