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琳
[摘 要]信息技術的發展順應了時代和社會的進步,已經融入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信息技術課堂已走進現實生活,與學生的切身生活實際相結合,實現生活化的教學模式,這是提高信息技術教學效率的重要方法。通過創設生活情境,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結合學生的生活化信息技術,增強學生的信息素養,提高信息技術課堂質量。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生活化教學
高中信息技術課堂的生活化教學,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促使學生深入探索,實現對信息技術知識的掌握。高中信息技術教師要立足學生的生活實際,針對學生的生活提取課堂教學素材,創設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生活化中學習和理解知識,讓高中信息技術課堂充滿生活氣息,最終實現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
一、信息技術生活化的現狀
信息技術是高中階段設置的一門實踐類、應用類課程,但是在一些高中學校,信息技術課形同虛設,信息技術教學會被其他課程代替,這對學生的學習極為不利。還有部分學校信息技術教學正常進行,但教學相對滯后,學生花力氣學習過時的東西,浪費了寶貴的教學資源和時間。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信息技術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在當前社會實際中顯得愈發重要,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相連。新課程改革主旨在于使學生回歸于生活,提升其綜合素養,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生活化的課堂氛圍中掌握信息技術。
高中階段信息技術生活化教育分為幾個主要方面:一方面,信息技術的生活化教會學生利用計算機進行自主生活、學習的方法和價值觀,引導學生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尋找信息進行學習,并向積極正面的方向發展,挖掘網絡良性的學習和娛樂模式,對學生進行正向引導。另一方面要指導學生學習基本的社交及工作技能,熟悉辦公軟件的使用,交流互通方式的學習,幫助學生積極適應社會,使其能在初入社會的時候具備立足的能力,并能快速跟上節奏,進行自我調整。
二、高中信息技術生活化教學策略
信息技術生活化就是要信息技術能夠在生活中得到利用,并讓信息技術更好地服務于生活。對于高中信息技術的生活化教學,要遵循其實用性與實踐性,并采用多樣化的形式,讓學生樂于接受生活化的信息技術,重視其實用性。
1.創造生活情境,實施針對性教學
高中階段的信息技術與生活有實際聯系,在高中階段,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基礎已經了解,不需要教師進行基礎性的教學,但對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學生卻很少知道。因此,教師要注重創造生活情境,根據生活情境引導學生了解信息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領域和范圍,形成對信息技術實用性的認識和學習。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創造各種生活化的情境。如利用信息技術對各種生活數據進行運算,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成績的統計和排名,利用信息技術進行照片美化等。這些都是與學生息息相關的問題,會引起學生的注意,然后會讓學生在這種注意的引導下進行學習。其次,教師要營造積極的教學氛圍,促進學生對教學情境的感知和認可。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課堂氣氛和學生的活躍程度。教師在進行信息技術教學時,也要注意對學習氣氛的營造和學生積極性的提高,要根據生活情境對學生進行循序漸進的引導,課堂導入要自然,中間要穿插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討論和交流時間,讓課堂氛圍自由活躍地發展,這樣才能讓學生在積極的狀態下接受信息技術教學。
2.利用學生的年齡特性,投其所好地進行教學
高中階段的學生,在深度和活躍度上都有了一個質的發展,他們在興趣愛好上也更加穩定和多樣化,有自己的選擇和主見。教師在信息技術教學時,要充分尊重和順應學生的這一特點,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首先,學生正處于對各種新鮮事物十分好奇的階段,并對自身的形象十分在意,無論是個人的外在形象還是整體的成績,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這一點,在進行信息技術教學時盡可能將對學生的評價帶入教學中,并聯系學生的個別實際,穿插于教學內容中,讓學生的學習更加具有代入感。其次,利用學生的愛美之心進行照片美化的學習,利用學生追求交往的發展特性,組織學生與不同的同學組成小組進行組合學習和探究學習,使學生在愉悅的狀態下有效地進行學習。
3.信息技術教學提問的生活化
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課程,主要在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促使學生成為技能型的專業人才。教師需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以生活化的角度去進行課堂提問,提問也要講求策略性,由易到難,先提出一些較為簡單的、學生常見的問題,并通過層層深入,引導學生向更高的難度問題進發。在實際生活中,大部分學生都已經掌握了相對較為豐富的信息技術知識,也存在很多無法解決的問題,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說出問題,既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實際的應用問題,又可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高教學效率。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的是,引入的素材需要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教學設計也應該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符,而提出的問題要在學生認知水平能夠接受的范圍內,既不能使學生覺得容易無挑戰性,無法啟發學生思維,又不能挑戰學生極限,使學生遇難而退。具有一定的挑戰性,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深入探究,從生活化的信息技術問題中,尋求解題方法,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
4.注入生活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知識和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 信息技術課程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課程,作為一名高中信息技術教師,不僅需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為學生的學習制定生活化的目標,還應積極以生活化的角度去進行提問,提出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啟迪學生主動思考,讓學生感受到信息技術教學的真實真切、豐富生動,從而引起認知共識,產生解決問題的興趣與欲望,激發其創造思維的火花,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關于在網絡應用中的安全問題,學生對病毒、木馬和黑客等相關信息安全方面的了解僅僅停留在一些概念和特征上是遠遠不夠的,遇到實際問題往往束手無策。因此,在該節課的課堂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實踐來解決實際問題,加深學生對信息安全的認識。教師可以先給學生講解一些網絡黑客給計算機注入病毒的方式,然后通過一些中病毒的計算機去引導學生自己動手解決。在整個過程中,教師不強調概念,讓學生自主去發現,然后問老師。這樣,通過學生親自動手實踐,不僅加深了學生的印象,也培養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信息技術課堂充滿生活氣息與情趣,教學效率得到實質性的提高。
5.設置生活化的作業,引導學生進行有效訓練
高中階段的學生,其思維和意識都相對成熟,對于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對于信息技術這門不參加高考的學科來說,可能會是學生首先選擇放棄學習的科目,因此,在教學中,如果教師機械地去給學生布置一些作業題,只會讓此現象嚴重化。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從學生的實際考慮,結合教學情況,觀察生活,給學生設置和生活相關的練習題,引導學生進行有效訓練,讓學生既不要厭倦學習信息技術,還要達到充分的練習效果,讓他們積極地通過所學的各種知識和實踐去完成考試內容,使他們不覺得厭倦和浪費時間,在提高學生練習效率的同時,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也得到極大的調動,促使教學漸漸向有效、高效邁進。
計算機教學涉及多個方面,生活化的教學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信息技術的生活化教學,歸根結底是要體現在教學與生活的結合上,要做到在教學中體現生活,在生活中引導教學,不能將生活和教學相剝離,而是在找到二者的各種集合點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研究和開展。
參考文獻:
[1]趙婕瑜.淺析高中信息技術生活化教學[J].新西部(下旬·理論),2012,(02).
[2]邱勝軍.淺析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現狀與對策.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3,(49).
[3]姜傳玲.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回歸生活的思考[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4,(05).
[4]袁京莉.讓高中信息技術教學回歸生活[J].考試周刊,2014,(67).
(責任編輯 史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