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瑩 趙玲 朱珊珊
近年來,隨著新型城鎮化進程和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郵政、快遞、商貿、交通(客運、貨運)等部門積極參與農村物流建設,農村物流得以快速發展。然而由于各種原因,目前各部門掌握的物流資源仍然相對分散和獨立,共享程度不高,影響了農村物流總體服務水平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部分資源浪費。因此,下階段農村物流發展迫切需要實現部門協同,資源整合共享。下文將以國內農村物流資源共享模式發展較好的三個典型地區為例進行分析,深入探究其成功的關鍵要素,為國內其他地區開展農村物流資源共享提供借鑒思路。
一、三種典型的農村物流資源共享模式
1.宜昌秭歸農村物流資源共享模式。①網絡體系。宜昌市參與農村物流同網經營的主體眾多,有交通部門、郵政部門、商貿及供銷部門,涉及的市場主體有交通運輸企業、物流企業、商貿連鎖企業等。各主體積極參與農村物流建設,目前已經初步形成四級網絡體系:市級農村物流樞紐——區(縣)級農村物流中心——鄉鎮農村物流服務站——村級農村物流服務點。②運作模式。秭歸是宜昌市目前農村物流開展較為完善和成熟的地區,秭歸縣華維物流是農村物流活動的核心主體。秭歸華維物流開通“定時、定點、定線”農村貨運班線,把“貨運班線”與“村村通客車”結合,通過“客貨聯盟”打通農村物流雙向流通快捷通道。在實際運輸組織管理過程中,華維物流為全程運輸主體,對客戶承擔責任,分別與物流企業、客運公司、村級服務站、客運駕駛員等多方簽訂合作協議,明確責任和義務。在費用結算上,運輸費用由物流公司確定統一標準,其他參與方不另行收取費用,通過提成獲取收益,有效降低了當地農村物流成本。
2.襄陽宜城農村物流資源共享模式。①網絡體系。宜城市確定了“五大中心布城區,11個站點連鄉鎮,200個網點直達村”的農村物流網絡布局思路,以實現全市農村物流站點服務全覆蓋。其中“五大中心”為一個物流信息中心和四大配送中心;“11個站點”則按照“1+1”和“1+N”模式,在全市10鄉鎮建設起11個物流服務站;“200個網點”依托“農家店”、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起200個村級物流網點,實現了村級物流網點覆蓋率100%。②運作模式。襄陽宜城農村物流資源共享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1+1”交郵共建共管模式。由交通部門投入部分資金,利用鄉鎮郵政支局現有房屋資源,改建為鄉鎮農村綜合物流服務站,服務站由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進行業務指導,經營和管理由郵政部門負責。另一種是“1+N”多部門共建共管模式。由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在原鄉鎮交管站、客運站的基礎上,獨資興建農村綜合物流服務站,聯合郵政、商務、供銷、農業等部門共同經營管理,并鼓勵各類企業入駐,服務站由交通主管部門進行業務指導,經營和管理由交通部門負責。
3.寧波寧海農村物流資源共享模式。①網絡體系。目前寧波市參與農村物流的市場主體眾多,有交通運輸企業、第三方配送企業、國有商業企業、農資供銷物流企業,此外,還有專門為農業生產提供服務的小件運輸企業和個體運輸散戶等。近年來,各部門利用自身資源不斷擴充服務功能,形成了各自的網絡體系。其中,郵政部門依托郵政網絡資源,大力拓展農村物流領域,在一類二類站的基礎上,加大信息化村郵站(三類站)的建設力度,在農村物流體系中占據主要優勢;寧波貨運行業已形成物流園區——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農村物流站點四級貨運站場網絡;商貿部門也已建立了以商務、供銷為主的“萬村千鄉”工程和農村商貿物流網絡。②運作模式。由于交通、郵政、商貿、供銷各自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物流配送網絡,寧波市農村物流配送呈現如下幾種運作模式:一是專業物流配送模式,主要依托貨運站場的零擔聯托運方式開展,貨運企業在農村物流體系中承擔第三方承運者角色,為農村地區工農業發展提供運輸、配送服務。二是郵政物流運作模式,郵政部門依托可覆蓋行政村的強大網絡布局優勢,積極承接農村物流業務,形成了以長三角內次日遞為服務目標的“捷時報”快速郵運網絡和聯通城鄉的物流專用郵路。三是商貿物流運作模式,主要以自營配送為主,將商品送到貨物集散中心(縣城配送中心),再配送到各零售網點(鄉鎮配送站或農村放心店)。四是快遞物流運作模式,多家快遞企業下沉運輸渠道,拓寬物流網絡,在鄉鎮布點的基礎上,延伸農村物流服務末端,實現了無盲區服務,有效解決了快遞服務“最后一公里”服務盲區。
二、農村物流資源共享模式的啟示
1.政策機制保障是前提。通過總結不難發現,以上三個優秀地區農村物流的發展都離不開當地政府及行業主管部門政策機制的保障。例如宜昌為促進農村物流的發展,成立了由市政府領導任組長、發改、交通、商務、規劃、郵政等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現代物流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共同研究推進交通物流發展。針對農村物流整體盈利性較低的問題,采用多項舉措對重點物流企業進行培育引導和扶持:一是在市級農村物流樞紐站場和區(縣)級物流中心建設上,利用交通部車購稅和省燃油稅資金,通過競爭性分配補助資金進行引導。二是在農村綜合服務站建設上,分部省兩級資金補助,此外,還積極支出物流企業申報農村物流示范區、節能減排、信息平臺補助、甩掛項目、A級物流企業、重點物流企業申報,為企業爭取相應的項目資金支持。
2.資源協同共享是捷徑。由于郵政、交通、商貿等行業在多年的發展過程中已經形成了自身的資源優勢,通過各部門資源共享、協同發展,可以在短期內有效地整合現有的農村物流資源,提升農村物流運轉效率,避免資源重復建設和浪費。例如宜昌市通過改造農村綜合服務站,整合客運、郵政、農村合作社等資源,解決鄉鎮停車、農產品配送、加工、倉儲、采購、郵政配送等問題。宜昌市由交通、郵政雙方簽署合作協議,在流水鎮現行試點,由交通運輸局投資,在郵政支局現有房屋資源基礎上,進行改擴建農村物流綜合物流服務站,業務經營和管理由郵政部門負責。寧波市交通部門出資建立大型物流園區,引導大型供銷企業入駐,提供農資產品配送服務;引導物產公司入駐,提供快遞企業集中分揀服務,提升作業效率。
3.因地制宜發展是準則。由于農村物流的分散性、非均衡性、差異性和復雜性,不同地區應當根據當地農村產業結構、消費水平、經濟條件等綜合因素,因地制宜地確定農村物流發展策略。如寧波市,由于浙江地區電子商務產業非常發達,網購這一形式已經深入農村,寧波市郵政局依托農家店,將線下村郵站代購點與線上村郵網購平臺相結合,讓農村居民便捷地享受網購帶來的實惠與快捷。此外,農村上行物流發展成功的經驗都離不開當地特色產業的支持,以宜昌秭歸為例,秭歸盛產桃葉橙、臍橙、夏橙等水果,橙子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是當地農村上行物流的主要組成部分,秭歸發揮當地農產品優勢,構建了以橙子生產、包裝、運輸、線上線下銷售為一體的農村物流服務網絡,實現了農村物流與農產品銷售雙贏發展。
4.調動市場力量是關鍵。構建有活力的農村物流市場,調動市場力量是關鍵。早在2014年,宜昌市就明確指出將秭歸縣作為農村交通物流示范區予以建設,宜昌華維物流有限責任公司為主體實施單位。在農村物流建設中,宜昌始終發揮企業作為市場主體的作用,引導快遞公司、農資企業、商貿企業、農村綜合服務站等市場主體與華維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充分發揮市場的主觀能動性,逐步構建了全縣農村物流協同發展的局面。寧波交委出資建立了大型物流園區,租用給當地物產公司入駐,由物產作為主體來提供各企業快遞集中分揀服務,提升作業效率,有效地發揮了市場主觀能動性,激發市場活力。由此可見,在農村物流發展過程中,政府應當懂得適時放權,尊重市場規律,充分調動市場力量,構建政府作引導,市場為主體,行業監管作保障的農村物流健康發展體系。
三、結論及展望
隨著新型城鎮化的發展,城鄉聯系將更加緊密,城市物流與農村物流將逐步有機結合。與城市物流比較,農村物流具有分散性、非均衡性、差異性、復雜性等特點,因此較難采用某一個統一的模式來簡單推進某地區農村物流發展,在具體的分析過程中需要因地制宜,綜合考慮經濟水平、產業結構、城鄉發展、物流基礎等多方面的因素,在有效地利用郵政、商貿、客運、貨運等部門存量資源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多方合作共贏和資源協同,充分調動市場力量,因地制宜推行農村物流資源共享模式,以更好地實現資源共享,推進農村物流協同發展。[基金項目:2019年度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科研項目(青年基金)-JR1919]
(作者單位: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