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軍
冰毒所致精神障礙患者呈現逐年遞增發展趨勢,患者在服用冰毒之后極易產生暴力傾向、幻覺、偏執行為,不僅危害其自身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對社會安定帶來一定影響,因此,需對患者進行有效防治。目前,臨床中對冰毒所致精神障礙患者多使用藥物治療,常見治療藥物分別是奧氮平和利培酮[1],本次實驗研究對比以上兩種藥物治療冰毒所致精神障礙患者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冰毒所致精神障礙患者100例,采用雙盲分組法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比組,各50例。觀察組女22例,男28例;年齡21~49歲,中位年齡32.84歲;病程3個月~2年,中位病程12.65個月。對比組女23例,男27例;年齡22~52歲,中位年齡33.56歲;病程2個月~3年,中位病程13.18個月。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比組使用利培酮(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309,規格:2 mg×20片)治療,初始服用劑量1 mg,在7 d內逐漸增加服用劑量,但最多不得高于4 mg,第2周內可逐漸加量至4~6 mg/d,并保證維持劑量,如患者病情出現好轉可適當調低用量,如患者病情未發生改變可適度增大用量,但不得高于10 mg。觀察組使用奧氮平(江蘇豪森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10799,規格:10 mg×7片)治療,可在任何時間段內服用,10 mg/次,1次/d,亦可根據患者實際病癥變化情況酌情增減劑量,但最多不得高于18 mg。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使用PANSS評分對患者進行評分并記錄,分為一般精神病理、陰性癥狀和陽性癥狀評分三類;根據PANSS評定治療效果,分為顯效和有效、無效3類[2]:無效:治療后PANSS評分減少<50%;有效:治療后PANSS評分減少50%~75%;顯效:治療后PANSS評分減少>75%。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PANSS評分對比 治療前兩組一般精神病理、陰性癥狀、陽性癥狀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一般精神病理評分、陰性癥狀評分均低于對比組,陽性癥狀評分高于對比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比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PANSS評分對比(,分)

表1 兩組患者PANSS評分對比(,分)
注:與對比組對比,aP<0.05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n(%)]
人體在吸入冰毒之后,冰毒在發揮作用期間嚴重影響腦內多巴胺攝取、存儲和釋放,使得患者長時間處于多巴胺神經元興奮狀態,在這種情況下,人體末梢組織在釋放大量的化學遞質過程中與多巴胺受體進行結合,進而引發精神障礙[3]。利培酮為苯丙異噁唑衍生物,是新一代的抗精神病藥,與5-HT2受體和多巴胺D2受體有很高的親和力[4],在治療精神障礙方面效果較好,但由于服藥期間禁忌和不良反應相對較多,總體來說治療效果不夠理想。而奧氮平從屬于非典型性神經類安定藥物的范疇[5,6],在實際使用中能夠更好的結合膽堿和多巴胺受體,從而起到極佳的拮抗功效,口服吸收良好,食物對其吸收速率無影響[7,8],更具治療安全性,逐漸成為臨床首選治療冰毒所致精神障礙的藥物,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一般精神病理、陰性癥狀和陽性癥狀評分均優于對比組(P<0.05),可見無論是奧氮平還是利培酮均對冰毒所致精神障礙患者起到改善作用,但奧氮平在病癥改善和治療方面效果更優,病癥得以明顯好轉,且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比組(P<0.05),由此可知,相比于利培酮治療來說,奧氮平的治療效果更理想,可幫助患者盡早恢復健康、早日恢復正常生活。
綜上所述,奧氮平和利培酮均可治療冰毒所致精神障礙患者,但奧氮平治療效果更佳,臨床治療中應首選奧氮平治療,以期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