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青
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企業對人才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并且需求更加多樣化。從企業的角度來說,為了提高市場效益,企業要求招聘到的人才能夠即時上崗。從學院人才培養的角度來看,旨在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達到“人職匹配”。因此,面對復雜的市場環境,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中心。高職教育的規模不斷擴大,學生的生源結構不斷復雜化、層次化,高職學生目前普遍存在學習自主性不強、缺乏主動性、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職業生涯規劃不明確等特點。因此,在人才培養方面應注重鼓勵學生自我探索、學會確定職業生涯目標,根據外部的環境及個人目標的設定不斷實施與修正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學院應全方位、全過程充分做好學生的職業生涯準備,明確學院人才培養的目標、專業要求和課程設置,結合專業特點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和專業技能,從三全育人的角度,滿足社會對人才的多樣化需求。
一、深化產教融合,提升學生職業素養
山東經貿職業學院秉承“一切為了學生成才”的辦學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相結合的發展道路,大力實施“內引外聯,虛實結合”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積極推行項目化教學模式改革,大力推進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的課程體系和“雙證書”制度建設,學院現為全國職業核心能力認證培訓測評站。重在強化校企合作和實踐教學,積極推進素質教育,突出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面向現代服務業,培養財經商貿類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對一個企業來說,職業道德與職業技能同等重要,因此學院也非常重視育人管理工作,成立領導小組,制定師德師風考核辦法和機制,提高全院教師思想政治站位、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不斷加強一線教師的管理,潛心立德樹人,不忘初心。以立德樹人為核心,以新時代“四有”好老師為標準,為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奠定基礎。例如道德模范史新浩教授幾十年來一直堅持教書育人第一線,經常為了指導學生大賽甘愿犧牲自己的假期,和學生頂著酷暑探討大賽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他身上無私奉獻的精神給年輕的教師做出了很好的表率,更帶動了學生對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又例如彭明坤,山東經貿職業學院教師,山東國宗律師事物所兼職教師,中國青年創業國際計劃特聘青年創業導師,濰坊創業大學SIYB創業培訓師,多年來,他熱心公益事業,積極開展普法宣傳,主動為農民工法律維權,悉心指導下崗職工就業、創業,譜寫了一曲以知識助人的贊歌。要從源頭上把好立德樹人的總開關,需要建設一支優秀的教師隊伍,以德立教,以德立身,以德育人,把職業道德與社會公德融為一體,讓學生從教師身上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為了加強校企合作,學院特別配置優秀的企業班主任、在校輔導員,對學生在學習和就業等方面進行及時的輔導。在學習專業理論的同時,加強在企業的實踐活動,從思想、生活、心理等方面提升了學生的職業素養教育,讓學生提前了解企業的運行機制,深刻理解團隊合作的重要意義。
二、校企緊密合作,搭建教育實踐平臺
為更好地符合新時代的要求,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一定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高素質技術人才。山東經貿職業學院在課程思政理念指導下,明確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不斷修訂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綜合素質教育類課程注重結合人文素養、科學素養、公民意識、奮斗精神等方面內容滲透思政育人。專業課方面在加強專業技能的同時注重加強誠信教育、合作共贏、改革開放、鄉村振興、“一帶一路”、人類命運共同體等方面的教育。
為加強校企合作,學院開設訂單班、學徒制班等小班授課形式,結合不同系部專業學生的特點,制定不同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以會計專業為例,成立永拓注冊會計師班、外貿會計班、稅務會計等,符合現在智能會計和大數據會計的需求,定點培養新時代經濟下需要的人才。多次邀請濰坊市會計專業的領軍人物給學生做報告、講座等,通過這種方式,學生進一步加深了對企業家精神的領悟。校企合作成立會計實訓工廠,主要是在學生畢業前組織學生以現代學徒制形式進行校內定崗實習,為學生打通畢業后的最后一公里。引進濰坊奇正商務咨詢有限公司的代理記賬專家和業務,真賬實做,認真完成每家公司的從建賬、填制審核原始單據、賬務處理、算稅報稅等一系列的會計代理記賬業務,讓學生能夠在校期間就能掌握企業中的會計崗位操作技能,形成工作經驗。
學院多次承辦企業管理信息化大賽活動,近年來在用友新道杯、學創杯、話聯網+大賽中勇獲佳績,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競賽平臺。2019年,學院與山東會計博物館共建研學基地,讓更多的學生了解會計專業的發展史,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學好會計專業,用好會計工具。不斷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培養學生工匠精神。
三、積極引導學生提高服務“鄉村振興”的情懷
根據互聯網時代的特點,高職院校應不斷探索構建校園文化建設、課堂教學、志愿服務“三位一體”的育人目標,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于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中,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結合高職學生特點,德技并修,知行合一,實現立德樹人目標。加強“政治認同、家國情懷、文化修養、憲法法治意識、職業道德”五方面的教育,堅定學生理想信念,活躍思政元素,豐富“大思政”課程內容,實現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育人格局。山東經貿職業學院不斷提高學生的政治站位,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利用課余時間打造“身邊的思政課”,將思政教育用“碎片化”的方式呈現。舉辦以重要節日、紀念日為切入點的系列活動,多元化增強文化道德修養,付諸實踐活動。師生積極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在社會上受到了一定的好評。其中每年舉辦的暑期三下鄉,鼓勵學生遠赴臨沂沂南等偏遠山區,以“愛心傳遞”為載體,聚焦“三全育人”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有機結合,對鄉村的留守兒童及孤寡老人提供服務與幫助,更好地引導學生將來學以致用、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情懷。
四、管理育人、文化育人
輔導員是大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和知心人,是新時代新理論的傳播者。因此,在平時的管理中一定要強化輔導員的作用。除此之外,還要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和尋找新的育人模式。在管理育人方面,高職院校應該全員參與,各個部門聯動,搭建以網絡、心理、資助、創業、后勤等全方面的育人機制,為學生提供“一體化”服務,滿足學生多元化需求,豐富管理育人的新途徑。
豐富校園文化,通過建設紅色走廊、校友文化墻、傳統文化墻等方式打造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可借助第二課堂的“實踐掃描”激發學生興趣,拓寬思政建設的思路,將“價值引領”挖深、坐實。育心育德,成德于行,建立協同育人機制,結合高職學生的特點,實現立德樹人根本目標。
五、加強人格教育,多維度提高學生可遷移能力
新時代經濟背景下,企業崗位對人才的要求除了具有優秀的專業技能外,還應具備人際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等可遷移能力。在這些能力的培養方面,人格培養格外重要,可以說,健全的人格是所有這些能力的基礎。為更好地加強人格教育,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應在日常教育中,多維度地從學習、思想教育、生活、心理等方面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專業知識方面,幫助學生加強專業認知,激發學習的熱情和動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建立“1+X”證書考試制度,為將來走向社會奠定專業基礎;思想教育方面,加強思政教育,用黨的理論武裝頭腦,加強黨性教育,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入心、入腦,并付諸實踐等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社團、社會實踐等增強社會責任感。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和管理,倡導文明上網,做輿論的正能量;生活方面,做好對困難學生的幫扶工作;心理輔導方面,加強心理健康普查與教育,并將其融入到日常教育中,建立心理咨詢機構,做好大學生的心理輔導與咨詢工作,建立危機事件處理機制等。
在新時代經濟發展下,社會的經濟結構出現了升級和改革,企業的用人結構也相應地發生了變化。高職院校應緊隨社會經濟趨勢,促進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全面發展,以市場為導向,以學生為主體,在加強高職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職業觀。“三全育人”的教育模式正是適應新時代要求的具體體現。積極探索新時代經濟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是時效性和實踐性的必然選擇。[基金項目:本文系山東經貿職業學院2019年度院級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專項課題:新時代下高職院校構建“三全育人”的探索與實踐——以山東經貿職業學院為例(課題編號:YJKT201930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山東經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