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小芳
通過探索生態教育特色聯盟的建構,可以為教師提供多渠道、多資源的學習平臺,分享幼兒園生態文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教育的經驗,將生態幼兒園建設與保教質量提升融合在一起,促進幼兒園的優質教育均衡發展。在過去幾年中,廣州市天河區生態教育特色聯盟一直在積極思考、探索生態教育特色聯盟的建構,在摸索中對背景、組織框架和運行機制等進行簡要的梳理。
一、建設生態教育特色聯盟的意義
一是幼兒園實施生態教育的需要。在學前教育中實施生態教育是必然的,生態教育成為當今學前教育關注的新視角,也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有機成分。
二是符合學習共同體理論。學習共同體理論是當前一種重要的教育理論。1997年,學者霍德(Hord)提出學習共同體是一個供參與者平等參與,共享智慧,重視不間斷的合作、探究以及及時回應的團體。生態教育特色聯盟符合學習共同體理論,能夠為幼兒、教師、幼兒園提供交流合作、資源共享的平臺,形成學習、合作、可持續的組織文化氛圍,從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使幼兒園教育得到優質均衡發展。
二、幼兒園生態教育特色聯盟的目標
幼兒園生態教育特色聯盟是以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和幼兒健康發展,培育幼兒可持續發展意識,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為目標,是集教學、教研和培訓于一體的幼兒園教學教研聯盟。
幼兒園生態教育特色聯盟立足幼兒園生態教育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專家為引領,以生態教育特色創建為抓手,實現生態教育協同創新,旨在搭建有利于教師專業發展的平臺,打造高層次骨干教師團隊,使天河區幼兒園生態教育特色聯盟成為生態教育幼兒園研究的平臺、成長的示范、凝聚的核心、輻射的窗口。
三、幼兒園生態教育特色聯盟的組成與選拔
聯盟是由一所所規范的幼兒園,具有共同育人愿景,辦學特色相近的幼兒園自愿結合,成員具備良好的師德師風及較強的團隊合作精神。
園長、教師熱愛生態教育事業,業績突出,有一定的理論建樹,在幼兒園生態教育實施過程中具備一定的研究能力及整合多方資源的能力。
園長、教師具有一定的專業引領、培訓指導、組織協調能力,能夠承擔生態教育特色聯盟的職責任務。園長、教師樂于參加聯盟的各種活動,樂于展示自己的教育教學過程,樂于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與成果。
園長、教師能夠熟練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利用現代信息化手段提高教研的效率和參與網上交流平臺的建設。
四、幼兒園生態教育特色聯盟的職責
第一,提升幼兒園綜合發展能力。通過專家引領,進一步提升生態教育特色幼兒園辦學理念,推進生態教育項目精細化管理,營造濃厚的生態教育氛圍,促進幼兒園生態教育師資隊伍水平整體提升,成為當地生態教育示范幼兒園。
第二,引領教師專業發展。以專家為核心,共同探討與研究幼兒園生態教育規律,引領教師積極創設幼兒園生態教育環境與建構園本生態教育課程,不斷充實和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科研水平,造就具有生態教育特色研究的骨干教師隊伍。
第三,開展協同教研活動。幼兒園生態教育聯盟團隊認真學習前沿的教育理念,加強教學反思,及時記錄教學活動中的問題、經驗和心得體會,并從理論層面進行分析和闡述,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第四,開展課題研究。幼兒園生態教育聯盟堅持科研引路,在專家的指導下,發揮團隊的集體智慧,針對幼兒園生態教育實踐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等進行專題研究,同時,開展課題申報、研究、結題、成果轉化培訓,切實提升教師科研水平。
第五,開發教育教學資源。幼兒園生態教育特色聯盟要根據生態教育規律和聯盟資源建立生態教育教學資源庫。幼兒園生態教育特色聯盟要建立自己的專題網頁,及時發布工作動態,輻射推廣成果,搭建教師交流平臺,通過互動交流,實現優質教育教學資源的共享。
五、幼兒園生態教育特色聯盟的內容
通過教育理論研究與創新、生態教育資源的整合與開發、生態教育課程的實施與實踐、教學成果的交流等環節,打造生態教育資源建設平臺,培育以“生態學習營、科學發現區、生態創意坊”為內容的生態學習實踐項目。
第一,建構園本生態教育特色課程。建設園本生態教育課程體系,制訂幼兒園生態教育的育人目標、課程目標,明確生態教育內容與組織形式、資源利用、課程的評價。天河區幼兒園生態教育特色聯盟的幼兒園有不同的生態教育的落腳點,堅持以兒童為中心,建設生態綠色幼兒園,逐步形成了綠色科技、自然生態、廢物利用等特色課程。
第二,建立生態教育特色聯盟項目。生態學習營:以天河公園、華南植物園、所屬社區等作為戶外學習活動的基地,選取若干合作教育基地,作為幼兒學習的場景,深挖場景中所蘊含的學習經驗,實地開展自然體驗活動,一般通過五官體驗法,按照“觀察—實驗—記錄—分享”的程序完成生態學習的過程。科學發現區:選取幼兒最感興趣的周圍事物和現象,結合幼兒的需要,設計實驗,開展科學探究活動。通過實驗設計活動學習最基本的科學探究方法,獲得豐富的科學知識,積累多方面的科學經驗。科學發現區有常見的動植物、常見物體、常見物理現象、大氣與季節變化、科技產品和環境及與人們生活的關系。生態創意坊:按照生態原則的創意、設計活動。引導孩子學以致用,主動設計、開發低碳、生態的作品,營造綠色環保、健康持續的生活環境。重要活動有節水設計活動、壓花制作、盆景制作、盆栽、植物印花、生態拼圖等。幼兒在生態創意坊中感知、體驗、探究和發現,從而懂得尊重生命,保護自然環境。
第三,確立項目運轉保障機制。理論研究協同創新機制:政府牽頭,高校、科研院所、教育組織共同參與的研究團隊,以幼兒園生態教育實踐活動為研究對象,在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領域開展跨學科、綜合性研究。
總之,通過積極探索生態教育特色聯盟的構建,為教師提供多渠道、多資源的學習平臺,整合各成員園所的教育資源,發揮聯盟的優勢,共同促進幼兒園的優質教育均衡發展。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學前教育指導中心)
責任編輯:李莎
lis@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