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雙陽 段姹莉
摘? 要:在紛繁復雜的市場環境當中,企業建立起供應鏈式的現代管理模式,是強化自身市場競爭力的重要舉措。首先,文章從符合市場客觀要求、保障產品制造質量兩個方面入手,簡要分析了軌道車輛制造中供應鏈管理的實施意義;其后,圍繞做好物資管理、實現服務轉型、優化平臺功能三個角度,重點研究了軌道車輛制造供應鏈管理的實施要點。
關鍵詞:軌道車輛;制造業;供應鏈管理
中圖分類號:F274? ? ? ? ?文獻標志碼:A? ? ? ? ?文章編號:2095-2945(2020)03-0191-02
Abstract: In the complex market environment, enterprises to establish a supply chain-style modern management model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strengthen their market competitiveness. First of all,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meeting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s of the market and ensuring the manufacturing quality of products,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implementation significance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rail vehicle manufacturing, and the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key poin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rail vehicle manufacturing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from three angles, doing a good job of material management, realizing service transformation and optimizing the function of the platform.
Keywords: rail vehicle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引言
簡單來講,“供應鏈”即將原料采購、零件加工至產品生產、物流服務等所有產品服務活動納入管理體系的鏈式經營結構。在供應鏈管理的背景下,原料供給、零件生產、產品組裝、市場營銷、物流運輸等環節的相關企業相互聯結形成一個整體,從而達成生產計劃、生產資源、生產信息的協調運行與合理配合,實現產品經營效益的最大化。據此,我們有必要對軌道車輛制造的供應鏈管理進行分析討論。
1 軌道車輛制造供應鏈管理的實施意義
第一,符合市場變化的客觀環境要求。現階段,隨著我國城市建設步伐的日益邁進,城市人口的密度不斷增加,使得交通問題逐漸凸顯出來,并呈現出了迫切的優化需求。在此背景下,政府、交通等相關部門雖然推出了一系列的限號、疏導等調整方案,仍然很難實現交通隱患的高水平處理。由此,軌道交通以其運輸效率高、承載能力強、資源占用少等優勢,逐漸演化成了城市居民日常出行的首選,進而為軌道運輸市場提供了新的機遇。由此,軌道車輛制造企業要想獲取到更多的訂單數量,并做到按時按質交付產品,就必須要登上“供應鏈管理”的大船,通過供應商、合作企業、服務部門之間的協調合作,實現市場環境要求的充分順應[1]。
第二,有利于保障軌道車輛產品的制造質量。相比其他交通運輸方式,地鐵、輕軌等軌道運輸對車輛運營安全和運營質量要求更高。一旦軌道運輸發生事故問題,很可能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因此,軌道車輛制造企業必須要嚴格保證產品的質量的可靠性與應用安全性。但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軌道車輛產品的原料供應、制造加工、物流運輸等企業存在“各自為陣”的工作問題,其并未達成實時化、協調化的生產配合與信息溝通,在產品質量控制方面具有一定的難度。相比之下,供應鏈管理在加強采購產品質量管理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在供應鏈管理的應用背景下,軌道車輛制造相關的各方企業同處于一個經營網絡當中,可實現產品質量在采購、生產、運輸等環節中的透明化、整合化控制,從而推動軌道車輛產品向著質量更高、性能更強的方向發展,對我國軌道交通行業的安全穩定運行做出基礎性保障。
2 軌道車輛制造供應鏈管理的實施要點
2.1 做好供應鏈下軌道車輛制造的物資管理
物資管理是軌道車輛制造供應鏈管理的重中之重,其管理效果將直接影響到最終車輛產品的生產效率、成本量級、質量等級與服務水平。在供應鏈管理過程當中,企業管理層首先要對訂單內容全面分析,基于客戶在數量、功能等方面的具體要求,制定出針對性的物資采購方案,規劃出科學合理的供應鏈管理方式。同時,企業還需要根據現有訂單內容、采購方案等方面的數據信息,在計算機中建立起模擬化的供應鏈生產模型,圍繞物資管理對資金流、信息流的動向做出預測與分析,以此明確整體供應鏈管理系統的運行機制。
其次,在實際的物資采購過程中,企業管理層應達成與供應商、合作企業的雙向信息交流,積極實現工作流程、產品類型、生產方式等方面的相互協調,并規劃出合理的風險應急策略,以此避免物料短缺、物料類型不匹配等問題的發生,防止供應鏈因物資故障出現停滯或中斷。此外,由于軌道車輛制造的物資需求量較大,企業還可在保證物資質量標準統一的前提下,將物資采購訂單分包給多個供應商,以此實現供應鏈管理中物資管理風險的有效分化,將物資故障的影響降至最低水平。
再次,企業領導層還應積極實現物資管理理念由“粗放型”向“精準型”的快速轉變,借助供應鏈管理平臺的信息化功能支持,對物資原料在供應鏈中運行的具體信息進行實時采集、精準管理,從而不斷調整供應量、運輸量、庫存量與實際物資需求之間的動態平衡,進一步提升軌道車輛制造供應鏈物資管理的有效性。同時,基于精準型的物資管理理念,企業還應明確物資在供應鏈中的流動性特點,進而做好運輸、倉儲、搬運的科學管理。在運輸方面,企業應明確物流單位的貨物運輸方法,進而選擇出適應的配貨策略,并規劃出合理的物資運輸路線;在倉儲方面,企業應根據自身的管理需求與經濟實力,實施出合適的租賃辦法;在搬運方面,企業還需對現場搬運人員做出細化管理,對人員的物資搬運流程、物資搬運方式作出嚴格要求。通過這樣的方式,可進一步降低物資的管理風險,避免附加成本的產生。
最后,應積極發揮好企業對供應鏈的主導作用,與各大供應商建立起穩定可靠的對接關系與交流渠道。這樣一來,既有助于實現物資原料價值的最大化發揮,避免物資缺乏、物資冗余等問題發生,實現供應鏈資金成本的有效降低;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從物資管理角度促進各供應鏈環節的順利銜接,以便推動生產制造、物流運輸、服務管理等各方業務的效率提升,實現供應鏈時間成本的有效降低[2]。
2.2 做好供應鏈下軌道車輛制造的價值管理
在包括軌道車輛制造在內的傳統制造業生產模式當中,供應鏈實現價值創造、產品服務的過程,就是由原料供應到產品產出的生產過程。在這一過程當中,客戶既是訂單下達者也是產品的終端消費者,但并未主動參與到供應鏈管理的運行體系當中,進而長期處在接受服務的被動角色地位當中。在此背景下,傳統的制造業供應鏈價值管理便體現出了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價值焦點比較模糊。在傳統領域中,企業為了保證供應鏈管理的實施價值,往往會將價值焦點放置在產品本身上,即通過提高產品的數量與質量,實現經營效益的獲取;第二,創造方式趨于固化。傳統供應鏈管理中存在的創造方式固化問題,主要表現在生產知識固化。在傳統制造業中,企業往往在產品設計方案階段就確定了軌道車輛等產品與其知識屬性之間的聯系。而在其后的供應鏈運行當中,這一知識屬性將長期處于閉環狀態之內,難以進行明顯的升級和優化。這樣一來,便會導致產品知識屬性僅達到滿足客戶訂單要求的程度,無法實現更高水平的發展,相比市場環境存在一定的滯后性;第三,生產主體相對單一。在傳統的供應鏈運行當中,企業在產品質量的生產控制上具有大部分主導權,其主要基于單方面的市場調研、經驗分析等行為,對客戶的訂單要求進行分析,進而將主觀性的價值目標賦予到產品生產當中,并圍繞這一價值目標展開全程化的供應鏈管理。由此,客戶雖然保有產品價值的決定權與使用權,但很難參與到實際的產品生產當中,使得產品在價值取向上存在向企業一方偏重的問題。
顯而易見,傳統制造業供應鏈價值管理的三個特點,最終都指向了同一問題——缺乏客戶參與度。拿軌道車輛來講,受制于軌道車輛生產周期長、資金投入大的特點,若客戶并未實現供應鏈生產管理的有效參與,將很可能導致最終產出的軌道車輛產品僅匹配于幾年前的軌道運輸工作,且無法保證軌道車輛運行期間開發的新技術、新功能。這樣一來,會在很大程度上削弱軌道車輛產品的實際價值,無法達成高水平的實際應用效果。
由此,新形勢下的軌道車輛制造供應鏈價值管理,應重視產品服務方式的優化轉型,將產品價值推向“顧企共創”的服務導向新領域。在軌道車輛制造的服務導向型供應鏈下,客戶將全程參與到信息流、產品流、服務流、資金流的運行監督當中,通過與核心企業、節點企業及供應商之間網絡化的交流寫作,實現產品性能、產品價值的優化管理,最終達成企業、客戶、產品相互聯結的功能性網鏈結構。基于這一結構,產品的生產價值、知識價值、使用價值都將處在客戶視野之下,客戶可經由方案調整、技術創新、功能加置等手段,與企業之間達成相互反饋,從而提升軌道車輛產品與實際運輸環境、實際服務需求之間的銜接性,實現軌道車輛產品制造供應鏈價值管理效果的最大化。
2.3 做好供應鏈下軌道車輛制造的平臺管理
現階段,各類信息化技術、計算機設備已經融入到了工業制造領域中,為企業生產活動的經營管理提供了極大便利。基于此,在軌道車輛制造供應鏈管理的實施發展過程中,各大企業還必須考慮從非信息化流程向網絡化、數據化的工作方式轉變,搭建出適應現代化的供應鏈管理平臺系統。在供應鏈管理平臺系統的搭建過程中,應做好供應鏈主體管理、節點項目管理、個性化崗位管理三個部分的功能設置。其中,供應鏈主體管理部分應落實行業動態、項目分布、組織結構等功能,從而幫助相關企業在了解軌道車輛制造領域新知識、新技術的同時,實現供應鏈的集成管理與統一調度,達成生產風險的有效規避與及時處理;節點項目管理部分應落實項目計劃、業務管理、成本管理等功能,以便做好具體項目環節的分工與管理,進而在達成供應鏈精細化管理的同時,避免節點項目中風險故障的累積;個性化崗位管理部分落實工作接收、文檔接收、任務提醒等功能模塊,從而規范人員的工作狀態,落實人員的工作職責,督促其及時、標準地完成工作任務[3]。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基于城市環境的不斷變化以及客戶需求的日益提升,實現供應鏈管理方式的落實應用與優化發展,是軌道車輛制造企業在市場中站穩腳的必行之路。由本文可知,在供應鏈管理的過程中,各企業之間必須要保證方案規劃、生產運行的銜接性與協調性,從而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實現生產成本的有效控制,達成生產效率的顯著提升。同時,企業還應積極為客戶提供出有效的參與空間,以便進一步增強產品最終質量與客戶實際需求的匹配性。
參考文獻:
[1]楊揚.軌道交通行業供應鏈風險管理分析[D].天津大學,2014.
[2]張軍.城市軌道車輛制造能力與發展[J].現代城市軌道交通,2011(06):25-29+34+5.
[3]何德軍.中國南車城市軌道交通裝備產業發展戰略改善研究[D].湖南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