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輝

“剪刀、石頭、布,剪刀、石頭、布,一把剪刀,兩把剪刀,親親小白兔。”伴隨著朗朗上口的歌謠,學生開心地做著手指操。這是徐玥老師“我和情緒交朋友”一課的開頭。有趣好玩的手指操,讓學生和前來聽課的老師們都沉浸其中,感受著無窮的樂趣,隨著速度的加快,大家在變換動作中發出陣陣笑聲。徐玥老師對自己的定位是“心理+語文”。做一名懂心理的語文教師,是徐玥老師的教育理想和追求。
讓精神在閱讀中豐盈
徐玥老師樸素、低調,總是挎著一個帆布包,那個包里裝著她每天要讀的書,她總說,一名語文老師的底蘊就是靠書堆起來的。
凡是遇到值得讀的好書,徐玥老師總是會擠出時間來閱讀,并且還會做大量的讀書筆記。她讀研究生的時候就讀遍了學校圖書館里所有與教育教學相關的書籍,工作以后更是沉浸在書的海洋里,每天都會抽出時間閱讀,并把從每一本書中學到的內容進行摘抄和分析。她的摘抄本記錄得非常詳細,有閱讀感想的抒發,也有深入思考時的勾勾畫畫。記讀書筆記的習慣她一直堅持著。
她還創辦了公眾號“一方清月”,每日一更,包含隨筆、短文、感悟各種各樣的選材、豐富多彩的內容。她用細膩生動的文字記錄一天工作中的點點滴滴,記錄和學生相處的有趣故事,記錄自己的閱讀收獲和感悟。比如,在《時刻保持最好的狀態》《你是一個和藹、友好、充滿動力的人嗎》《這個世界,不需要你能說會道》《消毒水和戴口罩的課堂是什么樣的》中,我們不僅能感受到徐玥老師的學識,更能感受到她在工作中的細心和有心。我想,只有熱愛,才能如此忘情;只有熱愛,才能風雨無阻地堅持;只有熱愛,才能在繁忙的工作中還留有云淡風輕。
當有了足夠的理論積累之后,徐玥老師開始把閱讀所獲轉化成文章,她的不少文章都見于期刊。她說,當看到自己的文章變成鉛字,所有的努力都值得,不僅快樂也能感受到濃濃的幸福。徐玥老師在閱讀與寫作中不斷尋找行走的力量,不斷感受努力帶來的快樂。
徐玥老師不僅自己熱愛讀書,她執教的班級里的學生也熱愛讀書。她帶領學生設計了一系列的讀書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根據個人需求,或小組合作,或自主選擇實踐內容。活動內容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從語文延伸到各個學科,借助主題研究將這些書籍的內容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利用各種契機,讓學生產生對書籍的一種向往。
徐玥老師還充分利用每周的閱讀課,引讀部分童話故事、成語故事、作文天地、經典名著,用生動的描述和精彩部分的戛然而止,激發學生強烈的閱讀欲望,激發學生閱讀類似書籍的興趣。在指導學生閱讀時,徐玥老師進行了周密的思考,她根據學生的年齡階段,結合讀物特點,教給學生一些必要的閱讀方法。如根據文章特點教給學生運用泛讀法、瀏覽法,加快閱讀速度,加大閱讀信息量,可以精讀與泛讀相結合,動腦與動手相結合,同時還指導學生閱讀時做好閱讀筆記、摘抄、批注等,學生的作品很多都被張貼在了學校的展示墻上,其他教師和學生們都贊不絕口。
后來,徐玥老師還帶領孩子們聯合家長們創辦了班級報紙《太陽花報》,從選材、排版到印刷,每部分內容都反復推敲,不斷修改完善,當學生看到自己班級的報紙時,那份喜悅和自豪永遠都會記憶深刻。
徐玥老師不僅有想法,更有干勁,懂得創新,懂得抓住機會促進學生成長。我想,這樣的老師一定是幸福的,因為做自己喜歡的事,過程中都會帶著微笑。徐玥老師還帶領學生參加了全國、市、區各種閱讀、寫作比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這也使她越發沉醉于讀書,與學生共同成長。
教育學者張文質曾說:“所有閱讀的快樂,只有從閱讀中慢慢培植起來,所有精神細節的體驗,都是一種慢功夫,只能從一個又一個句子、一個又一個詞開始。”似乎讀書多了,身上就會有一種特質,徐玥老師永遠都是不急不躁的。那份淡定和從容,也許就是讀書多了刻上的烙印。我想,讀書多了,生活的繁雜就會被自動忽略;讀書多了,就學會了跟內心的自己和平共處,和世界握手言和,會越發感到生活的幸福。
用心理學為學生賦能
《兒童教育心理學》是徐玥老師經常翻閱的一本書。她說,只有真正了解學生的心理,才能明白學生的行為,才能實施有效的教育。“從個體心理學的觀點來看,為了培養孩子的精神意志,要盡可能多地給他們勇氣和自信,要讓他們意識到,任何困難都不是無法逾越的鴻溝,而是我們可以想方設法解決的問題。”徐玥老師對學生心理進行深入了解和分析,她在班級管理中充分發揮了學生的特長,真正促進每名學生的成長和進步。她為學生開設了心理課,在課上通過小游戲、小活動給學生介紹什么是情緒、什么是溝通、什么是合作。
徐玥老師在準備心理課的時候,每個環節都會反復推敲,每個細節都會反復琢磨,每個預設都會認真思考。她說,學生需要心理課,需要心理的安撫和鼓勵,所以她要用心打磨每一節心理課,要真正通過心理課溫暖孩子們的心靈。她還錄制了形式多樣的心理微課,如《快樂“心”發現》《合理表達情緒》《換個角度看世界》《今天,你微笑了嗎?》,正是因為有了不斷嘗試和發現,徐玥老師的心理課每次都能直擊學生的內心,讓學生感受到快樂。后來,徐玥老師還參加了北京市心理教師基本功大賽,并獲得一等獎,所執教的課程也被評為市級示范課。
當語文遇上心理,又會發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徐玥老師創造性地將語文教學與心理學結合起來,從心理學的視角解讀語文教材中的經典文章,從心理學的角度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學生們在其中感受到了無盡的快樂,更加深了對語文學習的認識和感悟。心理課是有趣的、好玩的,因為學生喜歡活潑的課堂,課上不僅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還可以大膽和同學、老師交流學習,這讓學生得到了放松,更得到了心理緩解。語文和心理相結合,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
課上,徐玥老師借助一個個有趣的小故事,引領學生走進語文世界;課下,她喜歡被學生圍著,給他們講有趣的童話、生活中的見聞。她說,只有動起來才能更加真實地了解孩子。她就像那個“永遠也長不大的彼得·潘”,擁有著無窮的想象力,不被世俗所紛擾,永遠都記得美好和單純。
用活動激發學生的內在潛力
徐玥老師身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敢于擔當,積極傳承和發揚想干、會干、快干的實干精神,遇到問題不回避,碰到困難不退縮。她不僅對自己嚴格要求,對孩子們也特別注重養成教育,從一點一滴要求孩子們。她總說:“孩子們還小,是非觀念還不強,所以一定得嚴格要求,幫助孩子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她們班一共43個孩子,男生比女生多8個,有幾個特別調皮,在學校都是出名的,你追我打是他們相處的方式,課上戳戳這個同學,動動那個同學。身為班主任的徐玥老師每次面對這種情況也會很生氣,但是她從來沒有通過大聲喊叫的方式去批評孩子們,因為她總說批評和挖苦會傷害孩子們的心靈,并不會起到教育的作用。作為老師就應該尊重“每一棵樹、每一朵云、每一個靈魂”的獨特性,要對孩子有細心且耐心的教導。因為“教”也就是“引導”很關鍵,有一點沒想到沒說到,孩子可能就會出現問題。孩子小,到哪兒、去干什么,要先提要求,要求到位,老師過程監管到位,孩子們就知道該怎么玩了,逐漸的也就形成了習慣。我想,這應該就是“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的真正意義。
徐玥老師還帶領學生積極參與勞動。她曾組織學生開展以“我有一雙勤勞的小手”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在開展校園勞動、社會實踐、志愿公益服務、日常家務勞動等基礎上進行勞動實踐活動,還把勞動與多個學科進行結合,勞動在語文學科中的滲透,讓學生在筆端、在文字中、在內心深處得到勞動的教化,從而養成勞動的習慣。
高爾基說:“勞動是世界上一切歡樂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學生通過勞動,體驗了其中的酸甜苦辣,不僅認識了勞動的重要價值,更產生了對祖國、社會、家人、老師、朋友的感恩之情,這樣的活動對學生的成長意義重大。
徐玥老師總有奇思妙想,設計出各種各樣有趣、有價值的活動,還能創造性地把不同的學科融合在一起,在帶領學生參與各種活動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了教育。筆者想,這應該就是三毛說的“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書籍潛在了氣質里,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顯露在了生活和文字中”。
一位眼中有光、靈魂有愛、公平與善良、真摯與光芒并存的老師,會在學生清澄的眼睛里映照出這個世界最初的模樣,也會在學生幼小的心靈里播種下未來人生的第一個夢想。這樣的老師是多么自得和驕傲,她不依賴于行政的任何獎勵和評價,也不自囿在私利和欲望的強烈中,她出于本能地真誠對待學生,我想,這樣的老師一定是幸福的,徐玥老師就是這樣的老師。
(作者單位:北京市昌平區回龍觀第二小學)
責任編輯:李莎
lis@zgjszz.cn
徐玥
北京市昌平區回龍觀第二小學語文教師、兼職心理教師、班主任,所撰寫的研究論文在國家、市、區多次獲得一等獎,在課程建設、課程開發、綜合實踐活動、班主任工作等方面有一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