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鳴

班級是什么?班級是學校的基本單位,也是一個微型社會。但是,班級最應該是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樂園。班級的發展方向與氛圍直接影響著每一名學生。如何打造一個溫暖的活力班級呢?這是一線班主任追求的共同目標。
學無止境,讓新舊相融互補
班主任除了需要提升自身素質、多學新方法、多聽新建議、多看新書籍外,還需要不斷嘗試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方式,常常回顧、反思和修正。在不斷探索中,班主任工作變得更有意思、更有意義、更有活力,在班級建設中迸發出更多的智慧火花。
在班級管理實踐中,宏觀“望遠鏡”與微觀“顯微鏡”是我在班級管理中的兩面鏡子。宏觀“望遠鏡”是讓自己站在更高的位置去感受成才和成人的使命,微觀“顯微鏡”是實現宏觀目標的具體舉措。從微觀到中觀再到宏觀,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將會經歷螺旋式上升。
教無定法,使規范與特色相生互促
在班級建設的路上,我們要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在深入研讀班主任工作專著的同時,大膽嘗試把人文教育、賞識教育、自我教育、養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現代教育思想融入班級管理中,形成自己的班級管理風格。筆者認為,班級管理風格實際上就是班主任個人的精神品質和價值追求。獨特的班級管理風格會讓學生對班級有親近感和歸屬感。。
1. 新班級建設“四部曲”。??? 一年級第一次家長會,我為每位家長送上一封歡迎信,詳細注明小學一年級第一階段的培養目標,即在一年級需要養成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同時我也讓家長通過留言的方式寫下孩子的性格、愛好以及家長的期待,讓老師對每個學生有最初步的了解。
每周三,我會根據學生反映的普遍問題在班會上進行一次小結、指導和糾正,同時在班級群里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為家長提供相應的解決策略。
每月末,我將學生當月的進步通過喜報、留言、拍照等形式反饋給家長。
每學期期末在評選班級優秀學生的同時,評選出各類優秀家長,讓學生與家長都逐漸建立強烈的班級歸屬感,從而為班級建設出謀劃策,貢獻自己的力量。
2. 小創意助力班級成長。
一個班級就是一個小社會,如何讓學生在這個小社會中學會學習、學會成長、學會反思,需要的不僅僅是表揚、鼓勵與批評,還需要一些小創意,讓學生樂在其中、學在其中、思在其中。
流動作業本、作業小組評、作業易主等舉措,促進學生通過對比自己與他人的區別,對自己做出正確的評價。獎勵卡與激勵卡讓學生在進步與退步中樹立新的目標,時刻關注自己行為與結果之間的關系,從而正確面對自我評價、自我教育。趣事本讓學生關注同學、關注班級、關注學習生活,無論是誰看到或感受到有趣的現象和事情,都可以用三言兩語記錄在班級趣事本上,定期讀給大家聽,這一做法不僅增加了班級生活的樂趣,也為平時的寫作提供了豐富有趣的素材。建議本也發揮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學生把自己對班級或同學的建議寫在建議本中,促進了個人與集體共同成長。預約家訪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表現來預約家訪時間,為了在家長面前呈現出更好的自己,學生積極努力著。“讓我給我寫封信”是針對常常遲到的學生,讓他給自己寫一封信,剖析遲到原因,分析在班級中造成的影響,以達到自我反省和自我教育的目的。
3.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關注特別的孩子,是班級建設中最重要的內容。每當遇到這樣的孩子,我特別心疼,總會對他們多一份心思,讓他們感受到班級這個大家庭的溫暖和力量。
6年前,每天清晨進教室,我的眼睛總會不自覺地向一個座位望去,座位上的女孩和我默契地相視一笑,然后開始一天的學習生活。這個女孩叫小薇,她本來是個特別開朗愛笑的女孩。然而,爸爸的去世讓這個活潑的小姑娘突然變了樣。我在默默觀察與反復琢磨后,選了一個繪本故事《爸爸的圍巾》作為我們談話交流的開始,一個多小時的交流中,小薇淚流不止,我慢慢打開了她的心門,談話結束前,我對她說:“孩子,爸爸只是到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你雖然看不到他,但他能看到你,因為你是他的眼睛,你可以代替爸爸看好多好多東西。你有多堅強,爸爸就有多快樂;你有多努力,爸爸就有多快樂;你有多開心,爸爸就有多快樂。如果你想爸爸,就到老師這里來領一次班級任務吧!”
這次談話后,小薇開始領取班級任務,每次我把任務交給她時,會再給她一個擁抱,并小聲對她說:“謝謝你幫老師分擔。”一天又一天,小薇成了我最得力的小助手,她的情緒也慢慢好了起來。學期末,她在一次周末作文中講述了爸爸生病的事情,在結尾處她這樣寫道:爸爸雖然離開了我和媽媽,但我想對爸爸說:爸爸,我是你的眼,我會代替你好好照顧媽媽,開心地生活……看到這里,我的眼淚情不自禁地流了下來,我知道那個活潑開朗的小女孩回來了,我們每天的相視一笑也成了我們之間的秘密,成了老師給她的最特別的愛。
重視活動,讓學生與班級相依互長
教是為了不教。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在班級管理中,我根據學生的特點和發展軌跡組織討論開展適合本班學生的活動。在活動中,我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放手讓學生大膽設想、安排,自己則以合作者的身份與他們共同商討,提出自己的參考意見,不過分干預,不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學生。在活動中,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對事物有了更深的認識,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此時,班級成了學生展示的舞臺,成了他們健康成長的樂園。
若我們能抓住每次活動的教育點,在發揮活動凝聚力、向心力的同時,激發每個孩子天生向上的驅動力、內生力。我相信,學生會為了實現我們共同定下的目標而努力。當一個個小目標實現時,它會成為學生胸前的一枚枚獎章,成為學生成長的一步步臺階。從某種意義上說,班集體管理的過程就是實現一個又一個集體目標的過程。
每一名學生的心靈深處都有一個廣闊的世界,那里面有日月星辰,有江河山川,我們要尊重與呵護,并相信孩子們未來的輝煌就在我們的無限熱愛之中。
(作者單位:湖北省宜昌市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 何欣容